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31
少尉
 
- 积分
- 1652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
本帖最后由 草原之梦 于 2012-4-11 14:37 编辑
小时候总是父亲带着我和姐弟们去上坟,给逝去的爷爷奶奶烧纸钱,希望他们在天堂过得好。
按家乡的习俗,“嫁走的女儿是泼走的水”,这是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封建社会思想。因此,出嫁后,我一次也没有上过自己爷爷奶奶的坟了。但泼走的是人,泼不走的是心,至今仍然十分想念他们,尽管他们离开我二十年了,但他们一直以来都活在我的心中!
成家后,每年的清明节,我和孩子都随老公志一起到他的老家祭奠故去的亲人。让我失望的是,如今村里还传说着“女人烧的纸钱,祖先收不到”的封建言论。我豪不客气辩驳道,“上坟何须男儿身?女子一样祭亲人!”
为了让子孙后代记住祖先,也为了祭祀的方便,志和兄长们经过仔细酝酿,决定今年清明前夕将故去的祖父母、父亲、二叔和婶婶的坟墓移在一起,并修好墓碑。
移墓的工程量很大。祖父过逝四十年,村里房屋曾整体搬迁,大家仅知道祖父坟茔的大致方向,忘记了具体位置。首要的工作是寻找祖父的墓。清明的前一周,大家找的找,挖地挖,找了一整天也没找到。
第二天,我通过刘老师找县博物馆借了两个探墓用的探铲,志和哥哥们把手都磨破了皮,仍然没找到祖父的坟茔。能用的办法都用了,直至花钱与村民协商将近500平方米的油菜地翻了个遍,仍然没有找到祖父的棺椁。不得已,我们只有暂时放弃寻找祖父的墓,进行下一步的移墓工作。按习俗,农村移墓,必须在同一天将所有要移的墓移完。因此,我们请了十个“重工”(对抬墓人的俗称),并拟定详细的方案。
第三天,天还没亮,哥哥们就买好了招待重工的菜,我也随着大部队早早地回到老家。不用说,我的任务是给负责生活的幺婶做帮厨。出于好奇,我把菜清理好后,沿着乡间的小路向大家移墓的地方走去。重工们雷厉风行的速度令我吃惊!早上八点钟时,在离村口一百米的自家菜地里,已经挖好了三个坑,他们正在前面几十米的另一块地里打开志父亲的坟茔。走近墓旁,看见志和儿子在烧冥币。我双膝跪下,深深地鞠了三个躬。
看着长眠地下未曾见过一面的公公,我的心里感慨万千!
公公啊,你可知道,你离开时才十一岁的孩子志,如今都到不惑之年了,他带着你的儿媳和孙子又回家看你来了!你可知道,你的孙子是多么羡慕别人的孩子有爷爷奶奶疼爱,多想亲眼见到自己的爷爷奶奶一面啊!一直以来梦寐以求想见到的却是你不能说话的骨骸!你可知道,每当志跟我犯混时,我多么想你教训他啊!
脸上的泪水随着心底的呐喊不断地涌出。公公安祥地躺在地底下,被水浸湿的海蓝色中山装、灰白色长裤和白色丝袜依然整洁。
衣服鲜明的颜色像后人们对他的记忆,永远清晰明亮!
志和哥哥们伸开双手,小心翼翼地将公公的骨架抬出,接着抬到新挖好的地方,沿途还放着鞭炮。
在新挖的坑中,志和哥哥们含泪整理着父亲的骨骸和衣服(听说公公生前是个十分爱整洁的人),发现少了右边的肩胛骨!
我知道,那是被儿女们深深的担子压碎了的。
志又返回原地找了一些碎了、风化了的骨末和泥土,捏成肩胛骨的样子还给父亲。
孝心总会迟到,还了父亲的肩胛骨,却还不了父亲的疼痛。
很快,祖母和二叔、婶婶的墓也都移好了。回家的路上,我不停地撒着纸钱,作为故亲回家的标记。
清明节是个感恩的节日。逝者已去,但思念永恒!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