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
少尉
 
- 积分
- 1199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
冬寒,彻骨;春寒,彻心。春寒料峭,天晦地暗,遇上连绵的阴雨,就相当缠人扯心。冬寒,只是身体的得瑟;春寒,瑟瑟直逼内心。冬寒,可以在火塘边饮酒,内心温暖;春寒,饮酒只会愈饮愈寒冷。还不到闹春困的时候,却被困在室内,站在室内,站在窗口或屋檐下,望着灰蒙蒙的天地,顿足搓手,了无生趣。
过了年关,鞭炮声令人心烦,年内未消费完的腌鱼腊肉败坏胃口。这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一个人出去走走,随便走走,天阴地湿,撑把伞在泥泞的田塍上走走。田畈访雨,待泥暖草生。一个人的情趣、品味在季节面前不能猴急。在丰盛的美味佳肴盛置于满桌前,有人不动杯箸,还能点一支烟在旁澹然而待,虽然饥肠辘辘,还矜持庄重,令人肃然生敬。春天是场盛宴,不急于动箸。田畈访雨,待泥暖草生。
“春面不寒杨柳风”,在杨柳风吹拂之前,春天寒冷的风吹得人面刮痛。然而,痛刮之后,心儿反而显得平静。宁静须冷,冷静是阵痛后的沉积,是忧患沧桑后的沉寂。有一个关于禅悟的词——叫“风吹浮生”,我想浮世还须冷风来吹。踽踽独行在雨界,在泥泞的路上,被春天的寒风吹着,有一种浮世熟悉的味道逐草而来。
闲愁渐如春草,渐行渐远还生。逐草而来的是风,还是逐风而来的是草?春天,最该厌弃的是哲学;拯救春天的,是闲情。昆曲《牡丹亭惊梦》里有一句唱词:摇漾春如线。望春,先望如线的春水摇漾。
自然会想到花,尽管陌上赏花还早。但春风一拂,草生花开是春天份内的事。份内之事,均为自然之事。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宋代无名禅师一首诗偈,扣合心传表达“观自在”。而我认为,无闲事便有闲情,闲情所至,“自在观”。日本禅宗与剑道主张:春观夜樱,夏赏繁星,秋品满月,冬会初雪。似乎有刻意的痕迹。夜樱难会,初雪难期,就像刚过去的江南的无雪的冬,花未开时初春的寒期。还是“自然观”更高致幽雅。
樱花,在中国不普遍,也不大入人心。倒是杏花蜂楔入中国人的灵魂深处。一曰杏花,中国人的精神便提了起来。《典述》中说:“杏者,东方岁星之精也。”杏是岁星之精,那杏花自然是岁星的精英。本来是星精之花,给人以希望,却终究开出的是亦如日之樱花的愁情悲绪。“买酒杏花,十载归来方始坼。”“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这是司空图《酒泉子》词,十载功名霎时成过眼云烟,与杏花旋开旋落旋成空“妙契同尘。”杏花不待清明前后看,也就无法断魂。古人惜花,其实是惜心:花无百日好,人无再少年。照花前后镜,花面两相映。花,实在是人闲情的愁因。
不过,陌上观花缓缓归,在村野上,更为旷达。花在树前,人在雨后,总会个个理屈词穷。
自在待春,泥暖草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