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
少尉
 
- 积分
- 1199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碗,词典解释为“盛饮食的器皿”。儿时在乡下生活的时候,大人对小孩经常有这样的告诫:端好你的碗。不小心把碗摔碎了,小孩子绝对是要挨打的。
说起碗来,很有些故事值得去回味。我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外婆家还是“资本家”阶级成分,但家境与所谓的贫下中农已经差不多了,但还有一样比贫下中农阶级阔绰,那就是吃饭的饭碗。有一种红花碗,印有龙凤的图案,景德镇官窑出产的,据说是清朝的玩意,如果传到现在,估计很可以值几个钱,可惜后来就没了,遗失了或者摔坏了,谁也说不清楚,反正最后就是没了。为这事,我曾与三舅舅聊过,他也怅然。
但凡有婚丧嫁娶之类的事情,那时乡下主事的人家是东家西家去借碗筷桌椅板凳的,用完了再还,好象是不成文的规矩。很多碗都差不多,甚至就是一个窑洞烧出来的品种,但归还时,主事的人家从不会认错。说起来好玩,主要是碗上嵌了这碗的主人的名字或者名字的简写,像我二叔叔家早年的饭碗就嵌上一个“兴”字,我家早年的饭碗嵌上一个“汉”字,一看就知道饭碗是哪家的,不会弄错。那时似乎有这样一种职业,一手艺人走村串户,用刻刀把字刻好,再抹点什么涂料,那字便黑黑的,永久留碗底了。年代越久,就显得越清晰。我乡下的老家甚至有好几代老辈人使用的饭碗,后来渐渐不知去向了。
“民以食为天。”丰衣足食就是老百姓最大的心愿。所以,像现在,只要有粗茶淡饭,一般百姓也过得知足。对于碗,也不会去做刻字之类的标记了,更何况一次性的纸碗等成了替代品,价钱也便宜,所以只有一家人长期在一起吃饭才用自家的饭碗,偶有客人需要宴请,多半使用一次性纸碗等替代品。
看过一期《鉴宝》电视节目,主持人曾请专家鉴定,某个在我看来很一般的饭碗据说是皇宫之宝物,价值就是十几万,不知道现在谁有福气捧着它去品味美味佳肴,万一不小心给摔坏了,心该是何等滋味?这样的碗应该早失去了碗的实用价值,而只能供人玩赏了。这好比一些古代美女,因为倾国倾城,而成了当时豪强权贵甚至皇帝老儿必不可少的身边尤物。
由碗的词义衍生开去,“饭碗”便成“工作”的代称。
碗,主要还是用来糊口的。但很多时候,端好自己的碗并不容易,除非你就是自己的老板。所以,很多人有个差强人意的“饭碗”内心并不平衡,而一些更落魄潦倒的,就等着机遇去这享受差强人意的“饭碗”里的残羹剩食呢……碗啊,里面盛着的百味有时就是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