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刘南陔 于 2012-6-4 16:19 编辑
试对蜡烛峰上联 近读《益寿文摘》报“情趣养生”版,有一红字标题《蜡烛峰上半句联》,引起极大兴趣,当即找出联和作者:“蜡烛峰,峰上生枫,蜂作巢,风吹枫叶闭蜂门”。系明代理学家邹元标游历江西瑞金罗汉岩景区蜡烛峰枫林景色而出。景区周围悬崖峭壁,峰岩滚圆光滑,峰顶长着一棵古老大枫树,金秋枫叶如火,远望似烛芯点燃,斯半联用凹体镏金楷体字镌刻于山道斜坡上一块长长平石板,犹如摆擂,据云400年间应对者虽多,但珠联璧合者尚无,竟成古今绝对。 此联出得刁钻,联语中的“峰”、“枫”、“蜂”、“风”包括重字7个同音(feng)名词。难度更大者在“枫”、“风”2字巧妙地藏着圈套,堪称一道趣味盎然的文字难题。 想起今年年初我以“对联”二字所撰一联:“对天对地无穷路;联眼联心有窍门”。联瘾大发,决定试对。先从“峰”字下笔,对以“谷”,定音(gu),查阅《辞海》,再定“牯”字。两个巧妙地藏着圈套的字怎选?着实费去不少周折。依“枫”、“风”二字之样而画葫芦,暂时选定“鼓”、“瞽”,看来7个同音重字名词有望。翻开《佩文韵府》,找到名词“桃花谷”,且有白居易诗二名:“因寻菖蒲水,渐入桃花谷”。这“桃花谷”对“蜡烛峰”,岂非恰到好处?灵感顿至,回想早年游览湖南名胜张家界,曾到武陵源景区,其索溪峪境内异峰叠起,飞瀑冷泉,溪流交汇,奇石怪穴,景色绚丽,峪中平地,常有人放牛……思维愈加活跃。结合当时场景和所学《桃花源记》知识,眼前豁然开朗:盲人放牛,牯牛抵脑,鼓声传至,盲人心慌,画面呈现。经反复斟酌,数次修改,半副对句,最终撰成。现将整联录下,以飨读者,就教方家。 桃花谷,谷中置鼓,牯抵角,鼓起瞽丁揪牯尾; 蜡烛峰,峰上生枫,蜂作巢,风吹枫叶闭蜂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