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浙江
- 精华
- 0
下士

- 积分
- 60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
本帖最后由 江湖浪人007 于 2012-5-13 16:02 编辑
最近,听到一些关于梁子湖区行政驻地调整的情况,因为本人常年在外,不知情况是否属实。不管情况是否属实,在这里谈谈个人的想法:
梁子湖区多年来由于离鄂州市区距离较远,鄂州市财力不足导致财政投入不足,城镇化发展一直处于任其发展的状态。由于落后的发展,牺牲了很多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益,但又为今天的发展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良好的湖区生态环境。国家和地区发展一般遵循着“发展--破坏--保护发展”的过程,国家目前财力发展了,有财力去补偿落后地区的发展(如工业反哺农业、生态),目前又出现了“生态补偿政策”,即由于上游生态保护区牺牲了部分产业经济发展,但为下游的发展带了良好的生态资源、水资源等等,作为下游受益区域需要拿出部分财力去补偿上游的发展。
目前,国家和地区财力相对来说比较丰厚,更加重视生态,更愿意投入资金发展落后的生态区域,各地都在大力发展生态示范区,现在梁子湖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假如行政中心调整,从下面的区位图来看,势必会弱化梁子湖区南部地区的城镇功能,势必会造成城镇发展向北面发展。对于理想性、纯粹性的保护梁子湖区生态来说,限制上游城镇发展是有利于生态保护的。但是作为湖区上游的南部地区,如果没有一个很强的行政中心来“巡视、协调、担当”湖区周边的生态发展,将会弱化上游的保护责任,不利于湖区生态保护。
区行政中心调整至40公里左右的梧桐湖,必将导致湖区上游地区边缘化,边缘化的后果,必将导致:1、生态保护常态化巡视弱化;
2、应对湖区生态保护快速反应能力的弱化;
3、南部地区逐步向空心化发展;
4、居住密度下降,老、弱、妇、残留守进一步加剧;
5、南部良好的生态环境的湖区、山区被周边市行政区吞并可能性进一步扩大。
避免湖区边缘化的解决办法:
继续加强行政中心功能,实现“一区,两心的发展格局”。
即太和镇继续作为行政中心驻地,保持行政影响作为;大力发展梧桐湖新区,确定级别为镇级市开发区,开发区主任定位为副县级,因为本区域所在地区位优势明显,争取省级和市级政策支持(已有支持两型示范区的核心区),容易发展、快速发展。梧桐湖也可以争取省市部分支持与红莲湖开发区共同发展,实现“一个中心,两块牌子”的做法(因为两者定位相同),根据行政区域,抽调匹配人员,各司其职,协调发展,发展所得部分用于新区进一步开发,部分用于扶持湖区生态发展。
一个地区的高速发展离不开“政策、资金、产业、人才”。梧桐湖新区政策和资金已经获得省、市一级的支持,小地方留住人才是关键,因为背靠大武汉的区域和交通优势,也相对于其它地方来说容易招聘到想对应的人才。产业是地区发展的基础,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梧桐新区可以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娱乐经济(武汉玩的地方实在太少),会议经济(武汉做为中部地区,离北、上、广大约都是1000公里的距离,企业总部年会等,在中部地区开比较经济,如果国家大力发展内需,那武汉又是更好的的发展战略平台)。作为开发区的启动,可以争取省、市优惠政策支持可以引进一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产业发展,实现下一步滚动发展。
而湖区各个乡镇,可以根据试验改革的机遇,进行土地改革,大力引进发展各自的新农业和特色农业,尽最大可能的争取有农技背景的企业集团支持;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需引进有实力有背景的企业支持);可尝试性的、有限性的发展一些“低能耗、无污染”的制造业。
“要想富、必修路”这是多年来累积的经验。交通发展,也是从某一定的程度上说是决定一个地区发展快慢的因素。作为九省通衢的湖北,武汉高速交通,在向南部延伸缺一条和南部各省市缺一条高速公路,这2条高速可以缓解武汉过境交通压力,也能促进周边省市协调发展,从论坛网友提供资料显示,目前已有意向性的规划,如果能早日建成,也能为各地带来均衡发展。这样才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不会边缘化发展。
政府需最大程度做好湖区宣传工作,让民众支持湖区发展,说明阻碍发展的弊端和优势,将来会带来的到底:“是带动经济发展,促进家庭团聚和睦;还是和上一辈一样做下一批留守人员;还是做背景离乡的人”。例如:湖区涂镇,当年由于交通不便、缺少企业,镇区人员外迁严重,留守人员严重,居民在家老死无人可知的现象有发生,确实可怜(不过这种现象,近年来由于企业进驻大为改观),如果大家去妨碍企业发展,若干年后的下一个就你。
由于时间仓促,个人愚见,有不妥之处,希望广大网友补充、更正,促进湖区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