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3县享国家补助 5万农村伢将吃上营养午餐2012年05月08日07:29荆楚网-三峡晚报张元媛 赵姝字

号:T|T
去年10月,国务院决定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由中央财政拨款,对全国680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市)农村学生给予营养膳食补助。宜昌市秭归、长阳、五峰3个县被列入该计划。本月开始,3个县的147所农村中小学校和3所特殊教育学校陆续全面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5万余名农村学生将从中受益。 昨日开始,秭归全面推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农村中小学学生享受每天不低于3元的免费营养午餐补助。 一张精心制作的食谱 11点40分,郭家坝中心小学副校长周勇守在食堂里,招呼着往来的学生:“没吃饱?多打点!”“排好队,不要浪费。”在食堂的门上,贴着一张精心制作的一周食谱,以午餐为例,周一:炒瓠子,紫菜鸡蛋汤,蒜薹木耳炒鸡脯肉丝;周二:炒土豆片,牛肉丸子,炒咸菜;周三:懒豆花,炒冬瓜片,蒜薹木耳炒肉丝;周四:炒白菜,土豆炖肥排,腌萝卜条;周五:海带汤,凉拌凉粉,胡萝卜木耳炒肉丝。 郭家坝中学副校长苗军,也是郭家坝镇营养午餐项目领导小组副组长,负责该镇2所中学5所小学3100名学生营养午餐材料的采购。 每天,苗军早上5点多起床后,8点半到宜昌,先去临江溪的粮油市场采购大米、面粉,再到金桥市场买大宗蔬菜,最后上金东山市场购买干货、调味品、冷冻菜。 “肉就在本地买,更新鲜,避免运输过程中变质。”苗军说。 每个农村学生都有肉吃 郭家坝镇位于长江南岸西陵峡畔,山脉连绵,俗话说:猛看隔得近,几座山头爬半天。从邓家坡到郭家坝中学,11岁的何媛媛要走上1个多小时。 老师介绍,这孩子家境较为贫困。媛媛很懂事,在学校里吃饭很节省,正是长身体的年纪,却只舍得买2元钱的素菜吃。“其实我也很喜欢吃肉,你看,我的饭菜吃得多干净啊!”小姑娘羞涩地说。 营养午餐计划实施前,每个学生的午餐都是2元的一素一汤基本餐,如果孩子想吃荤菜,需另外自费。以前吃午餐时,媛媛总是一个人默默的吃,也不去看同学们的碗里有什么,“有时候也馋,不过我能忍住。” 营养午餐计划落实后,郭家坝中心小学626名学生全部在食堂吃午餐,大家吃得都一样,家庭贫困的孩子们吃得上肉、蛋等荤菜了,以前吃得起荤菜的孩子,也节约了自费买荤菜的钱。 现在,媛媛不用馋,也不必忍,每顿午餐都有荤菜吃了。 “营养午餐”还需制度护航 其他省市的“营养午餐”项目实施之后,曾爆发问题牛奶、臭鸡蛋等丑闻。因此,苗军对采购的粮食、肉类的质量格外留心。除了一些用量不多的叶子菜是从小摊位零散购买的,没有农残检疫证明外,“每一样都有检疫合格证明。”苗军说。 此外,学校校长和食堂管理者还自费轮流陪餐。每餐留样48小时,以备需要时检测。午餐后,老师要统计班上孩子们的进餐率,没有吃午餐的要登记并记录原因。 为了配合营养午餐项目实施,郭家坝中心小学食堂购买了2600多元的冰柜,3000多元的饭柜、绞肉机,还请了一位厨师。这些成本该如何消化?周勇很为难。 对此,秭归县教育局副局长邓琼说,所有的费用通过学校订立计划,提出支付申请,财政部门审核通过后下达资金到学校和企业。 “营养餐运营成本所需的资金要么由中央政府追加,要么由地方配套投入。”一些教育专家建议,“营养午餐”要保证其项目本身健全完善,还需要制度护航,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对发现问题及时妥善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