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1375|回复: 28

荆门石桥驿镇花园村赵坡老屋考略

  [复制链接]
来自
浙江
精华
0

2

主题

12

帖子

40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40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2-5-17 17: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知灼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248

主题

2970

帖子

3531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3531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5-7 08: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文一仕 于 2012-5-7 08:10 编辑

                   荆门石桥驿镇花园村赵坡老屋考略
                             李勋明
      
     赵坡老屋位于荆门城北拾挢驿镇花园村,从荆门城区驱车走圣境山至罗集公路到赵坡老屋约20公里。其建筑位座高台,背山面野,山环水绕,环境优美,是荆门本土目前保存较完善的一处明清民居。笔者数次去实地踏勘,对现存房屋进行了测绘丈量,初步完成了该宅建筑人文资料整理。
      根据《赵氏家谱》记载:赵氏先祖望德公于明永乐年间从江西广信府贵溪县迁徙来荆城北现下泉口、赵家坡一带挽草为界,垦荒开田,兴修水利,繁衍生息,耕读传家,至今已延至二十五代,赵家坡因此而得名。明未清初,是赵氏实力最雄厚时期,十世三阳公后裔,在鼓山(即现赵坡后山)脚下造窑烧砖,改旧房建新宅,历时数年,建成二套三进三层、三正三厅、四合院住宅。又在左右两侧增建围屋、花园、庄屋,计大小房屋一百余间,形成庭园相接的民居建筑。
     察赵坡老屋外部环境,该宅背倚荆山主脉,靠山形如游龙昂头,状似巨鼓涵空。四方山峦环抱,宅前畈地广畅。石板河从上游接上泉、龙泉二水来赵坡宅前迂迥缠绕,长流不息。赵氏先人引渠自流灌溉其田,旱涝保收,实乃千古农耕佳地。赵坡老屋由东西两宅组成,座丁向癸,即座南朝北。通过实测,两宅仅向东西各偏了一度,苻合中国古代民居建筑不坐四正向之规范。但是,在江汉地区座南朝北的房屋很少,为什么赵坡老屋要座南朝北呢?笔者初到赵坡老屋,乍一看也认为该宅若座西向东,宅前的空间会更宽阔。然而通过仔细观察,才发觉古人将该宅选择座南朝北的奥妙。原来,古人讲究宅地生扶,把周围四方护山分为后玄武、前朱雀、左青龙、右白虎。使四山挺拔峻秀,环抱有情,发丁发财。其宅若座西向东的话,朝山便会落空,失去对应关系,水流直泻。唯有向北开门,其宅才能与周围的自然之势相合,达到迎山接水,天人合一。从赵坡老屋的座向定位,可见古人多么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与。
     赵坡老屋东宅基本保存完好,西宅毁坏严重,只剩下朝门、中厅、和后堂。下面重点介绍东宅建筑:东宅共三进三层,左有小大门,右有围屋相联。墙体青砖斗墙,正立面总宽约40米。大门处向外独设门厅(亦称朝门),宽4.2米,深3米。这种朝门设计殷实大方,使第一重前墙不需另出廊檐,提升井口檐高度达5米以上,有利于防火防盗,也增加了前厅进深视觉,实乃荆门城北古民居一大独创。
    来客上五级台阶入朝门门厅。大门门框、门扇用硬质杂木制作,厚度达12公分。门槛、抱鼓石用青石雕凿而成,抱鼓石高达90公分,与门框镶嵌在一起,非常坚固。经户主介绍,当年日本人来犯,十几个人也没撞开,放火也没有烧着。
    赵坡老屋的建筑设计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人伦礼仪。后堂供长辈居住,以示严慈,东西厢房为晚辈居住,以示其孝。左侧大门进去为孙辈佣人所居,右则围屋为禽畜库房。整体房屋高低有序,错落有别,前后三重落差达1.2米。前厅三楹一体,高大宏敞,深7.6米,宽13.2米,两道大梁制作精细,正面满墙隔扇门后是小天井,小天井两边是厢房。从小天井上四级青石踏步进入第二重房屋,中庭深4.5米,中庭正中又是一道木制隔扇,这道隔扇门只有喜庆大事才打开,平时只能走两侧厢房入大天井再上后堂。第三重后堂为主屋,深7.5米,为显其尊,地面又高出中庭60公分。堂前走廊宽达2米,天井也比前面天井大数倍,檐口也不和中庭合檐,其意让中庭低下朝拱后堂,以显示后堂之高,长者之贵。
    赵坡老屋建筑总体布局和一些细部结构都经过认真设计。特别是安全因素考虑较重,宅内大部分房屋均铺有阁楼,阁楼向外设瞭望口,随时可窥视外部情况,危急之时,利于守备。后堂走廊两头设门与邻院相通,使各院相连又自成一体,在战乱频繁的封建社会,倘土匪来犯,几家可相互策应御敌,也可把敌人逼在一个院落内歼灭。例如前厅和中厅两道隔扇门的设计,使人不可能从外一眼望穿里面深浅,既避了风煞之气,又保证了宅内的私密性。西宅三重门避开同一条轴线,大门与二门错位了一门洞宽度,也是为了避免风煞和让人直窥其内。由于前厅与中庭地面落差,为了使小天井四方合檐,特将中庭前墙设计为双层檐,不仅增加了中庭立面的视觉美感,又保证了小天井四方合檐。房屋的建筑尺度也有规则,开间模数和一些构件制作全部合乎鲁班尺寸,不是添丁、进宝、纳福,就是登科、益利、财旺等吉祥数,这里不一一举例。
     赵坡老屋历经战乱人祸,五百年来宅地始终没有易手,一直人丁兴旺,实属罕见,这也与赵氏家族始终保持耕读传家本色有关。清朝中叶至民国末年赵家一直置办私塾,教书育人。分出去的派系散落各地,瓜瓞绵绵,人才辈出。例如现居西宅的户主赵清兴,其曾祖为晚清举人,祖父为秀才,父亲亦为老教书先生。姑姑赵淑贞早年读书有成,一九四九年随跟随丈夫去台后移居美国,四年前才去世。赵家在上世纪土改时被划为地主富农,宅地被分。由于赵家与人为善,并未受到极端凌辱批斗。被分出去的房子除了一户,又被赵氏逐步买了回来,从这些事上也可看出赵氏一门忠孝传家的好处。
     现赵家的孙辈都是大学生以上学历。老屋现东宅户主,一户为赵大学,现年65岁,一生从教,二女一子。一户为赵世权,现年82岁,二子二女,也是一生从教,现退休。两家子女均在外工作立业,不是公务员便是教师西宅户主为赵清兴,现年70岁,生三子一女,东西两宅子女现在都在外工作,兴家立业,且很有出息。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现赵氏子孙都迁徙外地置业,只遗有几个老人留守,今后谁来维护这座百年老屋,倘若一旦被变卖或倒塌,失去的不仅仅是建筑,更重要的是其人文价值。赵坡老屋集本土民居建筑之精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与的民居典范。
                       见《荆门日报》2012年5月6日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50

主题

467

帖子

954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954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5-8 14: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李勋明 的帖子

李老师:您好!我已回荆门。上次您打电话时,我在北京武警总部与《激情燃烧岁月》的作者石钟山老师探讨〈老家〉剧本。

半个月前,我带《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向勇导演在栗溪选景,这里有几个景点(山水风光不错),也有大瓦屋等老房子。回头,去您所推荐的这个赵坡看一看。

依剧情拍摄需要,不仅要有地主家的老屋,而且需有旧期农户的老房。能否推荐几处?

附《老家》内容提要:
1949年的荆门大战前,中共荆门地下党乔龙山保护解放军战士杨丙中牺牲。战斗打响后,村妇蓝秀姑又偶助杨丙中。荆门城17岁的楚剧名伶乔桂兰被溃败逃走的国军强抓去了台湾……解放后,不愿给政府添麻烦的蓝秀姑有两个心愿:寻到丈夫乔龙山的葬身处;盼台湾女儿乔桂兰能回家。1963年,已是农场干部的杨丙中前来村里寻报恩人时,因误信传言,蓝秀姑已带着儿子乔尚民离家……农场里,面对杨丙中的猜测,蓝秀姑母子俩矢口否认当年之事……思念故乡,惦念台湾亲人,已落户农场的母子俩及后代在他乡经历了人间情感的阴晴圆缺和人生的峰回路转……以至多年后,鄂台二地几代亲人后代相逢却难以相认……1989年,台湾著名楚剧名家乔桂兰首回大陆交流演出并寻找家乡亲人。几经周折,两岸亲人后代终于化解误会,得以团聚……

30集电视剧《老家》分集梗概:
第一集
1949年,听说解放军要攻打荆门城,审势度时、精于算计的荆北大地主秦宝贵寝食难安,为全家逃往台湾做着准备。秦宝贵的种种做法,令其儿子秦老四(秦得利)费解。
村妇蓝秀姑发现丈夫乔龙山在为共产党做事,她甚为担心。乔龙山安慰并答应妻子:革命胜利后,一定回家!
荆门城郊,解放军侦查小分队突遭暗伏特务冷枪偷袭,乔龙山为保护小战士杨丙中而胸部中弹牺牲。杨丙中手持乔龙山留下的遗物(乔桂兰的照片)发誓:将来一定寻找并报答这位未名地下党的家人。
17岁的楚剧名伶乔桂兰在戏院班主的帮助下安葬父亲乔龙山后,悲痛万分的乔桂兰打算回乡下看望母亲。一直追求乔桂兰的秦老四来到戏院,苦劝乔桂兰与他一起去台湾。乔桂兰断然拒绝。
战斗打响,城内一片恐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1

主题

1915

帖子

3668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3668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5-8 12: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应当保护,不要等失去了再来重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5-7 11: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12-5-7 13:29 编辑

DSC_2001.jpg

东宅朝门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5-7 11: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12-5-7 13:30 编辑

eG1Nq6sO.jpg

西宅朝门
大门门框、门扇用硬质杂木制作,厚度达12公分。门槛、抱鼓石用青石雕凿而成,抱鼓石高达90公分,与门框镶嵌在一起,非常坚固。经户主介绍,当年日本人来犯,十几个人也没撞开,放火也没有烧着。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5-7 11: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HW7TKbTD.jpg
上图为东宅后天井东厢房,前后不合檐,右边为堂屋屋檐,檐下2米宽走廊通隔壁围屋和小大门,

赵坡老屋的建筑设计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人伦礼仪。后堂供长辈居住,以示严慈,东西厢房为晚辈居住,以示其孝。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5-7 12: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owRWKnzM.jpg
站在后堂看第二重大天井左厢房,
靠右是中庭,隔扇门已毁,原来入这个大天井,必须迂回从厢房门进来。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5-7 12: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ZiyeZ0EJ.jpg

上图为东宅大门和围屋
东宅共三进三层,正立面总宽约40米。大门处向外独设门厅(亦称朝门),宽4.2米,深3米。这种朝门设计殷实大方,使第一重前墙不需另出廊檐,提升井口檐高度达5米以上,有利于防火防盗,也增加了前厅进深视觉,实乃荆门城北古民居一大独创。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5-7 12: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oOwQUc3y.jpg

东宅围屋山墙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