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4546|回复: 7

鄂州经济适用房到哪里去了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4

主题

2427

帖子

404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45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5-5 07: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工行已经取消85折利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7

主题

654

帖子

1769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769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冈市 2012-5-4 21: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一方面喊房价高了买不起,另一方面够住了还到处找便宜房子问,便宜几百块就抢不赢的买,扪心自问,各家各户都有几套房?我一起的同事平时的话题也离不了房子,总结一下,都有1800㎡待拆迁,     900㎡出租,   本地无房 外地140㎡3套,    440㎡有三家,我最少200㎡.都不缺房都还想买。如果大家都除了住的外,卖掉多余的房子,房价会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8

主题

755

帖子

1040

积分

少尉

楼上是好人

Rank: 5Rank: 5

积分
1040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5-4 21: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探个究竟
我认为你是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0

3037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8344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5-4 13: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8wht88 的帖子

五一楼市不好,房产商撑不住了。
资金链断裂了,自然会亏本售房。
上海建材钢贸商资金链已经断裂了,
因为福建老板们投在房地产的钱收不回来。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百度 现代印象 到达本人主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四川
精华
3

149

主题

1930

帖子

3265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3265

IP属地:四川省绵阳市

发表于 四川省绵阳市 2012-5-4 12: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套房利率已经跌到85折,好吧,这个的说法是保证刚需,下一步经济基本面撑不住时,就只能解禁多套房贷款,或者还要下浮利率,嗯这个时间不会长,今年年底前就能看到。所以,眼巴巴等房价降到“合理价位”的人到时候就只能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3

121

主题

3718

帖子

4522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4522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5-4 09: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会建的。一定是这样!建了也只有关系和关系户才能搞得到。建不建都无所谓!
电信版iPhone 5合约价、裸机价5288元 最低仅49元/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四川
精华
3

149

主题

1930

帖子

3265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3265

IP属地:四川省绵阳市

发表于 四川省绵阳市 2012-5-4 09: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在2011年12月中央经济会议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都一再强调:要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但是,所谓形势比人强——这个人可不仅仅只是我等生斗小民,也要包括手握大权的执政者。在越来越严峻的形势面前,房地产调控还能坚持多久,非常值得人怀疑。甚至可以断言——不超过6个月,房地产调控将必然崩溃。

严峻的形势主要在3个方面对房地产调控带来越来越沉重的压力。

  其一,地方政府财政危机。去年我们银监会有个数据,地方政府负债是16万亿,虽然这个数据已经让外界一片哗然,但是境外的金融机构(好象是著名的标普)还指出,这个数据少算了3万亿,实际地方政府负债是19万亿。不管是16万亿还是19万亿,我们地方政府仅仅要支付的利息每个月怎么也得1千多亿,在面临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背景下,目前我们地方政府每个月卖地收入仅仅300——400亿,已经连利息都付不出来。

  那么税收呢?今年两会广东有个税务局长公开说:分税制中央把税收大头都拿走了,这是逼着地方犯错误。以前还可以靠卖地维持(土地收入占地方总收入2/3),现在这块收入连负债的利息都还不上,地方政府怎么维持?豪不夸张的说,目前绝大多数地方财政已经到了快破产的地步。

  内幕一:某地方政府最近高息集资,以9.5%的年利率向公务员集资,居然弄到了几个亿,勉强还能撑几个月,嗯,消息传出,各个地方政府纷纷效仿——请问,地方政府已经要靠向公务员集资才能维持财政不破产的局面,这又能撑几天?

  地方的财政危机还不仅仅是地方财政破产这么简单,还涉及一系列的民生问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庄严承诺,今年要完成保障性住房若干套、要实现教育投入占GDP4%——那么,钱从那里来?

  管理层的算盘是盯上了地方卖地收入这块大蛋糕——现在地方卖地,就得立刻在收入中提取34%的比例分别进入教育与保障房基金。试想,如果房地产市场如果持续低迷,地方政府无法卖地——那就意味着保障房大面积停工、教育投入无法到位,这可不仅仅是管理层的面子,连里子都要丢光了。

  内幕二:现在地方政府都在想办法逾越国土部的红线,给买地的投资者这样的优惠政策。某地方政府书记公然宣称:买地者只要交纳一半的土地款就给办国土证,剩余一半款可以在一年内付清。即使这样,买地者也寥寥无几。

  第一个结论:地方债务危机、财政危机、保障房停工危机、教育投入无法到位的尴尬等等,这是压向“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的第一批筹码。

  其二,金融的压力。

  在前几年房市特别火爆的时候,地产开发企业为了拿地向金融机构贷了不少款。这些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信托、基金等等,渠道虽然不一样,但是资金源头却基本一致——都是银行的钱,或者说都是老百姓的钱。现在房市低迷,这些贷款立刻就出现很大的问题。比如信托,当初可是以年息10——13%的承诺回报吸引的投资者,现在别说回报了,连本金能否兑现都有很大问题,如果信托兑付出现问题,一旦蔓延开去,那就不得了了(银行也会出现大量的房地产坏帐)——想想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不就2个金融机构出事,连累一大批金融机构倒闭吗?所以,最近最紧张的估计就是银监会的头头了,一些头头甚至一竿子插到底,直接盯一些金额巨大的项目,怕出事,是真怕出事。

  内幕三:据传银监会已经给信托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保兑付,如果信托自己的股本金都填完了还不能保兑付,银监会甚至会卖信托的牌照也要保兑付!

  同学们,你们知道信托牌照是个什么概念吗?这可是有钱都弄不来的第二银行资格啊。没有与高层相当过硬的关系,你就是抱着几十个亿,也未必能弄一个信托的牌照。好吧,现在已经到了银监会不惜要动这些“与高层相当过硬关系”的奶酪也要保兑付的地步,可见金融压力有多么巨大。

  巨大的金融压力是压向“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的第二批筹码。

  其三:经济下行的压力。

  在两会上我们的温总理公开承认:“今年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即便这样,我们今年GDP增速还得定个7.5%——没办法,就业压力太大,GDP增长速度下调空间实在有限(详见我的新书《你所不知道的冰冷经济真相》,呵呵做个广告),那么,我们拿什么来保这个7.5%?

  第一架马车出口。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外贸出口形势那是相当严峻——没办法,这也是还我们过去扭曲汇率的债,出来混是一定要还的,这架马车不下滑就谢天谢谢地了,对GDP增长的贡献是指望不上了。

  第二架马车投资。再来个4万亿?09年我们投了个4万亿,结果导致CPI几十个月居高不下,政府7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3次降息,大量铁公基投资强行停工,发改委象街道老太太一样四处约谈——不管你是洗发水还是儿童奶粉,只要你想涨价——好吧,发改委立刻就要请你喝茶。就这样才算勉强抑制了通货膨胀凶猛的势头。再来个4万亿——估计天朝就要变成津巴布维第二了。

  所以,投资今年肯定还得做一些,但是规模肯定要控制,对GDP增速贡献非常有限。

  第三架马车消费。过去,我们消费是靠房产+汽车这两大主力来支撑。嗯,现在汽油破8,汽车消费遭遇重创(2桶油真坏啊),房地产消费又要“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消费也难以指望。

  三架马车全部停摆,我们拿什么保7.5%,如果保不住7.5%,那就不得了了不得了。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想任何人都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房地产调控很快就要放开,房地产调控必然失败。

  如果你还不明白,好吧,请你找一架天平,在天平的左边请你放上一个筹码:要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管理层要兑现承诺,在天平的右边,请你先放4个筹码,分别是:地方债务危机、财政危机、保障房停工危机、教育投入无法到位,再放一个筹码:金融压力与危机;再放2个筹码:经济下行压力、就业压力,好了,现在你是决策者,你觉得是左边那个筹码重,还是右边那7个筹码重呢?

  如果你做出了结论,那么,一旦房地产调控放开会有什么结果呢?很显然,肯定是迎来房地产报复性上涨。没办法,这就是以行政干预市场,企图以人为意志去扭曲市场规律的必然结果。那些等着房价“合理回归”的人就去哭吧,房价总理说了算还是总经理说了算——归结到实质就是政府说了算还是市场说了算。最简单的经济规律是,房价过去、现在一直到未来只能是市场说了算,或者说总经理说了算。

  这就是冰冷的经济真相。

  立贴为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

主题

6

帖子

42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42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黄冈市 2012-5-3 21: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鄂州经济适用房到哪里去了,党和国家三申五令要求解决民生问题,可是鄂州唯独只有廉租房,其它国家计划内容全部没有。希望鄂州主管部门能了解人民群众的心声,落实国家政策,望主管部门督促和落实。我们期待经济适用房尽早在鄂州建成。鄂州市民在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