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返回列表
查看: 2246|回复: 0

邓文兴:拜谒曲阜三孔(樊湖副刊2012年第12期)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503

主题

613

帖子

1199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199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3-23 09: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没有去过曲阜,梦寐以求想曲阜,踏上曲阜这块神奇的土地,触摸到了曲阜深厚历史文化,见到了一个古今鲜活的孔府、孔庙、孔林。
孔府文化丰厚
步入孔府古老的石板街,映入眼帘的就是孔府的气势,其建筑规模宏大,古色古香,韵味悠长,有各种风格的厅、堂、楼、轩等建筑463间,这里是孔府世袭“衍圣公”的世代嫡裔子孙居住的地方。进入大堂是衍圣公的公堂,有八宝暖阁、虎皮大圈椅、红漆公案,千古流传的楹联,显示出孔府深厚的文化底蕴。公堂上有公府大印、令箭令旗、惊堂木、文房四宝等,或流光溢彩,或虎虎生威,或彰显文脉。府内所珍藏的历史文物十分宝贵,其中最著名的是“商周十器”,原为宫廷所藏青铜器,清高宗于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赏赐孔府。“孔府是仅次于我国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导游用朴实的语句赞美孔府。
孔庙气势磅礴
孔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气势磅礴,金碧辉煌。最引人注目的是正面的石柱,每根石柱上面雕刻两条巨龙,腾飞在云彩之中,两龙之间有一颗宝珠,凸现出二龙戏珠之意,可与故宫的太和殿媲美。殿内有巨大的孔子塑像,神彩奕奕,光艳照人,仿佛将时光拉回到春秋时期,孔子正在学堂谆谆教导学生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要遵行道义,目标高远,这才与“君子”的称号相符,这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孔子像的两侧是颜回、曾参、孔及、孟轲“四配”的塑像,他们永远陪伴着孔子,崇拜着这位思想家、教育家,跟随着孔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孔庙内的圣迹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东西两庑,陈列着大量的碑碣石刻,尤为珍贵的是22块汉魏六朝石刻,被历代视为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宝库。与其说是穿越历史时空的隧道,不如说是拜谒孔庙古老而灿烂的历史文化。一条条远去的小路,一行行逝去的脚印,一段段远古的故事,让我们在孔庙重新找回了那种“君子之德如风”的渊源,找到了那种鼓舞人、鞭策人的历史文化精髓,找到了那种追求亘古不灭的文化灵魂。
孔林名闻天下
孔林是人世间氏族墓地的精品佳作。进入巨大的石门,一排排参天大树见证着孔林的历史,左边有72棵柏树代表孔子的三千弟子中72名出色的贤士,右边有73棵大树,代表孔子的年龄。孔林的墓冢累累、碑碣林立,石仪成群。孔子祖孙三代墓葬完整无缺,孔令贻、孔毓垢、孔闻韶、孔尚任墓彰显出孔家世代的特色。墓碑中有李阳、严嵩、翁方纲、保绍基、康有为等名家手迹石刻,多年以来,成为墓志铭石刻的不朽精品。这片孔家的氏族墓地有3000多亩,前后已有2500多年历史,是我国规模最大、历史最久、保存最完整的氏族墓群和人造植物园,也是我国历朝历代名人雅士拜谒最多的地方。孔林书写出了氏族墓地文化的锦绣篇章,千古永恒,薪火相传。
曲阜古城中的孔府、孔庙、孔林,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象征,在中国历史和东方文化中有着显著的地位,被国务院第一批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步行在曲阜古城大街小巷,到处可以觅寻到孔圣文化的踪迹,孔圣文化渗透到当今曲阜人民心中,代代相传,闻名中外。曲阜人把孔圣的文化作为一个沉淀和发展的过程,就像是酿造品牌酒,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醇厚而又回味无穷的古今文化,香韵清雅,宁静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