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4-15 10: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烽火荆州 于 2012-4-15 10:11 编辑
监利发现四千多年前的陶埙
荆州新闻网消息http://v.jznews.com.cn/index.php?r=video/index/35059
(记者 王念 李超)近日,监利县文物保护局工作人员在石家河遗址区白螺镇狮子山考古时,意外发现一件远古灰陶器。据专家初步鉴定,这件器物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汉代陶埙,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
记者在博物馆库房看见了已被收藏的陶埙,长约3.8cm,直径约为2.5cm,形状似一头小猪,质地均匀,通体温和,器物整体比较完整,仅有部分磨损。据了解,这件器物是监利县义务文管员赖晓平在白螺镇狮子山长江边的一段滑坡山体拾到的。
据了解,监利县白螺镇狮子山为新石器时代石家河文化遗址区,这里曾经出土过一大批类似的陶制器物,只是都不能发声,而这次发现的小器物,不仅有吹奏口,而且旁边的小气孔还可以控制音量,发住的声音清脆悦耳,宛如笛声,古代人可能用于祭祀或传递信息。
专家表示,虽然没有出土的文化层可以确定陶埙的年代,但可以推断该物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汉代的物品,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及史料价值,特别是它留下了远古时代的声音,是早期乐器的雏形,更是具有较大的音乐价值。
具体是4000年还是1800年呢?如果是4000年那将是监利县最具价值的文物,如果是1800年只能是监利县较具有价值的文物而已。前面报道是1800年,现在又报道是4000年,前后报道的生产时间相差2000多年,让人琢磨不透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