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906|回复: 3

[珞珈文论] 用诗歌为历史人物招魂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124

主题

419

帖子

946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946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3-26 15: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郭志理 于 2012-3-27 10:36 编辑

(接上)科学杂艺家,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从野蛮走向高雅、从荒芜走向繁华的设计师和工程师,是站在时代前列改变世界面貌的历史巨人,是盗取真理火种发现自然奥秘的探险者和导游者。他们以发现发明创新的姿态引领着社会进步的潮流,以超越现实的勇气打破传统的秩序和精神的桎梏,为争取人类自身的更大自由和自觉做出惊天动地的变革或革新,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前进的道路。因此,他们是远离政治又服务政治的两栖人物,是以不可估量的理论成果和物质财富展示个人价值造福大众的社会翘楚。他们应该是人类中最纯洁、最高尚、最伟大、最无私的群体之一。在历史传统的因袭下,中国历代君王对科学家及其成果创新缺乏体制和制度上的重视和褒奖,一般只是在民间诞生各种科学杂艺巨匠(如画家、书法家、数学家、史学家、医学家、音乐家、茶叶专家、航海家、地质学家、旅游家、雕塑家等),使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止于“四大发明”的陶醉里,落伍于近代工业革命的时代潮流里,并受到西方列强的凌辱和耻笑。但是,我国历史上对科学技术的探索与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尤其是当代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科技成果。因此作者专门列出这一辑,实为用心良苦,也是该书的特色之四。
郑和
飙推海浪下西洋,携宝带珍万里光。    一脉文明通互惠,薰风频寄五洲香。
解读:
飓风怒号,海浪滔天,你率领着庞大的明朝舰队远航西洋。满载丝绸、瓷器、茶叶等等东土特产,一路交易馈赠,缔结友谊,将华夏文明的种子种向域外,域外以互惠共赢的姿态频仍回应。从此世界的航道为之打开,洲洋之间再无不可逾越的天堑,人类渐次强大,一派明媚前景。
农民起义领袖,是中国历史不容回避的一个话题。朝代的替换更迭,帝王的登场谢幕,大都与农民起义的结果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绿林好汉起义于官逼民反的草根背景,风行于为民请命摧枯拉朽的气势,衰亡于淫逸腐败的自毁结局。这是一种宿命。这是一种命运。这是一种秩序。这种历史周期的支配律在农民起义领袖身上无一例外地得到验证,只是时间长短程度不同而已。尽管如此,农民起义领袖的历史作用和时代价值却是不容否定的:他们是真正的英雄豪杰,他们是用生命的底色为历史着色的画家,他们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克星,他们是阴霾密布黑云压城天空中的一声惊雷,他们是漫漫长夜里的一缕曙光,给广大民众带来些许的希望和甘霖、慰藉和欣喜。于是,中国的老百姓就一次次地在希望——守望——失望——绝望——抗争——希望的精神循环的王国里自慰,中国历史的车轮就在曲折坎坷的人治社会的大道上步履蹒跚地前进。肯定并纪念这些农民起义领袖,其实是对民众意志和草根文化的尊重、礼赞、敬畏、怀念和张扬,是对统治阶级及其当权者的鄙弃、仇恨、愤慨和诅咒。他们最终的结局令人悲叹,但是其义举的初衷和意义、精神的昭示和影响却是永载史册的。这是该书的特色之五。
洪秀全
上帝教兴起义成,江山半壁太平营。       东王诡道①弟兄怨,内讧致亡笑满清。
解读:
以拜上帝教收聚民心,促成了金田起义的爆发,干柴烈火燎原势成,你赢得了半壁江山。局势逆转是在你定都南京和称帝之后,东王的诡道使你如芒在背,你将兄弟之怨演化为惨烈的内讧……惨淡经营、来之不易的太平天国,从此遭遇了不治的内伤。
①【东王诡道】指东王杨秀清滥用神灵附体、天父下凡嘱托传言,传诏会众乃至于诏令天王洪秀全,其圣旨多涉天朝内部的诸多矛盾及其残酷的处理方式,如杖责、斩首等等,引起恐怖和众怨。
古代佳丽,之所以用一个专辑单列,笔者以为,这是对人类自身的一种尊重,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恋美情结——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女人的子孙,都是女人生命的衍生物。作为世间尤物,人们总是赋予美女更多的关注、艳羡、仰慕、痴迷、追随、意淫、礼赞甚至诅咒。她们是“红颜祸水”的鬼魅,也是巾帼英雄的代表,更是“半边天”的化身。于是,在中国历史上,或在文学作品中,美人佳丽的故事和命运,似乎更能唤起世人或读者的同情与怜悯、感叹与怀想。作为世间的主宰,女人,尤其是外表美与心灵美兼有、才华与风情具备的佳丽,她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一瓣心香、一缕思魂、一记梦语,她是男人事业成功的助推器或风火轮。“花瓶”固然能够引起男人或权利金钱的青睐、争夺和占有,但是,“红颜薄命”的谶语却令无数女人在它的面前应验,从而失去一个女人应有的尊严和灵魂。这条定律何时何人能够打破呢?作者从历史的记忆中打捞出一批美人佳丽的悲歌,给后人一个警示、一个启迪,就是该书创作的特色之六。
王昭君
得宠美颜几善终,福兮延寿画春风。        哀鸿两处亲胡汉,从此劫灰生太平。
解读:
凭借美貌受宠,有几人得以善终,毛延寿丑画了你,这是你的福气。塞外和中原,你在两地均为哀鸿,却使胡汉相亲,劫灰之上,成就了太平景象。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作者解读作品主题和艺术价值的一种独特方式。在中国文学作品的人物长廊里,尤其是“四大古典名著”里,许多人物形象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言人,成为历代口碑相传的民族精神的图腾。如诸葛亮的智慧、孙悟空的灵性、武松的正义、林黛玉的情痴等,他们以百姓的意愿和作家的情感为背景,闪亮于历史文化的星空,鲜活于中国文学的审美意象里,并且成为人们崇拜、效仿和追求的心中偶像和人格取向的参照物。这种人物形象的力量,是作者文学价值观的胜利,也是传统道德化身的重塑。这是该书创作的特色之七。
林黛玉
还君甘露到他乡,只把慧根作泪滂。      一段良缘金玉配,不合世俗棒鸳鸯。
解读:
还君甘露滋溉之恩而去他乡,慧根与灵气均化作酬君之泪。你与宝玉本为金玉良缘,因不合世俗口味而被拆散,一个致死,一个成癫。
①【还君甘露】林黛玉前世为离恨天上三生石畔一棵绛珠仙草,日见枯萎之时,得神瑛侍者取水灌溉,得天地灵气而修成人体,神瑛获罪下界,她也决定陪其到人间,以一世的眼泪还他灌溉之恩,转生后和神瑛侍者的后身贾宝玉发生了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还有现代人物专辑,因为需要时间的淘洗和实践的检验,在此不再赘述。

     可能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作者在“诗鉴”中有些遗憾。一是编排体例不甚周密:譬如巾帼人物除了“古代佳丽”之外,其他如孝庄、秋瑾等,归入“将相士”似乎不妥;二百多个历史人物的选择上有遗珠之憾,有些重要人物尚未列出;现代人物不到古代人物的十分之一,似有厚古薄今之嫌;二是绝句诗的容量太有限,无论高度概括或者写意描绘,总给人以蜻蜓点水之虞。然而令人欣慰的是,作者颇具诗歌的浓缩与提炼之功,以其微雕技艺画龙点睛,以小见大,且给读者提供足够的想象补白空间。这种史评与诗鉴的矛盾及其解决办法,作者大有创意,可资借鉴,从而为历史人物招魂作出了一次有积极意义的尝试和开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124

主题

419

帖子

946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946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3-26 15: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郭志理 于 2012-3-27 15:00 编辑

用诗歌为历史人物招魂
        ——读郭志理《中华人物诗鉴》
黄叶斌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杰出而著名的历史人物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彪炳千史的业绩、事迹、足迹或笔迹——他们被史册记载、被传说敬仰、被文学塑造、被百姓传颂、被时光复活。他们的形象褒贬和功过臧否,总是在时间的河流上沉浮、在人心的向背上抑扬、在价值的迷雾中隐显。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进者,是历史的改变者和书写者,也是历史文明的代表人物和精神符号,是后世的崇尚楷模和人生偶像。当然,笔者无意将劳动人民的历史作用和时代价值轻易抹去,但是,杰出人物的历史贡献和深远影响,却是如日月般的永恒、亮丽和惠赐万世的。
在社会经济转型期的关键时刻,在中央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郭志理先生的第三本诗集《中华人物诗鉴》问世了(前两本书为《爱恨搏哲》、《心乐播春》)。该书笔涉三百零五人分为九辑:历代帝王、将相士、思想家、文学家、科学杂艺家、农民起义领袖、古代佳丽、现代人物和文学作品人物。作者在中华历史人物的浩瀚星空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例证作为讴歌对象和评判主体,“对其生平、禀性、功过是非等进行概括评价,力求绘出其生命本色,掘出其传世载史价值所在”(作者语)。他对每一个历史人物或形象的品读和判断,以七言绝句的形式、诗化语言的解读和人物简介三部分组成,以此“互衬互补,形成一个人物的文化艺术参照系统,在雅俗共赏之间搭一条通融的桥梁”(作者语)。无疑,这是作者对中华文化的一种别样解读和诗性挖掘,是一种弘扬传统文化的有益尝试和题材创新,是作者用诗歌为历史人物招魂的时代号角。
作者是怎样为历史人物招魂的呢?或者说历史人物的魂魄体现在哪里?
这需要对历史人物的生活背景、人生轨迹、功过是非、个性特点等因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熟稔、考证和把握,需要作者的鉴赏眼光、情感指向、诗性气质和语言功力的有机释放。君不见,阅读该书就会发现,历史人物之魂已经在时空中游荡,在穿越中永生,在人心中沉淀,在史册中复活。因此,作者作出了“这一个”的独立评判和诗意鉴赏。
作者历时两年的呕心沥血之作,我曾经在一些网站上断断续续地阅读过。他戴着镣铐跳舞,对人物的历史身份、是非曲直压缩在诗歌的有限容量中,是对他的历史眼光、文学素养和智慧才华的考验,也是一种拓展诗性和诗风的挑战。作者以诗、读和注的方式,以对历史人物的深度把握和理解,对人物的客观公正的评价立场和情感指向,完成了对一个历史人物的简要而明确的评说。这是一种言简意赅的解读方式,他努力地使自己的笔力接近和逼近历史人物的真相和思想的内核,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去诠释人物的定位和坐标、价值与影响,在追忆、描绘、怀念、评说中释放出一种人文关怀的光辉。其考证、挖掘、诠释和评论的底气与才气,非信手拈来般随意和轻松,它是一项十分艰苦而细致的工作,它是集历史学家、文学家和诗人身份为一体的集中亮相——尽管是一家之言,也是可以作为一种阅读历史教科书的有益补充和教学参考的。
该书的内容与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历史人物中的政治家的评价,力求实事求是,不忌讳正反人物的尊鄙之情,具有鲜明的情感倾向和褒贬意向。这是该书的特色之一。
对于帝王将相士以及政治家来说,他们的功败垂成及其评价,历来是见仁见智的,有时甚至成为统治阶级的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类人物,应该说是历史事件的中坚或谋士,是统治阶级的旗手或代言人,是政治利益集团的核心或话语权霸主,是推动或阻碍历史前进的引擎与暗器。有人统计,大约有80个朝代和800余个君王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粉墨登场,为华夏民族的辉煌与黑暗、文明与野蛮、进步与倒退,书写了许许多多不容回避和篡改的历史篇章。
请看作者对他们的素描与评价:
武则天
男人丛里上摩云,带电挟雷稳御坤。
椽笔巾帼大写后,飞白一处汝栖魂。
解读:
你在男权的世界里摩云直上,以带电挟雷之势乾纲独断,稳御大周天下。如椽巨笔大写巾帼,遍压须眉之后,你栖于一处飞白,灵魂安息。
【飞白一处】暗指乾陵武则天的无字碑。无字碑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凿而成,是中国历代碑中巨制,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重量达98.9吨,给人以凝重厚实、浑然一体的美感。碑额未题碑名,只有碑首雕刻了八条螭龙,巧妙地缠绕在一起,鳞甲分明,筋骨裸露,静中寓动,生气勃勃。碑的两侧有升龙图,各有一条腾空飞舞的巨龙,线刻而成,龙腾若翔,栩栩如生。

对思想家的厚爱与偏袒,是作者诗歌中的看点或亮点。思想家往往以柔指化钢的气质和润物细无声的威力来浸入、征服和改造人心与人性,以理性的光辉和智慧的温暖来照耀、矫正、充实人世间晦暗、阴冷和异化的精神与心灵。思想家奉献的不是金银财宝美味佳肴的物质财富,他们发现和论证的是获取这些东西的方法、途径、规律和秘诀。如果说政治家是以手段、谋略和权势的高压赢得江山和美人,那么,思想家则以道德、教化、理想和理性的甘霖俘获人心滋润心灵。因此,思想家的尊严比政治家的威严更有力量更久远更深入人心。比如儒释道法诸子百家的创始人和追随者,他们在生前往往是寂寞、孤独、落魄、凄清的苦行者或狂人乞丐,而在身后却是一尊为人顶礼膜拜供为圣人的菩萨神仙。这种人物的际遇反差,是人类的一种奇特而怪异的现象,也是值得后人在纪念、怀念和祭奠中反思忏悔的一种精神救赎。还有近现代以来,随着西学东进的进程和影响,康有为、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等人,与其说是政治家的形象代表,不如说是思想家的信仰偶像。他们对救国治国复兴大业方略的探讨、设想和实施,也是以一种超越政治家的胆略和眼光,为我们的时代进步和人民安康提供了一份难得的思想营养谱。作者深谙此道,并且在诗作中自觉地贯彻了这个认知。由此,可以看作是该书诗歌创作中的特色之二。
孔子
教化兴学发轫功,诗书溉世礼淳风。
三千弟子文明种,代代葳蕤衍百葱。
解读:
兴办学堂,教化生民,你有着发轫初创之功,你用《诗经》《尚书》等六艺来滋溉世界,用《周礼》来淳化社会风习。三千弟子成了你撒播的文明种子,一代代葳蕤生长,衍生出无限人间美景。

对文学家的赞美与也是作者倾注了大量心血的一个专辑。文学家,是以深沉的情感和艺术视角描摹世态人生塑造人物形象的时代记录者,是在观察、思考和写作中宵衣旰食忍辱负重地酿造输送精神食粮的文字“纤夫”,是启蒙世俗唤醒良知完善人性的心灵“火种”。文学家一般以个性风格的底座、语言文字的砖石和情感思想的水泥,为自己构筑一块人格的“墓志铭”。从历史上看,文学家及其作品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大体是在时间的长河中检验、淘汰、确认、扬弃和升华的。文学家的身份“名片”,首先是良心使者,其次是思想先驱,第三是语言大师。在中国传统的人文理想中,“三立”(立德、立功和立言)情结是文学家以文字与世界对话的主要动力和重要支撑。文学家的幽灵永远存活在自己的文字大厦里,游走于读者的视野里,生长于精神家园的沃土里。这是该书创作的特色之三。
屈原
智虑忠纯谗堵门,江湘流放郁吟心。
九歌天问离骚就,清湛诗源永溉坤。
解读:
忠贞报国,却被谗言所伤,江湘流放,胸中块垒化而为诗。《九歌》《天问》《离骚》等等伟大的诗篇应运而生,楚辞清澈的源泉被你开拓而出,灌溉乾坤至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69

838

主题

9809

帖子

8208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8208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3-26 18: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刘南陔 于 2012-3-27 09:25 编辑

认真拜读,列举全面,分析渗透,受益匪浅!

另对文中所引诗句,建议再作推敲,不得有出律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124

主题

419

帖子

946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946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3-27 10: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郭志理 于 2012-3-27 15:02 编辑

刘老师好!"美颜得宠几善终"已改为"得宠美颜几善终."另有"诗源清湛溉乾坤"改为"清湛诗源永溉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