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
少尉
 
- 积分
- 1035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2-4-6 17: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没来了,忽然看见李老师的绝句,眼睛一亮。
这是一首借上坟来遣怀的优秀七绝。全诗以离离的暮草起情,荒坟而草“离离”,不是茂盛,不是生机,而是荒败,而是凄凉,草愈多(接水湄)情愈哀,与杜甫“城春草木深”异曲同工。此时已是日暮,又四月薄寒,乱风(野风)吹面,不寒也冷,更何况随风而至的还有片片落花!
景语即情语,景冷则情凉。作者仿佛意犹未已,又进一步来渲染这种悲情——一声杜鹃(杜宇,即杜鹃,古诗中的悲情鸟)的啼叫声从林子的深处传来,打破了环境的空寂,衬托了作者内心无法言传的悲凉;“一声”刚刚好,数声则凌乱!
作了层层铺垫之后,最后一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扣住标题,揭示主旨。“跪对”说明给先人上坟(标题),“残阳”照应开头“暮草”;最精彩的一笔是“辨断碑”!去年读过驿边梅的《清明》一诗,中有一句“先茔默默散荒坡”,总觉直白不够形象,今天读到“辨断碑”三字则令我感叹良久!先人墓碑已断,已是够凄凉的了,上面的字经日晒雨淋,无人打理,模糊难辨,作为后人,情何以堪!我们不禁要问:作者为什么不修缮先人的坟墓?在中国,活人给先人修个大墓,是个光宗耀祖的事,难道作者不想吗?所以,“辨断碑”的背后又掩藏作者多少人生无奈和辛酸!此时此刻,我们不知作者跪了多长时间(应该不短,日暮了嘛),也许在作者看来,只有久久地跪着才能缓解对先人的愧疚;也只有久久地跪着,才能向先人倾诉人生的艰辛、世道的不易!
全诗抒情蕴藉,含蓄内敛;写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语言平易、流畅,于不经意处显功力。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