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高三
真快,又一个六月。 “青春的意义绝不在于这炼狱般的高三,却一定需要这炼狱般的高三来锻造并加以最深刻的阐述,如同一把最锋利的剑,唯有最滚烫的炉火和最惨烈的淬火才能铸成。”这是高三伊始我写在笔记本扉页用以激励自己的话,它也果真如同我希冀的那样,在那整整一年的所谓炼狱的学习生活里,一次又一次,给予我勇气和力量,让我得以坚持到最后。 梦回高三,我想起自己初次站在高三的门口,欣喜之余的跃跃欲试中还透着些许紧张惶恐。想起面对纷飞的试卷习题老师大搞题海战术,心有不甘却又暗暗告诫自己要习惯。想起一次跟老师请假晚自习回家温习,却心似流萤曼舞,无法专注,浪费一个晚上的时间不断懊恼。想起一模大跌眼镜的成绩酸涩的眼泪,还有父母深深的失望。想起数学课坐在教室最后面看不清板书被老师训斥的委屈的落下泪。想起默写大段大段的古文然后又自嘲的想,不过是为了那可能还拿不全的六分。想起父母熟睡的夜里自己冲咖啡在台灯下把五年内的所有的数学高考真题写了个遍。想起百日誓师会上激情昂扬的八班语文老师,矮小的身体里爆发出无限能量,让我们与之产生共鸣。想起那句“十年苦读滴水石穿一朝决胜负,百日鏖战闻鸡起舞六月定乾坤”曾让我怎样的为之因激动而战栗。想起那些闪光的、奋斗的、被那时的自己称作焦灼而看不到未来的晦涩时光里,为奔赴前程做出所有努力的,自己。 梦回高三,我想起始终陪在我身边,不论我经历怎样的低谷永远都一如既往的爱我的爸爸妈妈。想起买刺最少的鱼还要把大骨架挑出来只为了能让我节省吃饭时间又保证营养的爸爸。想起高考期间中午晚上睡在我身边给我摇扇子担心吹空调出问题影响考试发挥的妈妈。想起陪我走在去考场路上握着我的手一遍一遍对我重复“你一定要自信,你付出了那么多肯定会有收获”的爸爸。想起六号晚上最后一次复习作文认真听我念最喜欢的作家的文章,对我说着“对于勇敢的人,结果并不重要”的妈妈。想起蜂拥的考生从学校大门出来,一眼就看到我,冲我激动的挥舞着手臂的爸爸。想起他们无怨无悔的十几年如一日的为我付出了那么多,竟有泫然欲泣的冲动。 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漫长的暑假出乎意料却是一段异常难得的安然无忧的时光,尽管来自于那样一场丢盔弃甲的溃败之后。坦白的说,我并不是不懂得要从一次失败中走出,不能永远俯首于命运的脚边,做那等哀叹并穷其一生去悔恨的人。我也相信,如那些对我仍旧怀有善意的人们所言,高考并不意味着什么。可是,我始终不信的是所谓结局早已先我抵达,蛰伏于一场六月骄阳。尽管必须承认我是一个没有大的志向的人,甘愿做芸芸众生中的一粒尘芥,但即便我的高考已经过去了一年,新的六月来临,会有更多的人在这个季节圆梦,甚或与梦想失之交臂,但我依然要说,这是我有限的十九年的岁月里最深重的耻辱,并非高考带给我的,而是我带给家人的。在内心深处,我无比清晰的知道,这场失败对我而言最深重的打击不是自己前途的未知而在于我让所有对我抱有期望的人陷入那样深的失望境地。 然而,史铁生说过,人活着必要有一个最美的梦想。一年的大学生活即将告一段落,尽管过去的300多个日夜里让我觉得格外无话可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知晨昏,心中懒散打不起半点精神,和从前开朗乐观永远自信的自己完全背道而驰。所谓人生中最值得被惦记与数度提起回忆非常的军训,初入大学的新奇惊喜,当然还有远离家和父母,必须与天南海北的姑娘们住在一个屋檐下的事实,还有很多,我也许不曾留心却真实的经历过甚至是经历着的,谈不上收获与错过,我在陌生的环境里慢慢摸索,试图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舞台,并且开始逐渐有一些眉目。倘若一定要谈收获说得失,那最让我有勇气和胆量津津乐道的,恐怕便是,我朝着自己儿时的梦想在靠近,曾经多少次梦中渴盼的记者生涯,或许在未来的额某一天会真正成为自己的信仰,用一生去践行和坚守。
记忆如昨,而我知道我早已站在一扇全新的大门前,学会准确的为自己定位,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眼高手低,坦然的面对烦恼,真诚的体验快乐,毕竟,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
新闻传播系
1102
张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