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二十岁离我是那么的遥远......
其实我对十八岁没什么感觉,因为在我的心中,二十岁才是真正的长大成人,才是真正到了负责任的时候。
流星在夜空划过了一条又一条痕迹,伴随着在这痕迹下许下的一个个愿望,蓦然,有一种窒息的感觉,二十岁了,我何去何从?我那逝去的年华可曾留下像流星一样的痕迹?而我的未来,又是否只是一场一厢情愿的梦?
回首,是否,为了昨天的失去还在悲伤叹息追悔莫及?是否,为了昨天的失败还在痛苦懊悔暗暗自责?是否,为了昨天的不幸还在怨天尤人抱怨不堪?很喜欢梁启超的一句话——“人生如同一条漫长之河,从涓涓细流的上游奔如波涛汹涌的中流,最后,注入浩瀚无边的海洋。它的主流,镌刻着百折不挠的执着,一旦目标已定,就毫无顾虑地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地冲到头。不因一时的困阻而停却,亦不因半时的逆境而决弃。它,抱定一颗矢志不渝的心,拼搏不已。它相信,只要坚持,就能聚沙成塔、积流成河,最终,一定也能在希望的憧憬中孕育成功!”
是的,我应该缅怀过去,但不能为了过去而活。在那一段岁月里,有过欢笑,有过伤心,有过成功,有过失败......
出身贫寒的我,曾经也对人说过我小时候的梦想,那就是每天能吃上一包方便面。那个时候,我还在村里的小学读书,学校就是几间砖瓦房,每个冬天,就需要学生自己从家里带来胶纸把寒风瑟瑟的窗户敷上。可我的梦想也终归只是梦想,每次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的同学花钱买零食吃,方便面,5毛钱一包,稍贵一点的好筋道,7毛。那个时候,家里最难过的就是村里的干部来催农业税,如果没钱,他们就会把你家的猪赶走。于是,小小的我就暗暗地发誓,将来一定要做个有钱人,虽然那时我不知道该怎样成为一个有钱人,或许,这就是我后来想创业的最初原因吧。
至于留守儿童,就是我从小的代名词。记得小学的一次六一儿童节,很多孩子的爸妈都来到学校看同学们的演出,他们在一起有说有笑,而我只是一个人,也不知是怎么回事,我偷偷地跑到了教室后面的包谷地里,眼泪忍不住地往下流,那一年,我8岁。 初中的时候,发生过很多事,使我的生活轨迹发生了严重地偏移。从那以后,我就变得沉默,基本上只是埋头书本,我变得很自闭。初中三年,基本上没有交几个知心的朋友,那一段岁月,是孤独的,每每想起,我都会很害怕,无名的恐惧。直到后来上了高中,我决定彻底地改变自己的性格,后来也真的把自己的性格改变了很多。
在高中,我交到了很多值得我一生去守护的朋友、兄弟。他们叫我“大帅、日白、日白帅、帅哥”,还有一个人叫我“芝麻”,呵呵呵呵呵。那三年,学会了如何去做一个人,虽然还有那么多的不完美。说老实话,也曾对班上的某某动了心,至于结果,别人没答应,我现在还是光棍一个,有时候,我问问自己是否还喜欢她,其实,不用言传,我还是继续我的孤单旅程算了,呵呵呵呵呵。后来,喜欢上了长跑,在学校的操场跑了一段时间,有一次发现菜市场后有一个大操场,于是每个星期天下午就到那里去狂奔,直到汗水浸湿了全身的衣服。高考只考了499分,听说可以上本地的民族学院,但因为某些原因,没有报,然后来到了武汉。
这些差不多是大概的情况吧,在这个新的起点,我坚信,大学才是人生真正的开始。
二十岁了,一个华美的季节,这里容不下自卑,我会随时把笑容挂在脸上,与相识之人打声招呼;衣服可以不是名牌、不是新的,但必须是整洁的,是最适合自己的;虽然不是天才,但天才能做的事我也可以做。上进,不懂上进的人就会整天的游手好闲,时光会把他的锐气打磨得一干二净,只有不断地上进,才会感到有一股使不完的劲,才会斗志昂扬,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人生于世,一直都能荣获上天恩宠的人并不多,大多时候,我们没有诗人亮丽的风华,没有律师雄辩的口才,没有画家深邃的灵感......我们有的,只是在自己生命的河流中书写一出属于自己的生命画卷。有一天,在画卷上的十字路口,不一样的人遇到了不一样的事,有人为之欢笑雀跃,有人为之抱头痛哭,有人为之借酒消愁......
有时候,人生的高度,只在乎那一刻的选择。
初中的课本上,有这么一篇文章:
一群陷入绝境的斑羚,它们的前面是深不见底的峡谷,后面是穷追不舍的猎人,似乎,除了死亡,它们别无选择,因为峡谷对面的山崖,离这群羚羊的位置太远太远,以至于擅长跳跃的它们也无法企及。后面的猎人越来越近,枪声越来越密集,可就在这一刻,我们看到了无法相信的一幕。只见这群斑羚在领头羊的带领之下,有序地分为两排,一排年老的、一排年幼的,突然,一老一幼几乎同时向悬崖边奔跑,然后一前一后纵身一跃,眼看就要下坠了,在这一刻、这短暂的一瞬,只见上方年幼的羚羊后肢踏在了老斑羚的背上,然后又是用力一跃,于是一个完美的空中接力就此完成,小羊落到了对面的山崖上,伴随着的是加速落入峡谷的老斑羚。而这一震撼灵魂的画面并未停止,一对、两对......这是生与死的选择,因为选择了后者而诞生了一种荣耀。
二十岁,意味着无法推却的责任。
人之立于天地,唯有责任之心,才能正道直行、长存浩然正气。曾经有一个少年,出生于偏远而封闭的大山里面,可当那一天,他看到了一本名叫警世洪钟的书,不知为什么满腔的热血久久地沸腾不已,也就在那一天,他立下了读书救国的誓言。从此他废寝忘食地汲取知识,就算辍学在家务农也依然孜孜不倦。后来在他强烈的要求之下父亲让他到长沙去求学,临走之时写了一首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终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是的,这个意气风发、锋芒毕露、锐不可当之人,就是青年时期的毛泽东。他出身平凡但立志高远,他身无半亩却心忧天下,只因为,身为华夏儿女,强大祖国,生而有责。
也有这样一段话:
其实生命不过就那么点事——旧的行程已告终结,一个全新的起点又重新迎入眼帘。拥有多一份的执着,怀有多一点的坚韧,要时刻紧绷自己的那根精神之弦,就像一撮薪火,随时准备把它投放到熊熊火焰之中,让它疯狂、尽情地燃烧......
行文至此,心中很是澎湃,生有二十年,父母之恩,不敢忘却。终有一天,我会满载而归,孝顺双亲,以及那些爱我关心我的长辈。
文以言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
金融系投资学1105班
姓名:帅玉昆
手机号码:155271719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