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瑞)物品丢失只剩盒子、迟迟不到货、运送过程中物品被挤坏……针对快递业存在的一些顽疾,5月1日起,《快递服务》系列国家标准开始正式强制执行。 到底是“先签后验”还是“先验后签”?刚执行的国标中强制性规定,普通快件如果外包装完好,依然执行先签收后验货的原则,网购快件是否先验货后签收,快递公司需要与发货商家提前约定,另外买家与卖家在发生交易时,也应进行事先协商。自从网络购物流行起来,对先签字还是先验货的争议,终于有了个说法。收到普通快递时,在查验外包装有无破损、重量有无减轻等问题后,如果外包装完好,就应该签字确认;如果外包装有破损等异常,才能“先验后签”。 另外,国标还规定,快递人员在收取寄件时,也要当场验视内件,寄件人拒绝验视的,快递人员可不予收寄。据介绍,这项规定目的是为了保证邮寄物品的安全。 苦等十几天,快递变慢递怎么办?5月1日起新执行的国标规定,“彻底延误的快件,快递服务组织应根据有关规定予以赔偿”。国标根据送货距离,划定时限:同城快递应在24小时内送达 ,内地异地快递应在72小时内送达。中国港澳台快递6个工作日;亚洲和北美洲地区快递6个工作日;欧洲地区快递8个工作日;大洋洲地区快递9个工作日。如果同城超过3天、异地超过7天快件还没有送达的,就算彻底延误。 对延误的赔偿,包括免除本次服务费用(不含保价等附加费用),由于延误导致内件直接价值丧失,应按照快件丢失或损毁进行赔偿。丢失或损毁的赔偿办法为,免除本次服务费用(不含保价等附加费用),购买保价的按照保价金额赔偿;未购买保价的,按照邮政法及相关规定办理。 记者随机走访了2家快递公司,其中,圆通快递工作人员虽然对“新国标”的具体内容并不知情,但其对“先验货后签字”的情况很清楚,称客户可以在签字前对快件内件的数量、外观进行清点,但是不能对商品进行试用或功能测试,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快递公司不承担责任。 “签收和验货的问题,如果在包装无破损的情况下,我们从来都是让客户先签收的。”韵达快递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己刚刚了解到这个新规,还未传达给公司的业务员,“如果真的理解成件件都先验后签的话,效率肯定受影响,收入也受影响。”她表示,由于新规里严格控制了送货时限,鄂州周边的乡镇地区又比较偏远,对快递的送货工作还是有些影响的。 “如果能提前与卖家商量好的话,拿到物品时可以先看一下衣服尺码和款式,不合适就不签收让店家重新调换,这样就免得我又重新发快递退货了。”对于快递行业国标的实施,经常网购的王女士认为非常有利于市民,“先验货后签收,能保证以后我买的的东西的完整性,即便损坏也能索赔,感觉自己的权益有了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