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港人宴请必上十大碗,从全家福到清蒸鱼、蓑衣圆子、清蒸土鸡、假牛肉、甜汤、红烧猪蹄、粉蒸肉、芋环、煨藕汤为主。全家福是第一道菜,无论过年还是过节,或者是宴请,全家福作为第一道上的主菜意味着全家福气安康,除旧迎新之意,一切美好的事物从这全家福开始。蓑衣圆子预示着全家团团圆圆,它和肉圆的制作方式不同,外面裹着醇香的糯米,又叫糯米圆子,只因圆子像裹着蓑衣一样,才称为蓑衣圆子,天门人管丸子叫圆子,蓑衣圆子融合着猪肉浑厚的香味和糯米朴实的香味,是张港人聚会团圆必上的一道菜,土鸡汤也是张港人宴请必上的一道菜,现实生活中各种快餐蜂拥而至,烤鸡翅,汉堡,各种各样的洋鸡的作法却恰恰抵不过张港传统的土鸡汤,所谓土鸡,是放养于田间草地,农家菜园的母鸡,公鸡适合红烧,而清蒸土鸡或土鸡汤只有放养的,成年土母鸡才适合作为食材,草鸡必吃的是青草,虫子,杂粮,和国外规模化,机械化养殖的洋鸡是绝对不同的,口感,色泽,香味,营养成分是洋鸡远远不能比拟的,用土鸡制作的清汤,色香味浓郁而自然,肉质鲜甜而细腻。假牛肉的来源源自于古代人们因为平常很少宰杀牛肉,而用猪肉作为食材炮制出牛肉的味道,让人误以为真的是牛肉的一道美食,古代因为农耕的需要,只有过年才会宰杀一次牛,五九年更是食物食材稀缺,于是聪明的厨师们为了宴请宾客用猪肉做出了牛肉的味道,而食客们都没发觉这是用猪肉制作的,“红烧牛肉”足够能够以假乱真的地步了,现在食材丰富了,但是民间依然保留了传统假牛肉的作法,宴席宾客必上的一道菜。粉蒸肉作为一道天门名菜属天门三蒸之首,作为张港人民的一道特色菜,也是宴请宾客必备的,芋环是天门独有的一道菜,原名甘露子,草石蚕,即可食用也可药用,作为跌打损伤,肝病黄疸,毒蛇咬伤,风湿病的药材,即是民间一道美食,又可强身健体。 张港人除了宴请必上的十大碗之外,民间依然流传着各种各样特色的美食,火烧粑作为张港的名片,不仅美名流传于江汉平原,而且远销省内省外,华夏大地。相传挑剔人家择媳,就要看和面。和面达到“三光”境界的女人,将来一定是当家理厨的好手。当家的女人净了手,用葫芦瓢舀来水,便开始和面。她的手法干净利落,一筑到底,边和面边兑水,面在手下“吱吱”地叫,挤得指缝痒痒的。妇人麻利地将留在钵沿和手上的“散兵游勇”收编,既减少浪费,又显示手段。面上安板,果然是干干净净,光光堂堂。火烧粑无论潜江还是天门或者仙桃,属张港火烧粑最为地道,传统的柴火烘烤才能烤出讲究的火烧粑,无论现代的电烤箱,或者规模化的,机械化的烤制,都抵不过传统的手工和面,边和面,边兑水,然后在枯木的烘烤下,即保留有柴火的浓郁香气,又包孕着粑粑的面香,外面的壳坚硬而内面的肉质柔软细腻,火烧粑作为张港的名片,已经和张港人的饮食文化融为一体。 曲米茶,火烧粑,进门就把板凳拿,腌盐菜,酱黄瓜,张港人礼行真是大。曲米茶作为民间一道美食,近来作为美容减肥人士的首选,因为曲米茶能有效分解人体内的油脂,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其实曲米茶起初并非用于减肥,而是田间劳作的农民百姓因为口渴,既要赶工忙活田间地头,又要吃的饱不饥渴,曲米茶作为这一要求应运而生,田间百姓劳作一天后,从地里赶回来,品尝着早晨制作好的用井水冰制好的曲米茶,一天的疲惫瞬间消失,曲米茶作为民间智慧的结晶,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普通的张港人民。 酥饼即不同于江泽一带的猪油酥饼,也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煎饼,而是一种千层酥,从外至内由一层层薄薄小片包绕,里料是红糖。那些年,过年,生娃,或者各种红喜事都必选酥饼,以六个,或者十个为一筒,以两筒为一盒,送礼绝对不会送一筒或者包装绝对不会是其他数字,六个意味着六六大顺,十个意味着十全十美,两筒意味着好事成双,质朴的文化意蕴将中华传统精髓演绎的完美无瑕。过去包装很有讲究,不会用白纸,全部会用过年用的红纸包装,圆柱形。外面不放芝麻叫千层酥,外面放芝麻内面放白糖的叫水麻酥。 郑板桥说:”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炒炒米要选用最好的砂子,汉江沿岸的砂子特别适合于制作炒米,如果砂子不干,炒出来的米会有沙土,制作方法是先用锅煮,把糯米煮到四成熟,然后蒸熟,蒸熟后把煮好的糯米晒干,然后用江汉沿岸特有的砂子,砂子要先用筛子,必须是细沙,等到砂子烧红后,把晾晒过的阴米炒制,然后阴米像一个个生了气的气球,噼里啪啦全部爆成了胖子。除了用阴米外,还有糜米,用炒米制作的麻叶,香气扑鼻,脆而不腻。 张港的肖家米粉带给了一代老张港的童年回忆,现在的米粉也沿袭了这一传统做法,入口即化,含而入胃,滑而不腻,是张港米粉的一大特色,早晨来两根油条,再来一碗米粉,是江汉沿岸的张港人民最童年的回忆…… 现在的钵子汤沿袭了传统的张港三鲜粉的作法,主料有鸡蛋糕,肉圆,三鲜包括猪肝,瘦肉,腰花,也是张港人民早晨比较奢侈的早餐。钵子汤最大的特色是离开火源依然汤汁翻滚。冬天里,冷风刺骨的寒风里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钵子,养生,补气。 如今潜江五七油门大虾风靡全国的时候,张港这个主要龙虾产地,依然毫不示弱。啤酒虾,香辣虾,在酷热的暑夏,来一份啤酒虾,几盘毛黄豆,喝着冰镇的啤酒,啃着张港地道的火烧粑,吃着特色的曲米茶,即保留有天门本土特色,又有潜江的特色,形成了张港独特的食文化…… 潜沔小调类似于哭腔,以叙事为唱调主线,一代又一代张港人民哼着这样的小调,勤劳而勇敢的生活在这个天门西南的小角落里,安逸,自在,平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