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中士
 
- 积分
- 221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
续荆州出现的信义夫妻之后,荆州又出现了一位“信义爹爹”,人死债不消,省吃俭用5年替子还债,真是佩服。
对于本身很困难的老人来说,能尽力来给儿子解决债务,对比那些有能力却欠债不还的人来说,真是让他们汗颜。
让我们来看看这位老人的故事吧:

67岁,对一般人来说,应该在家养老、抱孙子,颐养天年。可是沙市区观音垱镇何桥村的村民刘为保,却依然顽强地与时间赛跑,因为在他的心中,有一个对儿子的承诺,一定要帮儿子将债还完。子债父还,这究竟是一段怎样的遭遇?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要从一个废弃的小学说起。
走进这一处废弃的小学,曾经的喧闹已不复存在,我们只能从残留的黑板上,找到当初上课的模糊痕迹。现在,其中一间教室改成了卧室,墙上摆着刘凯的遗照,照片中,36岁的刘凯双目炯炯,英气逼人。2004年,就是他用全部积蓄和贷款,在这里建了一个轧花厂。
走进红砖搭建的围墙,现在的轧花厂厂房变得破旧。几年来,岁月冲刷着这里的一切,而改变这一切的就是一场车祸。刘为保告诉记者,2004年、2005年,棉花价格一路下跌,父子俩从农户手中赊来的棉花,一时没法给钱。此后两年,棉花市场行情好转,就在大家盘算着如何还债、如何发展时,噩梦袭来。2007年12月13号早上,刘凯骑摩托车赶往岑河镇结账。当他骑到西湖村路段时,突然与一辆小货车相撞。
儿子的突然离开,让两老无法承受,车祸现场9万多元的棉花货款也不翼而飞。因为长时间的悲伤,刘为保的老伴患上疾病。
儿子去世一个月后,两老想到,儿子走了,可是帐还没有还清。把车祸中的16万元赔偿款还了,他们还欠债52万多元,其中欠银行贷款38万多,欠28户棉农13万余元。
儿子去世后,儿媳妇回了娘家,一年回来一次,现在每月寄回200多元生活费。两老主要就是靠着7亩田过生活,还要照顾一个孙子一个孙女,为了偿还债务,他们省吃俭用。
但仅靠这7亩棉田,还债远远不够。为此,刘为保将轧花厂厂房和机器全部出租,每年能收5万元租金。他盘算着,有了这笔租金,用不了多久就能还清欠款了。2008年,厂房出租了一年,但随后又闲置了。2011年,又出租一年。等到要收第二次租金时,承租人却突然不见了踪影,9500元的欠款无法要回来。
刘为保自己也有胆囊炎,但他一直都苦撑着,他告诉记者,做人要守信用,不能让子孙都抬不起头。每年就是靠着不多的农田收入,有一点还一点,最少的一次只有400多元。5年间,刘为保共偿还了6万多元,12户棉农的棉款已基本还清。今年的菜籽丰收,大概有几千元收入,又可以还一点债了。
刘为保担心,总有一天他会突然离去。但是他说,自己还不了了,还有孙子孙女,总有一天,他们家欠的债会还完的。现在,他想乘着自己还有力气,重新开启轧花机加工棉花,这样,就能加快还钱的速度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