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便河:承载着古老的传说 传说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今湖北省南漳县内)里得到一块璞玉。凭着多年的经验,他认定这是块稀世珍宝。卞和捧着璞玉去见楚厉王,厉王的玉工说这只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厉王死后,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理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 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了,接着流出来的是血。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缘由,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楚国竟无人识宝。”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果真是稀世之玉,这便是后来秦王愿让出十五座城来交换的和氏璧。 卞和的眼泪汇聚成了一条河,称为“卞河”。因为谐音,卞和痛哭的地方,也被叫做“便河”。 多年过去,当初的便河广场被扩建为现在的沙隆达广场。 60岁的王姨妈在便河居住了整整60年。她小时候就听外婆讲过“卞和献宝”的故事。几十年过去,王姨妈如今当了外婆,她依旧给刚学会说话的外孙女讲起了这个代代相传的传说。“不管世事如何变迁,便河和‘卞和’的故事都会在沙市人的口中一代代传下去,因为这代表了一种地域文化,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归属。”王姨妈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