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福建
- 精华
- 6
少尉
 
- 积分
- 1311

IP属地:福建省莆田市
|
高考关怀越来越过度、变形。考场附近禁鸣喇叭倒罢了,上海一小区为不影响孩子复习而毒死一池青蛙,有必要吗?不能承受一点噪音的学生,走上社会如何面对“杂音”?是否需戴耳塞?需爱心送考,那以后如何找工作?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各地作文题似无一题跟关注民生、批判社会现实相关,这样能培养具有独立思想的创造性人才吗?上海一考生迟到两分钟(一说17分钟),家长被迫向门卫大爷下跪。这样的关怀,太假了!
20多年前我参加高考时,没见任何家长陪送,考场是自己找去的,生活都是自己料理的,一个班主任带几十考生。现在的过度关怀咋来的?表面看是“生活水平提高了”,实则与招生严重腐败、家长极度焦虑有关。由于拼爹现象很普遍,大多无权无势家长心存担忧和愧疚,为了“赎罪”,便个个攀比,以致为防噪声去自私地毒死更弱势的一池青蛙。可悲!可笑!可叹!
教育部规定,高考迟到15分钟禁考。且问:如不是特殊情况谁愿迟到?数百万考生有无特殊情况发生概率?如一支部队行军,有人因受伤而迟到,是否要开除其军籍国籍?你说迟到有作弊可能,可现代法律都强调疑罪从无,为何就不允许人家先考了再查作弊?迟到缩短考试时间本已受罚,要罚当其错!你说迟到影响其他考生,这又是借虚空的“人民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作幌子歪辩!
清华北大复旦等为何成不了世界一流大学?而在极为艰苦的民国期间,为何大师灿若群星?体制阻遏治学自由是一大因素。另一原因却被忽视:招生的地域歧视和等级观念!外地学生要高一两百分才能进,而官二代往往成绩很差也能曲径通幽。从制度上关闭自由竞争的大门就等于拒绝优秀生源,想成一流大学岂不是痴人说梦!
为何我国毕业生找工作越来越难?宋祖德说,首先,我国大学泛滥,教师急功近利,学生无真才实学。有的企业为了省钱,宁愿招中专技校的。其次,这几年受经济危机影响,对外出口每况愈下,许多企业严重亏损。进国企、政府单位要关系,而私企困难重重,保命都难,哪敢轻易招工?云才哥评:民企确受双重挤压,一是内需不振,二是权力侵噬。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恐怕会变本加厉。
来自“袁云才”腾讯微博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