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633|回复: 0

我看朱军

[复制链接]

73

主题

79

帖子

173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7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6-6 14: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看朱军


读一本书,就如同品一杯香茗。尽管有可能道不尽其中滋味,但是那种意味却源远流长。那种感觉总会让自己的沉浸已久的思想甚至灵魂活跃起来,传说中的精神鸡汤应该莫过于此吧。

最近在看朱军的《时刻准备着》,是一本看似简单的书,但精神实质却很强大。这本书也不能全所谓自传吧,只是讲述自己是如何成功走到今天这一步的。这其中,用朱军自己的话说:有很大的戏剧性。

作为一个读者,我虽会为朱军的人生际遇感到惊奇,但是更多的是对他的奋斗精神和坚持不懈感到佩服。在观众眼里,现在的朱军应该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了,中央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的确,可是他却不像赵忠祥,杨澜那样顺利地成功和理所当然地走进中央台。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为人知的奋斗历程,只是刚好读到朱军的时候,以及凭借个人对他的崇拜之余,可能就会对他的经历产生更多的共鸣。他的确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

第一次比较郑重地认识和了解朱军是他在鲁豫有约的那期访谈,当时就听到鲁豫提起他的成名之前的各种奇遇。那一刻,很好奇,才对朱军这个人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再加上他也是一个著名的传媒人物,和我所学习的新闻专业多多少少有些联系,所以就对他的一切不更加关注了。

读一本书也是了解一个人的过程,当我看到朱军这本书的扉页写着这样一句话:“在命运抉择的那一刻,没有任何榜样,只能‘崇拜’自己”时,我仿佛明白了这本书名《时刻准备着》的含义。尽管我个人的理解不会很到位,但至少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启发。我相信这就是阅读的魅力。了解自己所不知的,体会自己有所同感的,触碰自己不曾想到的,惊醒自己还在麻木的神经,然后看是否能一一运用到实践中去,让自己向理想靠拢。朱军的成功就是一个时刻准备着的过程,在命运的每次抉择中,他真正做到了崇拜自己。这其中,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原因,但是将这一切的原因和偶然归结在一起,我倒感觉是一种必然了。
   我将朱军的成功归功于三个大的方面的原因,虽不一定准确,却是我难得的心得。一边看别人,一边应对着想想自个儿,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意境。
(一)那些造就成功的先决条件
   首先,朱军出生在一个很好的家庭里面,这里的“好”并不是指经济上的宽裕和物质上的充沛,而是精神上的熏陶。他有一个军人爸爸,而且爸爸对舞台艺术有着浓烈的兴趣,这一点对朱军的影响很大,也冥冥中带领着他走进艺术的殿堂。他的妈妈则是一个忠厚善良,待人热情的劳动妇女。俗话都说儿子像娘,我相信朱军后来个人性格地培养多得助于他的母亲。结合着父亲军人气质的坚毅与忠诚,母亲的勤奋与善良,在人格上,朱军应当是相当优秀了的。第二,朱军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优越性。当时正值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新思想,新观念,新坏境,新视野,新需求,这一切都在驱赶着人们赶上时代的步伐。在这样一个对人才极度渴求的年代里,机会会源源不断地向你奔来,但是你也要学会把握,而朱军正是这个时代的宠儿,不因别的,只因他时刻都在准备着。第三,朱军有着特别优秀的个人品质。俗话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要想得到好心人的真心相助,自己应该首先是个好心人。我们始终要相信:助人者,天助之。第四,所谓机遇,从来都只是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朱军他不仅抓住了机遇,而且还不懈追求,成功怎会不尾随他?

这样看起来好像成功来得过于简单容易,只是这其中的点点滴滴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握好的。当你真正进入生活的角色时,你或许才能体会到。
(二)梦想的力量,执着地追求
    朱军是一名军人,但也是一个相声演员和主持人,虽然那时是在兰州军区战斗歌舞团里面。一个小舞台,承载的却是一个大梦想。这里不得不提对朱军影响比较大的几个人物了。和杨澜的首次合作让朱军对外面的世界有了一种向往,至少梦想开始攒动了。也许那个时候他并不明确自己是将要走向北京,走向中央电视台。后来,在高立明老师的建议下,他于1993年踏上了北京的旅途。刚开始在北京的那段时间,生活肯定是苦闷而挣扎的。中央电视台这个门槛毕竟有那么高,但是坚持不懈地朱军还是荣幸地进去了,而且机缘巧合地找到了想见的高立明老师。谁能解释得清楚这中间的际遇呢?命运垂青我们的时候,只要好好抓住就好了,剩下的再靠自己。

尽管顺利地进入了中央电视台,但并不代表一定就会成就一番事业。刚进去的朱军亦是如此。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与学习,凭借着自己对梦想的坚持与奋斗,他慢慢被人们所发现和接受。孟欣导演,高立明老师,崔亚楠这样的朋友,他们一个个都在给朱军的前进带去力量。从刚开始的漂在北京,到干着自卑的剧务,再到后来的正式主持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他慢慢向理想靠近。朱军背后还有一个伟大的力量在支撑着他,那就是他的妻子谭梅。有句话说的好,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谭梅就是这样一个女人。他在朱军身边默默地支持和奉献,让朱军那颗北漂的心在最困难的时候有了一个温暖的港湾。他们之间平淡的爱情和幸福,就像那首歌唱的: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跟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
   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梦想的力量也是强大的,当朱军在一次次的主持经历中磨练着,进步着,超越着,直到走进《东西南北中》。他为节目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也给观众带去了新的视野,也许这就是一个优秀的主持人散发出来的气质。朱军在用他的行动诠释着这一切。当1996年他正式转入中央电视台成为正式的主持人时,那一刻的兴奋与激动却忽而变淡了,因为他从此结束了15年的军旅生涯,正式踏上了艺术的人生。
(三)人生的艺术,艺术人生
一个人怎样才算是成功了呢?对于朱军,是1999年在全国金话筒节目主持人评选中获得银奖第一名?还记得朱军获奖时说的那句话: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当时他还引用了美国影星安妮斯顿说的这样一句话:我把生活看做登山,当你登上了一定高度后,你会停下来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更重要的是,你会继续向前看,因为你还要攀登。在我看来这是一种人生态度,不管你成功与否,你都有着这样的胸怀和气概。
   《艺术人生》这档节目是在2000年诞生的,朱军曾说:“我是这档节目的最大受益者。”在做这档节目时,他才真正找到自己做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感觉。《艺术人生》这一档专门以讲述大家曾经的艰难生活,唤起共鸣,一起分享并从中受益的大型谈话类节目,给朱军的支持生涯带来了不一样的精彩。试想能在一个50分钟浓缩人生精华的访谈节目中,与个个艺术界顶级高手过招,在主持人的位置上,没有积酿深厚的人生艺术和静水深流的底气,仅凭主持技巧,显然是坐不住的。不知是因为朱军的感染,所以艺术家们纷纷敞开心扉,每每动容情不自禁,还是因为朱军与艺术家至诚而从容的对话,让人们重新认识了主持人之外的朱军。某种意义上,访谈节目主持人的深度决定了节目的深度。
艺术人生的嘉宾从“刘欢,不像艺人的歌手
”到“秦怡,最美丽的老人”再到陆毅,赵薇,陈坤······朱军在这一次次的交流中领悟体会每个人的人生境遇,尽管有时他说出的话显得格格不入,也会因为网上一些类似人身攻击的评判稍许带些心寒,但是他一直理智地认识这一切,用一种特有的方式弥补着自己的“先天不足”。
人生的艺术,也许就是那么简单,朱军在一档《艺术人生》中向我们慢慢诠释着,他在主持别人的艺术人生,也在为自己主持着。
奋斗的过程很艰难,成功的梦想很灿烂。看看朱军,他时刻准备着,一步步走到现在,我们不得不用特别的眼光看着他。现在,当聚光灯完全打在他的身上时,我相信他也能很自然地处理好这一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
新闻传播系1001班
陈婷:155279596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