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4700|回复: 3

风雨千年西塞山(文化)

[复制链接]
来自
广东
精华
6

2735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东湖元老

<< 庄子>>云:造化为大冶!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1361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2-6-8 21: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起西塞山,就必然吟诵起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父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一首千古流传的诗词造就了一座享誉千年的名山。然而,关于张志和笔下的西塞山到底归属哪个地方,历史上的争论由来已久,一说是古代大冶(今黄石境内)长江之畔的西塞山,一说是浙江湖州西南部的西塞山。

  张志和诗中的隐士情结

  记忆中的西塞山,只是大冶钢厂七门下面长江江边的一座小山包,远远望去,稀稀疏疏的几棵树木,乱乱蓬蓬的一山茅草,唯一可以夸耀的,有几场战争曾发生在这里,有几个古人曾经到过这里,是大冶古代八景之一的“西塞怀古”处。如此而已。
  直到有一天,笔者在旧书堆里看到一位名叫柯平的作者,发表在1984年《文史知识》第一期上的一篇文章之后,始知,这西塞山可是不凡。
  西塞山的不凡,源于唐代诗人张志和写的一首《渔父词》。单单就诗而论,这首《渔父词》并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它在中国诗歌历史中,留有一个重重的印记。
  这个印记就是词里面流露出来的隐士情结。
  张志和这首《渔父词》里所要表达的,是一种达观的避世思想,故此,它深得得意和失意文人们的赞赏。历代文人都把《渔父词》作为隐士避世诗词的词牌名,唱和吟咏,蔚为风尚。
  地以文传,张志和与西塞山因此也成为古代文人隐士情结的代名词,为天下文人所崇拜,所敬仰。

  刘禹锡笔下的古战场

  为了感悟和领略这种隐者的情怀,在一个风雨如晦的日子里,笔者第一次从水上走进了西塞山。
  细雨绵绵,天地馄饨。满山的树木静默在冷风中,偶尔一两声汽轮的嘶鸣,就像是从寒山寺传来的遥遥钟声,在头顶飘荡,在山谷回响。
  站在桃花洞前的古钓台上,实在是无法想象,张志和闲坐在这里,如何下钩?眼前浊浪流转,水势湍急,放下渔钩等于放下渺茫。面对着如此波涛汹涌的江水,诗人如何能够平心静气、无所事事地悠闲垂钓?又哪里来的那一份“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兴致呢?
  过古炮台,登北望亭,豁然开朗。
  站在这西塞的最高点,耳边隐隐响起隆隆的炮声。西塞山,是古战场,不是隐士隐居之所。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站在这里,如此豪爽大度的刘禹锡尚且一片怀古之心,伤旧之情,张志和,你这多情的才子,你站在这北望亭上,如何能够沉得住心情不吊古伤今?
  笔者觉得,从张志和的词中看出,张志和并没有到过我们的西塞。黄石的西塞山也并非张志和《渔父词》里的西塞山。张志和《渔父词》里所提到的西塞山,很可能是那位柯平说到的位于湖州西南部十公里许的弁南乡樊漾湖村霅溪湾的一座山。

  湖州西塞山的史料记载

  清雍正《浙江通志》卷十二载:“吴兴南门二十余里,下菰青山之间一带远山为西塞山。山明水秀,真是绝境。其谓之西塞者,下菰城为(楚春申君)屯兵之处,坐西向东故也。”
  《湖州市地名志》亦载:“旧郡志谓严尚书震直墓在西塞山,尚书自号西塞翁,殁葬其山,土人至今曰西塞山。”
  这两段文字分别记载了湖州西塞山的命名和所在地。依照这样的两段历史记载完全可以断定,湖州自古以来就有一个西塞山。
  但这个西塞山是不是张志和所吟咏的西塞山呢?
  宋代魏庆之《诗人玉屑》比较完整地记载了张志和《渔父词》的来历:“玄真子张志和,会稽人,守真养气,卧冰不冷,入水不濡。颜鲁公守湖州日,与宾客唱和,为渔父词。坐客叹服不已。后果传之。”
  唐代颜真卿在湖州刺史任上为张志和撰写的碑铭中,也记载了这件事情:“大历九年秋八月,讯真卿於湖州……在坐六十馀,元真命各言爵里、纪年、名字、第行,於其下作两句题目,命酒以蕉叶书之,援翰立成。潜皆属对,举席骇叹。”
  元代诗人韦居安在他的《梅磵诗话卷3》里记载了自己所写一首词,在词前小序中写道:“乡人钱牧叔谦别墅在西门外,地名张钓鱼湾,即唐人元真子张志和钓游处。水亭三间,扁曰‘鱼湾风月’,诸公多有赋咏。”
  把这些历史记载综合起来:张志和在湖州隐居,在湖州同颜真卿等人的集会上吟咏《渔父词》,可能是最接近事实真相的历史。

  西塞山两地之争由来已久

  据清代冯金伯的《词苑萃编》介绍,历史上关于《渔父词》中提到的西塞山到底在哪里有两种说法,“西吴记云:‘湖州磁湖镇道士矶,即张志和所谓西塞山也。’今武昌府志记大冶县东九十里为道士矶,即西塞山……”
  更有宋代苏东坡、黄庭坚等人留下几首咏西塞山的诗词,令西塞山两地之争陷入云里雾里,模糊不清。
  《苏东坡 浣溪沙(渔父)》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
  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黄庭坚 鹧鸪天》
  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人间底是无波处,一日风波十二时。
  尽管苏、黄二人并没有明确表示,大冶的西塞山就是张志和《渔父词》中所描绘的西塞山,但他们在大冶的西塞山应和张志和的《渔父词》,并把西塞附近的散花 洲夹在张志和的词里吟咏西塞,本身就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团迷雾。就像当年他把黄州的赤鼻矶当作三国赤壁一样,张冠李戴,至今还让后辈们争论不休。
  千年之谜淹没在千年的风雨之中。
  历代的文人们为什么会热衷于这种无谓的争议呢?湖州也好,大冶也好,黄石也好,不管诗中的西塞位于何方,张志和的隐士情结却是实实在在烙印在中华文化的史册上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Jeremy飞雪 + 10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勇往直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60

主题

5930

帖子

7092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7092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2-6-16 08: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塞龙舟会又要开始了,江边一片千军万马人声鼎沸。包括所有节目要持续表演半个月才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6

2735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东湖元老

<< 庄子>>云:造化为大冶!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1361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广东省惠州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惠州市 2012-6-16 09: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还是整出来规模了 ,申遗啊
勇往直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上海
精华
0

1

主题

599

帖子

1196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196

IP属地:上海市浦东新区

发表于 上海市浦东新区 2012-6-19 09: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费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