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挽秋 于 2012-4-9 17:48 编辑
海棠花下 第一次知道海棠花是开在树上的地方是在神农架的大九湖,这次来到太和镇莲花贺村红枫基地再次看到了那美丽的倩影。和大九湖不一样的是这里的海棠树还很小,最小的可以说还是树苗,但规模很大,将来气势非凡,不似大九湖只有零散分布着的少许。 如果说大九湖的树粗壮如碗口的话,那么这里的树苗大部分只是胜过大拇指,但花更加娇艳,更多的是成串地挂在瘦长的树干上,像串在一起的红樱桃。有些花色渐退,由粉红转为素白。不似大九湖大树上的那般,更多的是树叶相衬,或许是时间是上的差异造成的吧。到大九湖是去年的五月,来太和镇是今年的四月,时空、地域的转辗,其中的差异也不是我能说得清道得明的。 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我们又岂能放过尽在咫尺的任何一片海棠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古往今来多少人在赞美海棠花,又有多少人为之梦牵魂绕?只要你了解几分,就知道海棠花是慢慢盛开的,不似“忽如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般的争先恐后。如果你观察够仔细,你会发现海棠花是外红内粉,比杏花红,比桃花粉,花蕊嫩黄,浓淡适中,像深闺中的小家碧玉,小巧玲珑,令人赏心悦目。走过一片海棠树苗,再转过一道弯,前面等着我们的是一片大地海棠,已经初长成了,估计有三米多高,枝桠茂密,树干已有高脚酒杯般粗壮了,远远望去像是一片桃林,成蘑菇云状,行与行之间形成一道花的隧道,人行期间,只能躬身穿行,还得粘一身的海棠花瓣。 来到第三片海棠林的时候,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清一色清瘦高挑的海棠,根部也只有天然气管道般大小,笔直的杆,也有三米多高,只是花束集中,顶端爬满海棠花,象放大的无叶麦穗,迎风招展,每朵花瓣都颤巍着,像一张张绽放的笑脸,发出咯咯的欢笑声,萦绕耳边经久不息。 “闻到香味了吗?”带领我们观赏的领队理鸣指着海棠林看着我们说。我们站在上风向,并没有很在意,听他这么一说,我赶紧凝神呼吸,果真有一股淡雅的香味沁入心脾,呼吸间便已怦然心动,信步调整方向,朝下风走去,竟然感觉到香味浓了起来,微闭双眼,如醉如痴,如梦如画,沉浸其中。其实,海棠是温和、美丽的使者,其本身并没有香味。苏东坡一辈子热恋海棠,一生最希望:“鲈鱼无骨海棠香”,或许,闻到香味恐怕也是内心的一种渴望吧。 “快来呀,这一片海棠花太美了,赶紧拍照”,循声望去,前面的朋友们早已拉开了架势,像冲锋前的战士,匍匐草地,不停地按动快门,这个时候那些摄友们是不愁人模的,而且还排成长龙在等待镜头转过来。我大步流星追了过去,加入了人模队列。“哇塞,快,镜头对过来”性急的早已摆好pose对着摄友们紧急呼叫……这是何等的享受啊。海棠林下,长满了嫩绿的野草,躬身下来,放眼过去,整齐成行的林间小道,像铺满柔软、松厚的嫩绿色毛毯,绿毯之上还洒落着繁星般的白色小花,像倒映水中的夏夜。天,是绿的,星星们眨着顽皮的眼睛,仿佛在说:“来吧,摘下我,让你们梦想成真”。心,开始狂跳,试图屏住呼吸,去聆听花草们的窃窃私语。我终究是经不住诱惑的主,很快就融了进去,趴在绿茵之上,卧在海棠花下,闻着花草散发出来的芬芳之气,全身通透,仿佛置身天上人间。“真想呆在这里不走了!”好友清秋反复在说着这句话,我又何尝不是如此!上有海棠花为被,下有绿茵为床,枕着月光,嗅着清香,偶尔还有鸟鸣虫唱,能长留于此,夫复何求? 领队见大家磨蹭太久,担心后面的行程,不得不下了“逐客令”。其实,他也不想走,不只是我们想留。按照计划,行程也大为超时,再不割舍剩下的行程就无法完成,更别说回城了。 想到一句话:“宁愿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海棠花的美不是我的笔力所能及的。大诗人杜甫一生为敢涉及海棠花,纪晓岚特为此感叹过:“灵均滋芳草,乃不及梅树,海棠倾国姿,杜陵不一赋”,可见海棠花之神韵了。 201204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