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290|回复: 0

慈善需要人做 也需要人吆喝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162

主题

264

帖子

393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93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2-6-6 09: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020120606240009750515.jpg

前日,全国劳动模范、华发鼎诚建设集团党委书记甘金华和他的慈善圈朋友一行4人,驾车来到鄂州市梁子湖宅俊中学,向困难学生捐助了3.2万元善款。宅俊中学地理位置较偏僻,教学条件简陋,生活困难的留守儿童多,3.2万元善款,分发给32名单亲家庭的孩子和孤儿,为他们解决了生活上的燃眉之急。
     从第一笔700元的助学款,到如今累积达千万元的捐款捐物,在慈善这条道路上,49岁的新洲人甘金华已经走了18年。从最初“做好事不留名”,到如今细心保留每一张善款发票和收据,他依旧真金白银地往外掏钱,只是在“做”与“说”的关系上有了新观念。
     他不回避媒体的镜头,也不会刻意保持低调。在他的观念里,行善是一种快乐,是一件阳光温暖的事,做与说同等重要。

     行善之初——
     信奉“做好事不留名”

     18年前,当还是家电维修店小老板的甘金华,给邻居家一个孩子送去700元学费的时候,并没有想到去记录,更丝毫不会想到收据这回事。
     那是1994年的一天,甘金华回老家探望父母,无意中听邻居说起,同村一名学生考上大学,却因为家中贫困,准备放弃学业南下打工。这家人中,父亲是残疾人,家中有2个孩子,一家4口全靠母亲一个人撑着。那一次,甘金华身上带了700元钱,准备孝敬给父母。“我跟父母商量,能不能把这700元给那个孩子救急,那时700元钱不是个小数目。”他回忆道:父母没有丝毫犹豫便同意了,邻居家的孩子得以走进大学校门。
     那是一种出自人性本能的善。18年后,甘金华有更大的能力去帮助别人,捐出的善款已早不止以百元为单位计算,但谈及自己善举之源,无论什么场合,他总会首先谈到母亲:小时候,经常有“叫花子”上门乞讨,不管来多少次,母亲总是会盛一碗饭,或是舀一盅米给对方,从没有将来人拒之门外。母亲的这种善举,从小刻在了他脑海中。在甘金华看来,自己如今累积捐出的一千余万,与母亲当年的一碗饭、一盅米,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所以,当甘金华踏入建筑行业,个人能量慢慢变大时,他开始自然而然地持续着自己的善举——连续资助同村几个贫困大学生上学,捐资8万元帮村里翻修学校,捐资46万元帮村里修通水泥路、修水渠、打水井、安装自来水……这些惠泽乡邻的善举,他也同样没有记录,只是大致记得做了哪些事,金额较大的出账才记得清。
     将近10年间,甘金华一直信奉着做好事不留名的原则,只做不说。

     声名渐长——
     走上前台边做边“吆喝”

     直到2003年,甘金华结识了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后,才从幕后开始走入公众视野。
     事实上,和吴天祥的相识,也是缘于一次不留名的善举。2003年春节后的一天,一名姚姓老人找到时任武昌区副区长的吴天祥,当面感谢他资助自己和另几名老人一共2万多元,吴天祥听得一头雾水,辗转打听,才知道做好事的是一个叫甘金华的建筑老板。原来,几天前,甘金华悄悄来到武昌区信访办,记下了几名困难户的联系方式,并以吴天祥的名义替这几个老人翻修了房子。
     甘金华之所以会找到吴天祥,是从媒体上了解到了吴老的事迹,心生钦佩,想“跟着吴老干”。两人以此为机缘,成为慈善道路上的志同道合者。从此,甘金华成了吴天祥身后的“富亲戚”,为官两袖清风的吴天祥,本身并无多大经济实力去资助困难群众,遇到需要紧急救助的对象,便是甘金华前来救急。时间长了,吴天祥便有意识地将甘金华推向前台,并劝导他,慈善不仅要做,也要说,一个人的能量毕竟有限,说,可以带动更多的人来做,涓涓细流可汇聚成海。
     “我仔细想想,有道理,我结识吴老,跟着他做慈善,不也是受了他的感召吗?”甘金华说,“我不敢说自己能给他人做表率,但带动一下身边人的能力还是有。”
     渐渐地,他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媒体上,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荣誉,先后当选为武汉市爱心助残大使、武汉市劳动模范、武汉市首届道德模范、湖北省劳动模范、职业道德标兵、全国劳动模范,受中央领导人接见……不过,吆喝归吆喝,甘金华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底线:不搞个人炒作秀,不伤害受助者的自尊,要真金白银地做实事。
     名气大了,质疑声也出现了。甘金华开始注意留存捐款收据、发票和各类证书。“我要确保自己的钱来路清白,去向明白,经得起质疑。”他解释。

     以身为范——
     实干带出身边慈善圈

     甘金华的名气和实干,如他所愿地衍生出了一个慈善圈:
     妻子韩永萍只要在电视上、报纸上看到家里有困难的,常常以“无名氏”的名义帮甘金华把捐款送过去。儿子甘泉提起父亲的捐助行为,除了敬佩,还有赞许,“不管他资助多少钱,我都能理解。我知道,那是他的追求。”
     如今,有甘金华出现的慈善场合,往往都有他身边的朋友们——武汉新艺土石方建设集团的董事长田忠,在他的影响下,曾先后向汶川、玉树地震灾区共捐出5万元;雪环医药器械公司的总经理白汉洲,这两年在甘金华带动下捐出10万元。
     今年3月18日,甘金华和慈善圈的朋友一行4人赶到协和医院,为心脏裸露在外的河南小伙黄荣明送去1.6万元医疗费救急;4月12日早上7点,他又和武汉天立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如明、华发鼎诚建设集团项目经理王涛,以及好友李金彪等人,向松滋市王家桥镇中心小学捐赠了5万元;而这一次去宅俊中学助学,也有3个伙伴同行:陈敬明、王涛和方如明。
     爱心不止是在他身边平行扩散,也在不停地发生“分子裂变”。靠甘金华资助圆了大学梦的吴娟,毕业后领到的第一个月工资就拿出200元捐给贫困学生;女大学生徐琼书,从第一次领工资起,每月都拿出200元资助边远地区贫困小学生……
     “我相信,真诚的、美好的东西,可以激发和带动更多的真诚与美好,行善可以低调,也可以高调,只要是在做实事。”甘金华如是感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