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娟:吴斌师傅——1分16秒的永恒 1分16秒,吴斌师傅用生命履行了职责;1分16秒,吴斌师傅用平凡凝聚了伟大;1分16秒,吴斌师傅用行动诠释了人生大爱与生命价值。 看了那段视频,只觉得悲壮,痛苦,无力回天……吴斌师傅在面临猝不及防的意外之灾,身受重创之时还强忍身体上的巨大痛楚,完成自己的工作,保证了车上乘客的生命安全。正是这种对本职工作一以贯之的投入与热爱,让他在危急关头,超越了生死。这种刻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伟大举动,体现出的是他敢于担当、舍己为人的崇高境界,无私奉献的大爱情怀、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 “英雄” 在我们平凡人的心中,未必一定要有惊天动地的事业,他们可以是见义勇为的勇者,也可以是不屈命运的生活强人,更可以是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普通百姓。也许,正是由于“平民英雄”是来自民间、职业平凡的“身边人”,因而更具亲和力和现实的感召力。当看到那五位乘客得知吴师傅离开人世的时候自发地来祭奠,当看到当地的老百姓自发地为吴师傅送行,就感到人间自有真情在,社会还是好人多。当你做好了爱岗敬业的本分工作,无论是平凡或伟大,你就是我们心中的 “平民英雄”。
死者已逝,再多的褒扬和追思,也唤不回吴斌的生命了。但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宝贵的启示:当下,社会的尊严的确曾受到某些失德失范行为的踩踏,但也同时得到了无数吴斌式英雄的托举。这76秒制动带来的感动和震撼提醒着我们:道德缺失、信任危机、人情冷漠,并非生活的全部,善与美的力量始终是这个社会的元气。吴斌在生死关头的76秒中,重新定义了这个社会的道德生态,再次标注了社会道义的高度,在人们称量社会道德的天平上,添上了一枚沉甸甸的砝码。如果我们能站在社会道义的高度定义吴斌,为什么不能通过吴斌重新打量社会? 现在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弘扬这种社会正气,让敬业成为一种习惯,这或许才是我们对吴斌师傅最好的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