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荆楚文化 我自十堰来,终点是武汉。 穿过二十多山洞,经过丘陵,来到平原,来到江城武汉。 在长江大桥上,看两山间滚滚长江,两岸人影幢幢,黄鹤楼隐隐于绿簇秀叶间,与周围错落的建筑相比,似乎也并不怎么起眼。但从一千多年前以来,有不少文人骚客曾登临黄鹤楼,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章。我闭上双眼,脑海中就隐约浮现出黄鹤楼屹立于广阔天空之下,临长江之水,俯瞰江汉平原所展现出巍峨与霸气。 武汉高校众多,同学间虽不乏天南地北,但主要是湖北各地人居多。我记得上课第一天老师让每个同学介绍自己,每位同学都无一例外的谈到自己的家乡。“我来自黄冈,大家都知道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这首名诗,我们那的东坡赤壁就与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那还有大别山的主峰天堂寨,自然融古风文化与一体,还有珍贵的娃娃鱼。最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那有我国第一将军县——红安县……”“我来自孝感云梦,孝感一名来自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这一故事,‘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说的就是我们云梦。我们云梦历史悠久,有‘楚王城’遗址,还有很多民间文艺,像皮影、评书,还有各类舞蹈,我们云梦的特产是鱼面,其他县也有许多,像孝感麻糖、米酒,如果你想改改口味,还可以去安陆尝尝翰林鸡,真是一番享受……”“我来自荆州,荆州出过很多历史名人,像屈原、孙叔敖、伍子胥、陈友谅、张居正等,我们那比较敬仰关公,每年过节都有玩龙灯,舞龙这样的活动……”“我是襄阳人,我们那是炎帝神农氏,汉水女神等神话的发源地,我们那也出过很多历史名人,如宋玉、刘秀、杜甫等,是三国文化的中心,大家耳熟能详的隆中对,三顾茅庐就发生在我们那,襄阳还有很多特色小吃名菜,绝对不枉你来襄阳一趟。”……我来自十堰,十堰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历史并没有为十堰蘸染过多笔墨,出彩的几笔如武当山、神农架,十堰虽有本地文化,但也因融合了全国各地人名所带来的不同风俗,变成了没有特点,但也是十堰最大的特点。 你看,湖北这么一个小小的地方,所包含的内容真不少。说到湖北,人们最先想到的便是“楚”——楚国。他曾是春秋战国时期南方最大的诸侯国,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楚国人用自己的辛勤与智慧创造了灿烂丰富的楚文化。 荆楚文化因楚国和楚人而得名,但因为历史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如楚辞之类的楚国文化,他还包括炎帝神农文化、三国文化、巴士文化、名山古寺文化、长江三峡文化、地方戏曲文化、民间艺术文化、现代歌名文化、江城武汉文化。古话云:“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我想这话用于文化风俗也是极合适的。历史就可以证明,不同的文化最终都会融于一体。这些纷纭错乱的文化共同绘制了一幅荆楚文化的宏图,而荆楚文化,也可展开为一幅幅细致美好的画卷。你可以找到古城古韵,亦可感受现代气息;你可以欣赏小桥流水的委婉,也可折服于滚滚长江的磅礴气势;你可以感受恩施土家族风情,也可于苍茫云雾间俯瞰众山之渺小。 然而,在文化融合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面临一个问题,便是部分文化的消失。历史上消失的文化很多,后人面对这些,也只能无奈地感慨与猜测。而作为一个后人,我总想,有的文化虽会因社会的发展而被抛弃,但还是需要一些人,能将它们细细记录下来,这样也不会为后世之人留下一片文化上的空白,也不会空留余叹。我们每一代人,都肩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在发扬我们荆楚文化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做好记录和保护工作,这是一件严肃且不可忽视的事,因为在丰富我们精神文化的同时,也同时要为瑰丽的中国文化添上了浓厚的一笔。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
信息系10级 王雅秋子
联系方式:15549436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