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960|回复: 1

武汉印象之小记

[复制链接]

31

主题

42

帖子

111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1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6-5 14: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初到武汉,刚刚得知武汉人把吃早饭叫做“过早”时觉得很奇怪。后来,自己斟酌了一下觉得确实蛮有趣。因为,在早上时,你会发现很多人都会拿着一个纸碗一边吃着热干面或者豆皮,一边去赶车或者急匆匆的赶路,我就私下认为是因为早点都是在过道上进行的,所以叫做“过早”。至今还为自己的小聪明洋洋自得。
冬日有阳光的一个周末,突然想近距离的接触一下武汉古巷,也想一睹一下久闻大名的武汉早点第一巷——户部巷的庐山真面目,便邀上一两好友前往长江边上,去户部巷“过早”了。
户部巷,位于黄鹤楼下,长江之滨,巷子不过150米深,宽度也就是三四米的样子。巷子虽小,知名度却很高,并且还有着一定历史。追溯历代府志文献,会发现明嘉靖年间的《湖广图经志》就已经有了对“户部巷”的记载,假设这是最早的记载,它距今也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呢。从前,司门口为中央布政使司衙门在武昌府的办事处,布政司主管钱粮户籍, 民间称为“户部”。明清年间,户部巷东为藩库,是布政司存放钱粮的金库和粮库;户部巷西为武昌府的粮库所在地。户部巷正好位于两个库房中间,因而得名。
20世纪70年代,有人在户部巷做早点养家糊口,从而有了石婆婆热干面、陈氏红油牛肉面等众多名小吃。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华路临江一带是武汉多条公交车辆的起点站、终点站,客运轮渡码头集中,搭乘轮渡过江上班的市民多,户部巷逐渐成为这些上班族“过早”的聚集地。这是户部巷兴盛的起点。从此,全市乃至散居在外的老武汉,一有机会,隔江隔水也要来此“过早”,一条长不过150米、宽不过3米的小巷,每天有千把人光顾,终年生意兴隆。2003年,武昌区政府将其打造成汉味早点第一巷,通过仿古改造,这里的建筑呈现现出一派明清风格。并在全街设立了一幅19米长、3米高的汉味早点文化墙。
基于对这些的了解,我们满是期待的来到户部巷。果然不出所料,巷内人头攒动,挤挤嚷嚷,好不热闹,明清风格的小铺子林立路旁,很是古色古香。人们有的三五成群,有的是孤身一人,都是洋溢着饱满的神情,与当日温暖的阳光相映成辉,让人深深的感动,这是对真实的感动。廊子下面年轻人、小孩子、中年夫妇、老人都在喜气洋洋、津津有味的吃着早点,突然之间我好像一下子体会到了最真实的生活。在这里,你会突然觉得吃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回想一下身边整日忙忙碌碌的人们,他们不敢浪费一分一秒,甚至都没有时间和家人一起吃一顿饭。他们的忙碌是为了什么?不也是为了可以幸福的吃东西吗?这好像进入了一个怪圈里,一些东西你本身就拥有,可是因为不自知,却美其名曰的要去追求它,最后失去了自己本该拥有的,还埋怨社会的不公平。或许,就是户部巷的这一次“过早”让我明白了生活的要义所在。
户部巷“过早”完毕,我们去瞻仰了古街“昙华林”的风采。昙华林3字,昔指此地多有小型庭院,并善植昙华,因古时花、华两字相通,故名昙华林。明清时期,这里曾是湖北全省各县秀才下榻、苦心研读备考的地方,是清廷负责地方军事衙门的所在地,并有以戈甲命名的营盘。昙华林位于老武昌的东北角,离户部巷也不远。昙华林这条仅1200米长的街道,却是武汉近代史的缩影。历史上的昙华林是指与戈甲营出口相连的以东地段。1946年,武昌地方当局将戈甲营出口以西的正卫街和游家巷并入统称为昙华林后,其街名一直沿袭至今。现在被人称为“昙华林艺术村”。
这个短短的街道里,有着近50处百年以上的近代历史建筑,如老教堂、老医院、老学校、老民居、老城墙等。虽然很多旧学校、旧医院都没有开放,但是走进这条街道还能感受到一种近代文化的熏染。现在可能是为了人们的观赏需要,街道里很多古建筑成为了画廊、刺绣店、水吧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一家名为“大水的店”的文艺书吧,低调而又文艺的装修,让人心里顿时安静不少。书吧里面有很多蕴藏着武汉文化的小册子,有一些引起人怀念的旧物,有着淡淡的音乐,环境淡雅,给人一种转换时空的感觉,在那里可以很放松的享受一个宁静的下午。
夕阳西下之时,我们走往归来的路上,都有着淡淡的喜,仿佛只有到那一天,我才真正的感受到武汉的博大与宽容,才真正感受到武汉的可爱。它仿佛是一个落寞家庭的大家闺秀,虽然经常引起外界争议,被人批判为“全国最大的农村”,但是它的沉默正显示着它的修养,它宠辱不惊的,就不卑不亢的、傲然的站在那里,等着真正了解它的人去发现它的韵味。
武汉还有很多类似户部巷、昙华林之类的古城小街,或许有些已经不被大家所耳闻了。但是,无论怎么样,我们都无法停止对武汉的一步步深入了解,它的精神或许就定格在一个“汉”字上,或许就表现在街角的某个老人身上,或许早已经和滚滚的长江水融为一体,只要你用心,你会发现武汉正在用它博大的胸襟,用它厚重的历史积淀包容着你,固执的等着每一个人接纳它对你的好。而,我们总会有一天,被武汉的文化、精神所感动,真正的爱上这个如长江一样,无声无息的付出甘露,却从不求回报的江滨城市。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财会系  李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14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1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6-6 13: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气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