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69
版主
   
- 积分
- 8208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
本帖最后由 刘南陔 于 2012-6-18 11:30 编辑
《荆门古迹碑文抄注》出版发行座谈会召开
4月25日下午,由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市陆陆九渊研究会主办的《荆门古迹碑文抄注》发行座谈会在市龙泉中学洗心堂召开。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周友坤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原荆门市委书记、市陆九渊研究会名誉会长朱同炳出席座谈会。本市社科界、文学界以及周边县市的3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座谈。
退休教师刘南陔、汪怀庭、胡国栋、杨世进于2001年开始抄录荆门境内的碑刻。10多年来,他们走遍荆门的山山水水,收录碑文150多篇,被熟识的人称为“编外考古队”,《荆门晚报》2003年4月曾以《编外考古队在行动》为题报道他们的事迹,这更加激发了他们的热情。抄回碑刻后,他们分工合作,将碑文断句、标点,并加注、点评,先后八易其稿,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集结了他们心血《荆门古迹碑文抄注》2011年底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座谈会由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市陆九渊研究会副会长郑孝华主持。会议宣读了省政府副秘书长严官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范军、武汉市洪山区委党史办公室、武汉市洪山区地方志办公室、武汉市洪山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贺词贺电。湖北省社科院荆门分院研究员陈方柱,荆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秘书长李柏武,市陆九渊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心田,中共荆门市委宣传部文化改革发展办公室主任严勇,荆门市龙泉中学党委书记、中学特级教师田代祥,荆门市海慧中学校长张勇等先后发言,对这本具有历史文献价值著作的出版发行表示祝贺。周友坤在热情的讲话中说:这本书是四位老教师历经十载、八易其稿抄录编写而成。四位编者对碑文进行了科学细致解读、详细注释和精当点评,让深奥难懂的碑文通俗化、大众化,服务于地方文史研究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是整理境内文化遗存、挖掘本土文化的又一重要成果。四位老教师老有所为,挖掘传承本土文化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值得肯定和学习。希望更多的老同志向他们学习,更好地挖掘整理历史史料,丰富地方文化研究,再出精品,为荆门文化发展繁荣多作贡献。
座谈会收到7篇研讨论文。会后,《荆门日报》4月26日以《文章政事追先达古迹传承奉至尊》为题、《荆门晚报》4月27日以《编外考古队结硕果》为题分别报道了会议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