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966|回复: 2

家乡,如琥珀般的记忆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15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15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5-31 22: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亦雨悠然 于 2012-6-1 11:22 编辑

  厚重的号角声划破天空的寂静,高中生一天最美好的时光开始,这座拥有10万人口的小镇开始苏醒,破晓只在这一瞬。
   我的家乡新沟位于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腹地,这座只有150平方公里的小镇养育了数以十万计的人口,繁荣、接纳、理解、创新是我在这个小镇将近二十年生活的感受。
   家乡的水是最清最亲的,我们就是在这东荆河畔长大。河畔的一头望得见一座高楼,这就是号角声发出的地方,晨曦带着厚重的声音传到小镇每一户,静静的开始一天之计的晨。这座从起初只有灰色水泥铺成的学校,四周还依稀看得出以前沧桑的模样,记得刚进校前我们就在最东边的那一栋教学楼里,隔离了那座巍峨的主教学楼,蓝色的玻璃我们曾远眺静静的观赏,淡橘色的瓷砖显得肃穆而紧张,我们时常隔着郁郁葱葱的杉树仰望,望着望着后来搬离了最初的地方,仿佛是新与旧的替换。但那时我们教室灰色的墙壁,狭小的空间在我们看来颇有些与世隔绝的味道。后来渐渐的搬离那栋楼,最后离校时也不曾再进去看看,我们也许是那里最后一届学生了,而那座恐怕比我们还年长的灰色砖瓦、墙上的伟人图似乎见证了这座学校的悠久历史。
   “东荆河畔绿树红墙,新沟小学歌声嘹亮……”,这是初到小学时我们必须学会的校歌,离高中不远的地方便是镇中心小学,这组从高中的巍峨教学楼呈阶梯状,在河畔如塔罗牌蔓延到后来便成了这座小小学校。现在全镇将近六岁的孩子都要在这里接受启蒙教育,四周掩映的树木愈加浓郁,回望十几年前,我曾在这树荫底下欢快的跳皮筋,那时候的叶子纷纷,似一幅画。当时全镇有小学三所,各个村子也会在当地村委会的名义下修建小学,如今孩子少了,镇上小学也合并成两所,各个村的小学也无法招收到学生,也便没有了。远处的孩子校车接送,近处家长亲自护航便成了现在的风景,也便再也没有儿时冒雨回家时的欢快与踏着泥土回家的气概,褐色的沥青路蜿蜒到每一处,水洼不再,滴答声不再。
   夜幕渐渐降临,踏着鹅卵石携着夕阳往繁华深处迈进。小镇的主街是向阳大道,富迪超市附近是整个小镇最繁华的地方,一排烧烤小吃在路灯的照映下愈加可口,穿过一条小小的路,便到了阳光步行街,这座2008年才建成使用的步行街使这里愈加繁荣了,店铺林立,许多品牌店开始在这里落户,每逢节假日分外热闹。
   夏天的夜分外亮丽,烧烤的青烟袅袅,两旁的石板路上便摆满了消暑的竹桌竹椅,喝茶的聊天的打扑克牌的,成为小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白天的劳累不复存在,尤显夜晚的热闹。我时常会想起老舍先生的《茶馆》,那个乱世中的茶馆,在这繁荣年代没有的具体的形式,直接在街头,或是街尾,随意一杯龙井,随意两句闲话,在这竹椅上摇摇便是一个夏。
   繁华中的医院在这热闹中显得特别萧条,有一座医院已经关门,拆迁工作已经开始筹划,另一家监利三医也将搬离这个闹区。新的医院在小镇距离工业区不远的地方筹建,圈地、立起一块规划的策划牌在小镇周围比比皆是,酒店、中百超市、车站都开始规划起来,城镇化的步伐渐快,小镇的扩张也渐渐深入到周边的农村。以前这片土地都是农家的田地,如今开始零零碎碎的卖给开发商,耕地变成水泥地,这似乎是城市化不可跨越的一步。世世代代生长在这片土地上并以此生存的人们,最后利用这些哺育他们的土地发家,有些像孩子和树的故事中的结局,当树把孩子养大,树干成了房子,最后连根也被孩子换钱养家,这土地便给予这些勤劳的庄稼人最后一份馈赠。
    当一声清脆的铃声响起,高中生们放学了,三五成群走着,涌出校门的学生似乎还在谈论着新开了什么店,有什么好喝的奶茶,骑着自行车飞快的行驶的学生,穿过路灯映照后的影子,拉长拉长,形成一幅宛如历史般悠长的画。
                                                                        (武汉学院新闻传播系左雨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

帖子

46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4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6-5 23: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显然是好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