-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56
上校
人民群众的忠实代表
  
- 积分
- 37030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
图为:荆门,田野如画。(记者郑元昌摄) 湖北日报讯 记者张晓峰
背景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要更加注重农业现代化。
在中国、在湖北、在荆门,一个“新概念”——“中国农谷”开始激荡人心。
当“农谷”二字跃入眼帘,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光谷”、“硅谷”,同时产生一系列疑问。
昨日,本报记者对话全国人大代表、荆门市委书记王玲,试图打开问号。
记者:湖北是农业大省,许多地方农业块头也很大,为何是荆门擎起“农谷”大旗?
王玲:荆门自然禀赋优越,土质好、水质好、环境好,农产品量大质优,既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又是全省唯一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中国农谷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境内有山、有岗、有平原,又有水田、旱田和林地,是能代表中部地区农业自然条件、气候条件、农作物类别的典型区。屈家岭是长江流域人类文明发祥地,农耕文明积淀浓厚。建设农谷,有标本和示范意义。
记者:“谷”,究竟意味着什么?与光谷、硅谷有何异同?
王玲:谷的核心意义,是多种同类要素在一个区域的紧密集合,同时要素之间形成一种自然、内生的联系,相互激活,产生某种能量大爆发。
农谷与光谷、硅谷一样,都要求形成衔接紧密的产业链,都要靠科技拉动,都围绕核心产业形成周到的社会化服务。但农谷显然外延更广些。比如,它的地域范围更大;产业链更长,涉及一二三产业;还要面对更艰难的构建任务,比如农民变市民、乡村环境整治、农耕方式的现代化等。总体上说,农谷建设,涉及荆门经济、社会、文化各层面的全面提升。
另外,农谷还要尽到一份政治责任,就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食用油安全。为了“米袋子”、“菜篮子”,有时还不能什么赚钱搞什么。
记者:您曾经提出农谷“姓农不惟农,在谷不在农”,此话怎讲?
王玲:我的意思是,农谷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农业,要放开视野,大胆配置、组合优势资源,达成以下诉求:产业之谷。未来的中国农谷,要拥有发达的现代农业、先进的制造业、繁荣的现代服务业,形成完备的产业体系。绿色之谷。这是中国农谷建设的生命力所在。抓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才能可持续发展。创新之谷。在我们的构想中,未来我国最新型的农业生产和耕作模式在农谷,最先进的农业科技在农谷,最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业在农谷,最前沿的“三农”发展思想理论在农谷。富民之谷。文明、平安、共富、幸福,这是农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记者: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要更加注重农业现代化。您认为中国农谷有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可能吗?
王玲: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科技强农的问题。政府工作报告的这个提法,把农业现代化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对我们建设中国农谷,是一个很大的鼓舞。这次大会上,我们已提出建议,希望国家出台相应政策,把荆门作为长江中下游传统农业区迈向农业现代化的试验区予以培植,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政策和项目倾斜,使中国农谷上升为国家战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