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85
版主
浪子、樵夫、不化缘的。 ... ...
   
- 积分
- 22714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
民族和解主题续:净化语言的方向,是传统和经典
——从几个词的例子看汉语的提纯和发展
问题
没有人讨论汉语在红色语境下,语词被多加的暴力因子,它是不利于社会和谐、民族和解,即不利于也就是阻碍了科学发展观的实现的。
舶来又翻新的红色文化积极意义不论;我讨论它的语词赋意不文明、不理性、不人性的特点分明可见。所以红色背景下的汉语词汇被污染和颠覆,不像主流认为的是先进,或者是代表,而是阻碍,是污染,是障碍物了,有澄清、有反本归真的必要。
举例
1、【阶级】【阶层】【阶级斗争】
阶级、阶层,这些词是写实社会、摹绘社会人的。只是我们多赋予了阶级对立、阶级斗争、阶级革命,就让它残酷、暴力、凶悍,血淋淋的了。
其实好的社会,不是没有阶级,没有差异,没有社会阶层。不说人的动物性注定了人类社会的生命丛林法则;连高大的建筑物都有阶砌和层次。
又其实,好的社会,阶级和阶层不会死板一块,它是相对稳定,又内部流通,高下移位,实现选贤举能,日新又日新的。那么不但有阶级矛盾、阶级斗争,也有阶级调和,阶级换位的;甚至阶级本身,都是人社会性的驱动力。我问,真有人不是企望走向社会上流、社会高端的吗?
2、【国家】【法律】【政治】【专政】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让这些词暴力化、革命化,退缩到动物本相,而且是杀戮气的,突显出社会和人性的丑陋和血腥,而不是人的人性、理性和温情。
专政、专制原来是红色语汇要挞伐的,因为暴力需要、政治需要,它又被正名和干净了。也就冠冕堂皇和堂而皇之了。
国家、法律、风气和习俗,这些词该是温情如家如房子,是庇护人,是庇护百姓(至少示形如此)的。可是我们要讲阶级性,讲政治讲革命讲暴力,也就都变得血淋淋的了。什么国家机器、专政工具、阶级斗争云云,赋予了太多非理性非文明内容。
3、【人性】【人道主义】【仁(或者人和)】
这些词本来是好词。我们曾经黑了他们,与其说是错读了;不如说是妖魔化了。
我们给他加定语,给他阶级属性啦——“资产阶级的人性论”“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你怕被敌人了被资产阶级了,于是赶紧划清界限,不要人性不要人道主义了。这两个词如此赋意虽然是过去时,可是也没有人检讨没有人忏悔,也不见谁真正的矫正。
我们给他贴标签,仁也好,义也好,仁恕、仁义、仁礼、仁义礼智信、天时地利人和……都是,标签一贴,他们是封资修,他好得了吗?他们就是敌人,就是我们的敌人,就是红色文化的敌人了。
结论
红色文化对民族文化的污染、破坏和颠覆,在五千年的文明史里是空前是绝无仅有的。(当然也昭示创新建设突出。)
即使如【修为】【修养】(修身修文修德修功夫)这些词, 是说修己的,修德的,修心的,是说要自己下功夫修为自己的,是自己即使要求人、要先反求诸己的。可怎么在我们这里成了物人修人、日哄人工具人,变教化为奴化为灌输洗脑为要工具别人了。民族语言被污染被毒化被颠覆是要澄清是要消毒了。这些东西的源头说是马克思的,不如说是列宁、斯大林的。这些东西,也不是毛泽东一个人建设的,像“毛泽东思想”一样,是“集体的智慧”,也不要说就是领袖们。应该还有领袖们的刀笔秀才,应该还有许多真理圣殿文化乐园伙计的巨笔创造了。
因为这些东西还真的是舶来品,是斯大林——还不定是马克思——的东西,所以我们读自己的经典,回归自己的传统,是我们净化民族语言的出路和方向了。道理也简单,毕竟他是我们自己的,是我们自己的历史提纯和检验了的。
这是本题,我却无须展开了。
我倒要强调他是两岸的根,是两岸的公约数;也是我们华夏——无论中外的华夏民族,共同的文化根本、文明源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