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4836|回复: 0

秀美青山新画卷

[复制链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537

主题

1414

帖子

3001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3001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 2012-4-18 21: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秀美青山新画卷
  ——崇阳县青山镇特色农业板块初探
  

  春暖花开,草长莺飞。记者出崇阳县城南,驱车一刻钟,就到了青山镇。沿途只见绵延起伏的丘陵山地间,在蓝天白云、绿草翠木、黛山碧水的映衬下,好一片“大地犹浓睡,软泥锦被翻,农人犁铁冷,机器助生产”的春耕备耕繁忙景象!
  特色农业亮点纷呈
  麦田绿油油,机器声隆隆。走进铺前村时,只见种粮大户吴基德一家正在田间育秧,老吴感慨地说:“家和福自生。有党的政策的恩泽,我们一家科学种田,越种越甜啊!”吴基德是铺前村返乡的青年农民吴正刚的父亲。吴正刚曾经在浙江一家农场开耕种机11年,一直过着打工生活,为家庭带来诸多挂牵。2009年,他立志返乡成立农机合作社帮助农民开展机械作业。从2010年开始,在本村组连片承租农民土地400亩创办粮油种植基地。尝到甜头后,2010年基地面积扩大到1200亩,拥有耕种机械5台,全部实行机械化作业。大面积种植优质稻、小麦和油菜,年收入170万元,当地农民都在为基地打工,赚起可观的收入,为全镇寻求了“农民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实现土地换主人、农民换角色”的有益探索。目前,吴正刚打算投资300万元建一个大型粮食加工厂,走产、加、销一条龙的路子,成立粮油销售合作社,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努力把产业做强做大。
  油菜花正开,蜂蝶把花采。在遭受了去年“6·10”洪灾袭击的吴城村村民们正在村党支部书记程应祥的带领下,荷锄对已长得比人还高的600亩油菜地里进行清沟排渍。四组农民胡亚齐乐呵地说:“水灾过后,种了3亩油菜,预计亩产300斤,可增加收入2000多元。”
  漫山遍野泛新绿,白茶青青吐嫩尖。在南林村的一个山冲里,只见茶农们手挎茶篓,或一字排开,或三五人围聚,小心翼翼地采摘,一幅采摘清明前茶的美景图令人馨香四溢、心旷神怡。
  据了解,这个千亩茶园是浙江老板葛晓峰通过土地流转,引进浙江安吉白茶苗,把昔日荒凉的荒山荒地建成了远近闻名的白茶基地,实行统一的无公害管理和加工,已基本形成白茶发展产业链。一斤茶叶经加工包装后可卖到2000多元。
  过去的磨刀村因缺水,许多农民种粮望天收,只好习惯种红薯和西瓜。今年,全村农民自发种了油菜和小麦,磨刀村四组农民吴时良种了3亩多小麦。记者采访时他正带领孩子在田里清沟排渍,村党支部书记廖晚岳说:“我们历史上没有种过小麦,但只要搞好田间管理,亩产300斤是没有问题的。”
  一排又一排的塑料钢架大棚令记者眼界大开。在南林村十一组,返乡农民工陈刚正在嫁接西瓜苗。陈刚18岁就前往广州打工,21年了,具有丰富的种菜技术和经验,去年,他在县农机局的扶持下和镇党委的鼓励下,返乡承租本村农民的田地发展大棚蔬菜,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该基地集中流转土地200亩,其中钢架大棚面积100亩,投入资金120万元,主要种植辣椒、茄子、西红柿、西葫芦等蔬菜。在气温相对燥热的大棚里,记者看到他的弟弟陈浩正娴熟地用瓠子苗作母本嫁接西瓜苗,他说今年要嫁接西瓜苗30万株,通过嫁接技术长出的西瓜个大味甜,在崇阳还是独家。
  青山河河畔曾有一片占地近200余亩的农田,因为地处库区年年汛期被水淹,年年颗粒无收,所以一直荒芜。而今这里却是一种珍贵的冷水性鱼类——三文鱼(又称虹鳟鱼)的养殖基地。该鱼肉质鲜嫩,无肌间剌,蛋白质和不饱和酸含量高,胆固醇几乎为零。2009年初,湖南郴州从事三文鱼养殖的韩老板、冯老板来青山镇成立“湖北能田三文鱼养殖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养殖开发。该公司总投资3000万元,发展150亩冷水鱼养殖、50亩西洋菜种植。到明年8月份可养成商品三文鱼20万尾、鲟鱼40万尾,产值达4000万元。公司计划第二批养三文鱼50万尾、鲟鱼100万尾,经济效益达亿元,将成为全国最大的三文鱼养殖基地。
  走进回头村多年废弃的梓木尖林场,一个用网罩成的山棚内,一种全身绿毛莹光、气势轩昂被称作“响水山鸡”的山鸡,在女主人陈伶俐的驱赶下,一扑一颤,十分可爱。据主人介绍,这种山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野鸡,肉质鲜嫩,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被誉为“野味之王”、“动物人参”,不含胆固醇,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野味食品。据说,乾隆皇帝食后曾留下“名震塞北三千里,味压江南十二楼”的佳句。如今,她和丈夫徐勇在湖南益阳引种,花去5万多元,已圈养野鸡1500多只,每只野鸡可卖60-80元,看到市场销售供不应求,他们今年打算继续扩大养殖规模。
  东山村九组27岁的青年农民吴煌继,早几年在萧山一野鸭厂打工,在跑业务时,学到一手好技术。去年上半年,他拿着打工积蓄10多万元回家挖塘搭棚,建起了两个鸭棚,先后在内蒙古引进了斑嘴鸭、绿头鸭、螺纹鸭等近3000只野鸭子。而今野鸭的销售前景好,每只最低能卖65-70元,高时可卖到130元。据他介绍,野鸭每4个月可出一次,每年可以养三批。目前,他准备搭棚扩建,试着引进大雁、花脸鸭等新品种,争取年养规模1万只以上,力争年收入达60万元以上。
  走进石垅村,葡萄架上现新样。返乡农民工雷练兵,部队退伍后一直为一家摩托销售公司打工,2005年瞄准了家乡招商引资政策和创业环境,决定返乡承租农民土地种植金藤葡萄和美人指葡萄,实现自主创业。该基地经营总面积70亩,投入资金300余万元,每年实现收入120万元,消化本地闲散劳力30余人,市县主要领导多次来该基地调研,受到一致好评。
  漫山遍野白,梨花朵朵开。驱车在崇青公路上,随处可见崇阳最大的万亩丰水梨基地的梨花正含苞待放。据了解,青山镇最大的农业产业化基地总面积1000亩,由青山村退休职工黄振亚独自承包兴办,该基地与“振亚雷竹园”连成一体,形成千亩绿色庄园。新增投资15万元。基地现有管理人员5人,园艺师2人,长期员工30人,预计3年后受益,年产值可达到470万元。
  其实,类似这样的基地在青山举不胜举。
  特色农业思路明晰
  “无论工业、农业、旅游业,青山在鄂南都负有盛名,应该是崇阳的一张名片。”青山镇党委书记王雄伟谈起全镇的经济发展如数家珍。
  据介绍,青山镇是个三乡合一的大镇,版图面积2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万亩,山土面积20万亩,全镇辖25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5.7万人。崇青公路、崇蔡公路呈A形通过全镇,杭瑞高速公路贯穿全镇12个村,隽水河、青山河呈T形流经16个村,有山区、库区、平畈和丘陵,交通十分便捷,山水资源丰富,是一个十分灵秀之地,曾诞生了“九三学社”主要发起人之一的吴藻溪,共和国少将赵国泰等历史名人。201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2亿元,农村人平纯收入6094元。
  言谈间,王雄伟对特色农业思路清晰,情有独钟。
  2012年,青山镇党委政府围绕打造特色品牌农业、建设鄂南经济强镇,大手笔提出了“一河两岸三线四片五园六区”发展战略。
  “一河两岸”:就是青山河东西两岸建设。建河堤旅游公路,建两岸产粮区,打造崇阳第一粮食大畈。“三线”:指崇青公路、崇蔡公路、沿河公路等三条公路建设,形成由南至北的“川”字形路网结构。“四片”:就是实施以青山集镇为中心的水库片;以南林村为中心的雷城片;以西冲村为中心的蔡墩片;以华陂村为中心的华陂片等四片城乡布局规划。“五园”:就是指精品水果园、白茶示范园、雷竹特产园、生态观光园、大棚有机蔬菜园。“六区”:就是以蔡墩片为中心的林区;以青山水库为中心的库区;以青山水库风景区为中心的景区;以青山工业园为主体的园区;以青山集镇为中心的生态园林城区。
  谈到下一步农业打算,镇党委书记王雄伟兴致勃勃地说,要拓展特色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综合开发进程。一是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产业建设。二是抓特色板块,重点产业和亮点基地。全镇农业形成了东边为特色农业示范区,西边为现代农业示范区,全镇建有六大产业基地:万亩水果基地、万亩蔬菜基地、万亩雷竹基地、万亩西瓜基地、万亩马铃薯基地、千亩白茶基地。近五年,全镇共流转山地6万亩,建千亩以上的基地19个。三是抓大户带动千家万户。以铺前村千亩种粮大户吴正刚,南林村大棚蔬菜大户陈刚,吴城村经济作物种植大户孙水兵为重点,扶持一批种养大户,以大户带动千家万户。目前,全镇有森旺农业、四季鲜、新绿蔬菜等各类特色农业大户127户。不断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将闲置田地向种田能手集中。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加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计划对全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彻底的维修整治,积极推进水果、蔬菜、马铃薯、油料、西瓜、雷竹等6个万亩农业基地建设。组建30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做到每村至少有一个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将三文鱼公司建成为全国最大的三文鱼养殖基地;在南林发展泉水鱼精养水面1000亩;在全镇新增肉鸭养殖大棚20个,年出栏肉鸭数量达到100万只;依托正大青山种猪场和南林、长林养猪场,争取养猪大户达到300户,年出栏猪数达到6万头。不断壮大水果产业,支持森旺现代农业园发展休闲观光旅游;支持新绿公司发展有机蔬菜种植,扩大基地面积。
  特色农业优势明显
  特色农业的蓬勃兴起,带动了地方其他产业的发展。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奇”。让记者明显感到的是,青山的特色农业的确推动了当地其他产业的兴起,且发展优势明显。
  在距集镇不足两公里、位于崇青公路左侧的肖家市地段,一家投资逾2亿元的大型生态农场已平整土地,将于5月份开工。据介绍,该农场是青山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延安派尼尔农业有限公司建设的一个现代农业项目。占地面积500亩,总投资将达2.4亿元,今年首期将投资1.6亿元。主要从事有机蔬菜生产、雷竹笋储藏。农场设有办公区、生活区、地下水井、仓库、种苗检测区等。建日光大棚400座,万吨雷竹笋气调保鲜库一栋。大部分生产设备从美国引进,实行蔬菜拣选,包装流水线生产。
  “该农场的建成将成为青山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科技农业发展的新画卷,必将推动青山农业的大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实现新跨越。”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丁细斌这样描述。
  一路走马观花,一路眼花缭乱。你看,一路上被誉为“人工平湖”的青山水库、“地下龙宫”的大泉溶洞,还有圣人山寺、天灵山寺、青山古堰洞等人文景观。车水马龙,人流绰约。难怪,近年有人说“远行桂林不如近看青山”。的确,崇阳旅游“新四景”中,青山独占其二,2009年,该镇成功引进资金600万元建成了我国第一个以泉类命名的省级地质公园——百泉地质公园,2010年,国际巨片《白蛇传说》在青山进行外景拍摄。民俗风情园、梦水湾、三文鱼美食城为旅游提供全方位服务,让游客在“吃喝玩乐”中流连忘返。
  据相关统计显示,全镇旅游月客流量万人次以上,年旅游收入达到3000万元。
  这便是青山,一个现代农业特色鲜明、亮点纷呈的鄂南重镇。目前,该镇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由2006年全市第67位连续三年成为全市“十前”乡镇。湖北省崇阳农业现场会,青山是主要的参观现场,省、市、县主要领导多次来青山调研,得到高度评价。连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文明乡镇”、“特色农业发展”、“山上再造一个咸宁”先进单位;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目标考核”、“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优化发展环境”、“计划生育”等先进单位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创建先进乡镇”。
  青山着意起宏图,秀美青山必将令人刮目相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