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李鸿忠(中)在市委书记王建鸣,市长杨晓波等陪同下调研新冶钢。(资料图片)
东楚网消息(东楚晚报)记者 曾丽妮 刘修强 石教炼
3月16日,久违的阳光洒满黄石。
这一天,“金融支持湖北经济发展暨支持黄石市小微企业发展银企对接推进会”在黄石举行。这场金融盛宴,系省政府“金融早春行”第六站。会上,黄石市政府分别与工行省分行、农行省分行、中行省分行、建行省分行签订了金融支持黄石市微小企业发展合作备忘录,全市16家金融机构与191家小微企业签订授信协议78.99亿元,信贷合同74.39亿元。
近几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扶持之下,黄石以全国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为契机,解放思想,齐心聚力,快速发展。今天,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来到黄石,召开现场办公会,为黄石经济发展排忧解难、疏通制约黄石发展的症结点。
省长“做媒” 棋盘洲与盐田港完成“大婚”
安详躺在长江中下游的黄石,拥有独天得厚的水运条件。水运,在黄石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的一笔。
然而,因为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原因,与发达的公路网相比,黄石的水运渐渐显得有些黯淡。
改变,发生在2011年7月6日。这一天,黄石水运史迎来了第二次新生——我国港口“大鳄”深圳盐田港集团,正式与黄石棋盘洲签订合作协议,盐田港集团计划投资37亿元开发棋盘洲新港区。
此次“联姻”,“红娘”不是别人,正是时任省长、现任省委书记李鸿忠。
2008年,在听取了我市领导的专题汇报后,省委书记李鸿忠(时任省长)专门给深圳盐田港集团董事长郑宏杰写了一封信。曾担任过深圳市委书记的李鸿忠,对盐田港集团再熟悉不过了。盐田港作为世界单港集装箱吞吐量最高的港口之一,已成为华南地区国际集装箱远洋干线运输枢纽港,远洋集装箱班轮密度全国第一。
李鸿忠的一封信,果真令盐田港这只港口“大鳄”把目光投向了黄石,起到了牵线搭桥的关键作用。用深圳盐田港集团董事长郑宏杰的一句话来说,是“省长一封信,打开了一扇合作共赢的大门。”
棋盘洲码头建成后,将彻底改变其在全国物流边缘化的地位,华丽转身为国内快速发展的港口城市。
承接产业 吹响城市产业升级“集结号”
2011年11月8日,武汉东湖宾馆。
在省委书记李鸿忠,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国生,副省长田承忠的见证下,总投资33亿元的沪士电子PCB项目签约,该项目正式落户黄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印刷电路板行业中,沪士电子毫无疑问占据了行业龙头的地位。19年前,沪士电子创始人吴礼淦先生带着3000万美金来到昆山,创立了沪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昆山最早的台商投资企业之一。
“该项目的成功签约是我市经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黄石在发展高新产业、加快产业升级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在签约仪式上,市委书记王建鸣掷地有声。
沪士电子、宝成鞋业等全国知名企业来黄落户安家,黄石以积极、开放、包容的态度,热烈欢迎这些企业的到来。同时,这也是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号召。2008年,省发改委第一批下放省级有关管理权限项目就多达20余项,大大方便了我市一些项目的报批工作,很多项目不出黄石就可以审批通过。
城市转型 跻身中国经济转型示范城市
四年前,面对“矿竭城衰”的严峻形势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全市以黄石、大冶相继被列为全国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为契机,解放思想,齐心聚力。
在这个转身过程之中,在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发改委的指导和支持下,2009年3月,黄石市顺利被批准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并得到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支持,截至目前总计获得8.5亿元的资金支持。在用好用活国家财力性转移支付、国开行城市转型专项贷款试点等政策的同时,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省预算内投资3年安排黄石发展项目164个、资金1.95亿元。
从“试点”到“示范”,黄石仅用了2年。2011年1月9日,“2010中国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2010中国经济转型示范城市是广州市、宁波市、黄石市等。当市委书记王建鸣健步走上主席台,代表黄石领取这一奖项时,人们不禁感慨:黄石终于走过了转型的阵痛,走出了矿竭的阴霾,完成了一次绚丽的“化蛹成蝶”。
一条条穿山而过的隧道、一条条通达四方的马路、一段段星云密布的管网,一家家落户开发区的企业,犹如点点星光,汇聚一起,点燃黄石发展的“引擎”,正在书写黄石城市转型的华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