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
少尉
 
- 积分
- 1199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
我对散文的酷爱来源于中学课本。杨朔的《香山红叶》、秦牧的《土地》、刘白羽的《长江三日》、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朱自清的《背影》,还有古典散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项脊轩志》、《病梅馆记》等等,这些名篇开启了我对散文的认识和理解。
中学老师很明确地告诉我们: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多年来,我一直将此作为散文写作的制胜法宝。任蒙老师一句“形也不能散”如醍醐灌顶,让我神清气爽,茅塞顿开。其实,所谓“形散”也是相对的“散”,它无论怎么“散”,也一定是为“神”服务的,而“形不散”是对“形”的约束和锤炼,要使其更集中、更全面、更有针对性地服务于“神”。散文作者,一定要把握好“形”和“神”的正确关系,“形神皆不散”应该成为二者关系的最高境界,达到了这个境界,一篇优秀的散文就呼之欲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