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8942|回复: 16

驿边梅小说《我与狗》主题浅析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14

主题

392

帖子

549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549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2-5-24 17: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火玫瑰 于 2012-5-24 21:58 编辑

    如何解读一篇小说,关键一点是要理解小说的主题。
    在文学批评家的眼中,小说的主题是什么,是关乎小说价值的重要问题。作者从事写作最简单的理由是他有话要说,然后才诉诸文字;读者读完小说之后,总是要追问这篇小说究竟写了些什么。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某些生活哲理和思想感情是能够跨越时空而存在的。这些精神现象和基本行为,在小说界一般被称为“母题”。我们通常所说的小说的主题,其实就是对这些母题的一种个人的阐述与发挥。母题是富有魅力的,它能够穿越时间和空间,能够连接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从而表现出某种超然的客观性。而每篇小说的主题都蕴涵着作者对世界的看法,蕴涵着作者对母题独到的解读,显示了作者鲜明的主观倾向性。
    是否所有的小说都有主题?文学家和读者常起争议。我们可以从《红楼梦》《复活》等小说里看到深邃的思想,而从《三国演义》《福尔摩斯探案集》等小说里似乎只看到精彩的故事。世界上仿佛就只有两种小说,一种是让你娱乐,一种是让你思索或边娱乐边思索。作者写作小说的目的,似乎不外乎两种——讲故事或讲道理。
    其实,不妨这样说,有的作品是以思想为目的的,有的不以思想为目的,但所有的作品都是有主题的。以思想为目的的小说在表现主题时,是自觉的,它试图在探讨一个或一些很重要的命题。小说材料的选择,是与作者所要表现的这些命题相关的。这样的作品,或给人以哲理,或给人以思索,总是让我们在故事之外,再品出一些更深长的意味来。
    驿边梅的《我与狗》就是一篇以思想探索为目的的小说。这篇小说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没有动人的场景描写,没有像样的人物形象刻画,甚至读者读完作品后,对“我”“她”“华局长”等这些作者着墨较多的人物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更别说是同事甲、路人甲等次要人物。这是因为作者不以这些为写作目的,所以就没有表现这方面的强烈意愿。而这也正是现代主义小说有别于传统小说的地方。虽然说,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但到了现代主义小说家那里,能退化的就尽量退化,甚而到了什么也没有的地步。我们在英国意识流小说家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一文里,看不到传统的时间、地点、环境的介绍,看不到传统意义上称之为“故事”和“情节”的事件,甚至小说主人公的年龄、身份、相貌、职业、性别都是模糊的。现代小说家卡夫卡的《城堡》里主人公,连个正规的姓名都没有,更别说他的模样、年龄、脾气、爱好等,一个英文字母K就代表了他的全部。
    现代主义作家忽视这些东西的目的,就是要集中笔墨表达他想要表达的一些命题。驿边梅在《我与狗》这篇小说中就是想试图表达一种思想。小说以“我”为视角,叙述了一段“我”从得狗到失狗的故事。“我”原本是一个来自乡村、有着朴素教养、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年轻的公务人员,虽然经济上有些拮据,倒也活得清白自在,并没有过多染上社会上的些不良习性。常自寻些乐趣,自减生活压力,虽说有时有点低俗,但也无伤大雅——这样的年轻人应该说很具普遍性。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一只“流浪狗”,从此,“完全改变了我的生存状态”,“我”从一名普通公务人员,变成领导的红人,变成副主任,变成副科长,一级一级青云直上;性格也开始扭曲,攀上了一份“畸缘”,住进了别墅,成了“幸福的人”。因为某种原因——看似是偶然的,其实是必然的——“我”失去了“我的狗”,“我”的生活又陷入困顿之中。那么“狗”呢?从无主到有主,又从有主回归无主,可以说是像“我”一样,“飞了一圈,又回到原点”。
    从表面上看,“我”与“狗”的命运只不过是从起点又回到起点,但实际上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我”在得狗与失狗之间,灵魂经历了一次洗礼。起先“我”对“潦倒”的现实虽有些不满,却安于现状,并没有准备去作些什么努力,到后来经历了一场“槐安旧国南柯梦”后,开始在回忆中反思,在反思中觉醒,在觉醒中空明”,还决定离开眼前这有几千年历史的古城,去那“少狗”的地方。“狗”在得失主人之间也经历了一次洗礼,它终于丢掉了“狗性”。起先,它瘦小无力,依附于“我”,狗性十足,经过生活的起伏变化,通过“我”“解下狗链,放开其手脚,给予其自由”后,已经“回到了天地之间”,“ 凛然地望着前方”,能够有尊严地生活,变成“大自然的精灵”。
    “我”与“狗”这段相似的命运在向我们昭示着什么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分析一下“狗”在小说中的作用。从标题“我与狗”来看,“狗”与“我”是并列关系,二者不可偏废,写“我”的同时必须写“狗”,并且还要占相当的位置。驿边梅行文时处处不离狗,还从一只狗写到数只狗,就是基于此。所以,“狗”是组成小说内容的重要材料。从故事情节来看,“狗”又是行文的一条线索。“我”在“最潦倒的时候”得到一只狗,它的到来首先改变了“我”的生活习惯,进而成为与“华局长”及其家人搭上关系的桥梁,“我”潦倒的命运也有极大的改观;“狗”还是“我”获得“畸缘”的媒介,正是通过狗,“我”和“她”才不打不相识,才“和谐”,才得以住进“她的别墅”;“狗”也是这份“畸缘”解体的导火索。所以,“狗”的存在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狗”更是打开小说思想大门的钥匙。“我的狗”具有一般狗的普遍特征:处处讨主人喜欢,看主人脸色行事,还狗眼看人低,得宠时狗仗人势,失宠时可怜兮兮。但也有一般狗不具备的东西,它一旦摆脱豢养的命运,就获得了生机和活力,就能融入“天地之间”,它的号叫甚至可以“淹没火车的鸣笛声”,最后成为“大自然的精灵”。“我”命运的起伏与“狗”的得失是相对应的,这不是巧合,而是作者精心安排的。小说中的“狗”,已不是一般意义的狗了。它是个性格符号,是溜须拍马、奴颜婢膝的象征,是揣摩主子意图、见风使舵的象征,是见了富人就摇尾、见了穷人就狂吠的象征。现代主义的小说正是这样,常用象征的方式来表达主题。所以,“我”得到“狗”的时候,就是“我”开始阿谀奉承、曲意讨好的时候,因而“我”就能得到主子的一些奖赏,如同狗得到“鲜奶、火腿肠、炸鸡腿”一样。“我”精心呵护狗,培养“狗”,就是“我”的狗性在不断滋长、膨胀。所以,“我”获得了更多的奖赏,包括“畸缘”,包括不断地升迁。而“我”丢失“狗”的时候,就是“我”不愿做狗、在与狗性作抗争的时候。一个不愿做狗的人,在主子眼里是连狗都不如的,奖赏肯定是没有的,所以,“我被遣回原单位”,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状态之中。驿边梅设计“我与狗”的这段离奇故事,就是要告诉读者他的这种思想体验,这正是小说的寓意所在。理解了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驿边梅给同事甲、“姐夫”等人配上一条狗(注意:“姐夫”的狗是条“巨犬”!),旨在说明狗性存在的普遍性,从而加深了小说批判的深度。
    当然,对这篇小说主题的解读,不同的读者也许有不同的看法,这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其实,许多小说的主题往往不是单一的,无论是人物性格,还是一事件内部或一系列事件之间的冲突与纠葛,都会导致小说主题的复杂化。读者面对众多相关、相对甚至截然相反的信息,对主题的感悟常常难以道得清,说得明。小说中的“我”,性格就比较复杂。“我”讨厌狗性却又自觉不自觉地以狗性行事,有时还狗性十足。“我”渴望一份以感情为基础、以婚姻为目的的爱情,但却以猎艳的心态开始,以原始的本能来维系;明知“她”作为姑娘是不贞的,还自欺欺人地宣扬“伦理思想”的“与时俱进”,甚至觉得自己是个“幸福的人”;“我”一边大谈思想“解放”,一边又咽不下“她”与“姐夫”暗度陈仓这口鸟气,仿佛自己成了天底下最窝囊的男人。“我”的复杂性给小说的理解带来不确定因素。有时小说主题的复杂性还缘于作者或读者面对复杂“现实生活”时自我价值判断的含混。比如,“她”着装暴露,让“我”一方面表现出世俗的憎恶,另一方面又非常“喜欢”,非常“欣赏”;“她”一方面不断寻找刺激,另一方面又执着于“姐夫”,小说中那个还算“不错”的“我”无论怎样迎合,在她心中,只不过是“姐夫”的“影子”而已。那么,“她”算是荡妇还是贞女呢?又如,作者在构思“我”与“狗”的关系时,应该是“我”得到狗后,狗性便产生、滋长、膨胀;失去狗后,便丢掉了狗性,变得“空明”起来。然而当“我”真的丢掉“狗”后,却没有“释然”,甚至非常失落,以致“连开门的力气也没有”;准备远行时,还特意去了一趟丢狗的地方,“心里顿生一分惆怅”;再次看见“我的狗”时,欣喜异常,惊叫:“啊,我的狗!”还“用力拍打着车窗,向它挥手示意”。作者在做人与做狗之间游移,讨厌狗性又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狗性,这也为小说注入了不确定因素,使小说的主题复杂化、矛盾化。而小说主题的复杂性、矛盾性恰恰又为作品本身增加了迷人的魅力。一般来说,小说的主题与其他普通文章的主题不太一样──它往往不是单纯的、用一两句就能概括的。阅读小说的过程是一种美妙而丰富的体验,像论说文似的明晰晓畅的主题一旦出现在小说中,就会让小说显得干巴巴的,索然无味。米兰·昆德拉说过:“如果说小说有某种功能,那就是让人发现事物的模糊性”,“小说应该毁掉确定性”,“小说家应该描绘世界的本来面目,即迷和悖论”。因此小说家似乎总是陷入矛盾之中:既想表达想说的,又怕被读者一眼看穿。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注意避开“主题鲜明”的陷阱,而在通往主题的道路上费尽心机。这也正是《我与狗》的主题不够鲜明、不能鲜明的原因。
    严格地说,驿边梅的《我与狗》还算不上真正意义的现代主义小说,传统的表现元素也在广泛使用。如作者并没有像现代主义小说家一样,对情节、环境、人物作大胆的删减。这可能与其职业、性格有关。驿边梅是中学语文教师,平常接触的、教授的小说多是传统的经典之作,不能不对其创作产生影响。但对于一位涉猎广泛、长于借鉴的网络文学版主来说,他也肯定会捕捉现代主义的一些合理的表现手法——甚而网络语言也是其借鉴的对象,这一点在小说中是有所体现的。将传统的表现手法与现代主义的某些表现元素结合起来,应该说,驿边梅做了一次较好的尝试。
    另外,就小说的语言而论,值得玩味、咀嚼的地方也是很多的。语言浓淡相宜,时而惜墨如金,时而用墨如泼。如开始几段的场景描写,够繁复的,却是必须的,它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自然的、社会的背景;而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基本没有细腻之笔,也无需这么做。再如,得狗的经过写得非常简单,“于是我就把热狗放在了它的面前,它便成了我的狗”,一笔而成;可是吃“鸡架”的经过却不厌其烦,简直罗嗦之至,恰又真实地反映了下层人空虚无聊的精神状态,为“狗”颠覆了“我的生存状态”做了铺垫。语言纯粹,干净。当代一些小说家每写到性事,多容易冲动,管控不了自己的笔,“原生态”的语言往往而是,似乎不这样就不足以反映出“真实的人生”。驿边梅涉及到性事的那几段处理得很谨慎,很纯粹。能不写就不写,能略写绝不纵笔。如写“我”和“华夫人”偷情的那一段,“吃完饭后,过了很久很久,她才抱着胖孙子离开。我没有送,太疲劳了,我想睡三天”,如果不细细分析,如果不借助后文的照应,你几乎看不出什么痕迹来。就是写“我”与“她”放纵的那一段,也是比较干净的,没有做过多的渲染。而这一段又是不能省的,既要与“华夫人”强迫的性事形成鲜明对比,又要向“亲们”证明“我”是个“正常男淫”,同时还要借此渲染“我”的“幸福”。语言表达老练,灵活。“我想睡三天”一句,在文中重复了几次,每次出现的情景不一样,意义也各不相同;在写“亲们”要扁“我”时,作者说“十亿只巴掌举了起来”,我拍起桌子:这样的话也想得出来!(这话的意蕴还是“亲们”自己品味吧。)仿写的句子也多,形式不尽相同。有的显得稚朴,有的显得诙谐,有的显得辛辣。当然,值得品味的地方还有很多,我无需一一尽述。总之,像阅读一些大师们的作品一样,读驿边梅的作品,只要你慢慢品,总会嚼出些味道来。
    认识驿边梅已经两年了,以前,主要是看看他写的古典诗词,觉得很有味,没想到他写起小说来,更有味道。他不同一般作者纠缠于情节的曲折巧妙,纠缠于人物形象刻画的细致入微,而是直奔主题,表现生活哲理,抒发思想感情,理性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因为和驿边梅是忘年之友,难免有溢美之词,请砖家指正。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收起 理由
才疏学浅 + 10 经典之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四川
精华
26

15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3478

IP属地:四川省南充市

发表于 四川省南充市 2012-5-24 20: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之评,老师辛苦了!
徜徉文海、博览众长、提升文学修养、感受文字带来的快乐充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四川
精华
26

15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3478

IP属地:四川省南充市

发表于 四川省南充市 2012-5-24 20: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老师的精彩点评,对驿版主的经典小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感悟,写得太好了!赞顶!
徜徉文海、博览众长、提升文学修养、感受文字带来的快乐充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14

主题

392

帖子

549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549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2-5-24 22: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才疏学浅 发表于 2012-5-24 20:06
读了老师的精彩点评,对驿版主的经典小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感悟,写得太好了!赞顶! ...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7

603

主题

5011

帖子

8512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8512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2-5-24 22: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师之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

185

主题

2756

帖子

3459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3459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2-5-25 06: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有这么深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四川
精华
26

15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3478

IP属地: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

发表于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 2012-5-25 19: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火玫瑰 发表于 2012-5-24 17:03
如何解读一篇小说,关键一点是要理解小说的主题。    在文学批评家的眼中,小说的主题是什么,是关乎小 ...

再来学习品读老师美文!
徜徉文海、博览众长、提升文学修养、感受文字带来的快乐充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14

主题

392

帖子

549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549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2-5-26 07:5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府河堤边人 发表于 2012-5-24 22:53
大师之见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14

主题

392

帖子

549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549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2-5-26 07: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北活 发表于 2012-5-25 06:19
原来有这么深啊

见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14

主题

392

帖子

549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549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2-5-26 07: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才疏学浅 发表于 2012-5-25 19:43
再来学习品读老师美文!

再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