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0300|回复: 6

棣棠~棠棣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83

1249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东湖元老

周#公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7592
QQ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3-14 08: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棣棠~棠棣
暮春堆簇黄金甲,榆叶青枝缀嫩葩,嗟叹芳菲香气淡,躬身汤药组篱笆;
棣棠树,棠棣花,百度难搜彼此家,郭老精编情谊老,碧桃郁李假旮旯?
新诗解放旧诗词 ,旧诗梳理新诗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3

1249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东湖元老

周#公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7592
QQ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3-14 10: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名:棣棠花Kerria japonica (L.)DC.   英文名:Kerria   别名:蜂棠花、黄度梅(江苏高淳)、金棣棠梅、黄榆梅(因为它的叶子像榆树叶)、金碗、地藏王花(浙江安吉)、麻叶棣棠、清明花   科属名:兰植物门Magnoliophyta——木兰纲 Magnoliopsida——蔷薇亚纲 Rosidae——蔷薇目 Rosales——蔷薇科 Rosaceae——棣棠花属 Kerria
新诗解放旧诗词 ,旧诗梳理新诗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3

1249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东湖元老

周#公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7592
QQ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3-14 10: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1.棣棠花
  作者:董嗣杲 年代:宋
  绿罗摇曳郁梅英,袅袅柔条韡韡金。
  荣萼有光倾日近,仙姿无语击春深。   
棣棠花

盛传覆弟承华喻,别纪遗恩芾木阴。
  晚圃甚花堪并驾,周诗明写友于心。
  2 .道傍棣棠花
  作者:范大成 年代:南宋
  乍晴芳草竞怀新,谁种幽花隔路尘
  绿地缕金罗作带,为谁开放开惜春。
  3.寄罗劭兴
  作者:李商隐 年代:晚唐
  棠棣黄花发,忘忧碧叶齐。人闲微病酒,燕重远兼泥。
  混沌何由凿,青冥未有梯。高阳旧徒侣,时复一相携。
新诗解放旧诗词 ,旧诗梳理新诗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3

1249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东湖元老

周#公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7592
QQ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3-14 10: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6cad1a1ee579ae516a63e518.jpg
新诗解放旧诗词 ,旧诗梳理新诗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3

1249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东湖元老

周#公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7592
QQ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3-14 10: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棠棣之花”,“棠棣”出自《诗·小雅》有《常棣》一诗,代指兄弟情义。《棠棣之花》既是郭沫若五幕历史话剧,又是越剧剧目,亦名《芳草碧血》。两个剧目均根据战国时义士聂政刺韩相侠累的事迹改编。

  释义    棠棣:《诗·小雅》有《常棣》一诗,“常棣”,亦作“棠棣”。毛《传》:“常棣,周公燕兄弟也。”燕,通宴。后因以常棣或棠棣指兄弟情谊。“常棠棣之华花”是这篇诗的首句。   原诗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新诗解放旧诗词 ,旧诗梳理新诗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3

1249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东湖元老

周#公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7592
QQ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3-14 10: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恩来救活《棠棣之花
石曼

  1941年10月,周恩来在重庆提出:庆祝郭沫若50寿辰和创作25周年。这一提议得到各地文化界人士热烈响应。郭沫若针对刚发生不久的“皖南事变”,把他1920年写就的历史剧《棠棣之花》,重新创作,以古喻今,回报大家。
  《棠棣之花》表现聂嫈、聂政不畏强暴,壮烈牺牲的精神;又有聂嫈殉其弟,春姑殉其心上人,两女同殉聂政的悲壮故事。确实使人慨叹,使人哭泣。然而,当时的郭沫若毕竟不擅长写戏。这个剧本拿出来以后,先后找应云卫、史东山、陈鲤庭、马彦祥几位著名导演排练,他们都说:《棠棣之花》有诗无戏。婉言推辞了。
  这件事既使郭沫若自惭,又使周恩来为难,郭先生的剧本不能演出,他的50寿辰也失去光彩。周恩来决定在中共党员中想办法:商请老党员石凌鹤导演,大家协助。郭沫若表示,请导演大胆修改剧本。
  这段内情事隔40多年后,1985年我到上海去,凌鹤身体日衰养病在家时对我讲的。
  石凌鹤既然受权修改剧本,他剪除剧中枝蔓,单是第五幕就删去8页,增加了酒家女春姑的台词,到了春姑听说聂政要为国捐躯,行刺侠累时,她不惮羞怯,折桃花一枝献给聂政,表示对聂政的崇敬与爱慕,蕴含希望他平安归来两相聚的意思。少女、桃花、英雄,互为映衬,这绝妙的一笔极富诗意,也增强了戏剧性。《棠棣之花》于1941年11月20日在重庆上演。这出戏,以“主张集合,反对分裂”为主题,正是对当时蒋介石同室操戈的抨击,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卖座极佳。
  《棠棣之花》虽然上演了,为使剧本更臻完美,周恩来对剧本做了逐字逐句的推敲。他于12月15日致函郭沫若,从郭沫若是四川人,不熟悉北方常用语,到剧中“您”和“你”准确的运用,一一提出意见。函曰:“沫兄:剧本读过,我在字句上的斟酌,另书纸上,请考虑。”这个字句上的斟酌,长达二千余言。
  这部被认为“有诗无戏”的剧本,几乎被弃置于问世之初,经过周恩来的关注,与编、导、演共同努力,救活了这个剧本。假如,《棠棣之花》写出后,当时没有人愿意排演,而郭沫若也不再涉足于剧本创作,那我们这个世界上,《屈原》、《虎符》这样的经典名著恐怕也难出来了。

新诗解放旧诗词 ,旧诗梳理新诗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河南
精华
26

97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1282

IP属地:河南省濮阳市

发表于 河南省濮阳市 2012-3-14 15: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先生弄起考证来了,拜读欣赏。
    其实这位石先生说得也不尽然,因为《棠棣之花》的出现并不是在重庆时代,早在北伐时何香凝领导的“血花剧社”就出演过。只不过剧本是郭老陆续发表的散章,显得粗糙而已。郭老从小喜欢聂政姐弟的故事,因此经常写此小戏幕,只为革命时期工作太忙,也没有认真加工整理。一九四一年皖南事变,郭老义愤填膺,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对该剧进行修改,于年底出演。此事如果说与其五十寿辰有关联,那也只是对周恩来热衷寿贺的感激,以及对蒋介石的痛恨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