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103|回复: 1

闻 佳:宝贵的《想念》(樊湖副刊2012第21期)

[复制链接]
来自
浙江
精华
0

0

主题

1

帖子

17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17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2-6-3 11: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吧












淘宝【靓影随行】帮派大惊喜,发帖顶帖直接送广告位啦!



1、有效发帖一篇赠送广告位一天一个,依此类推,有效发帖N篇,则可N天一个广告位,或是一天N个广告位(具体视广告资源及帮派实际情况而定)

注:拒绝以广告内容的发帖

2、有效顶帖5次赠送广告位一天一个,依此类推,如第1条所述。注:拒绝广告顶帖

3、广告执行时间:从每天18:00到第二天18:00的有效发帖及顶帖,经审核通过后,在第三天进行广告投放。
注:考虑到盟主工作量较大,白天的有效发帖及顶帖,审核通过后第二天进行广告投放;晚上的有效发帖及顶帖,则连同第二天白天的有效发帖及顶帖,一起在第三天执行广告投放。

4、广告执行流程:当天有效发帖及顶帖完成后,请截图作为例证说明,并用此唯一旺旺发送至盟主;并附上120*120像素或是145*145像素的广告图片及链接地址,发送到盟主旺旺:corony5。

5、审核:根据上述1、2点要求通过后,则按广告执行时间进行广告发布。

淘宝【靓影随行】
淘宝【靓影随行】帮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503

主题

613

帖子

1199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199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5-25 09: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鄂州周刊》5月4日刊登刘国安同志的《想念插秧时节》一文,简称《想念》,我认真拜读了三遍,认为是一篇农民文化宝贵的佳作。
秧苗是泥土生长的诗情画意。儿时我也读过李绅的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长大以后,就很少写歌颂农民的文章了,洗掉了脚上的泥土,忘记了自己的农民本色。农民在泥水里插秧,改变了田野一穷二白的面貌。插秧时人后退了,秧苗向前了。刘国安同志将自己的体会写出了“退后与向前”的人生哲学,道出了人靠秧苗活命的原理:几千年来,秧苗显能,一方水土,养八方人。
《想念》一文展示了农村大合唱,燕子、布谷鸟、青蛙、犁耙水响组成田野的音乐会:主题是为插秧做准备。晴天翻耕土壤杀菌透气。前三十年绿肥紫云英(红花草)等自然肥料,能培养地力,改良土壤;蜜蜂采紫云英的花粉酿蜜,人喝了香甜可口健康长寿;平整秧田,浸种催芽,杂交稻用种少,产量高,薄膜育秧,温室育秧,有利于机械插秧,农业前景广阔等。《想念》得多么详细和周到,多么感人肺腑的乐章。
《想念》一文抓住细节,发挥诗意。古人利用力学原理制作的秧马(秧凳),扯秧时移动轻便,人坐在上面不陷泥中。元代诗人袁士元:“木龙漫吼江头月,秧马犹沉屋角烟”的诗句,表明秧马轻如飘烟。扯秧的技巧,保根和有利分秧,系秧的“活头”,“稻草捆秧父抱子”,容易解开,等环环相扣。插秧更有决窍,会插秧的人手像鸡啄米一样快速插秧。不会插秧的人被“关笼”,引人发笑。孩子在田里学插秧,学会了就和大人比赛,蚂蝗把脚腿咬出血来了也毫不在乎等等。描写独到,诗歌味浓。
中国历来是大农业国。农业发展,百业兴旺。农民插秧虽然辛苦,但是苦中有乐,苦中有希望。每到收获时节,农民用丰盛的果实向祖国献礼,心里充满豪情和喜悦。
《想念插秧时节》是刘国安同志代表农民发出的心声。近几年来,我住在武汉,天天翻阅各种大小报纸,很难找到农民的共同语言。这次回鄂州,读到了《想念插秧时节》这篇美文,感动得老眼眶也湿润了,我用《宝贵的想念》短文,祝愿刘国安同志的笔杆永远闪亮,笔下生花,光彩夺目,芳香醉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