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蕾深处 “民以食为天”,不得不承认这却是一句至理名言。不论是在食不果腹的饥荒年代,还是在繁荣富强的太平盛世,吃喝都是咱们这些小老百姓的头等大事。除了满足口腹之欲外,最令人留恋的莫过于在味蕾深处绽放的情感,萦绕于齿间久久不散。出生在并不算繁华的荆楚小镇,自是不敢夸口尝遍天下山珍海味,但所谓一方水土养得一方人,在家乡肥沃的土地上自然的孕育了天然的好食材,虽算不得奇珍天物,却也是不可多得。在经母亲的手为之挑选,润色加工,变成了令我倾倒的美味珍馐。 谈起母亲的厨艺,那自然是不能和烹饪专家相提并论。菜肴所谓的“色香味”母亲有时都不能样样兼顾,就更不谈“意形养”这更高层的境界了。但每次一到饭点,厨房的菜香便如同等不及一般溢得是满屋飘香,肚子里本就是空空如也,光闻那气味就足够让人垂涎欲滴。母亲的拿手的红烧排骨也实在耐人寻味,大块的酱色排骨伴着金黄的土豆在红油酱汁里相偎相依,板栗也不甘寂寞地窜入其间,上面还镶嵌着白碧相间的葱末,尝上一口便是唇齿留香,每次上桌必然很快见底。这道菜虽不如酒店烹制的精致细腻,但不论是口感还是分量绝对令人无比满足。时来口中干燥无味,便想念起家里的莲藕炖排骨:粉红香嫩的藕块儿带上油光愈显得可爱,排骨半掩在泛着星点油花的清汤中,仿佛在偷窥着外面的世界。轻吸一口汤汁,莲藕的甜香混合着排骨的肉香,真是让人如痴如醉。但望着在母亲的调养之下我那日益增长的体重,我似乎只能不知好歹地抱怨几句。每次一到饭点,我依旧最先冲上饭桌,看那一碗碗一碟碟的美味,勾着手指似的诱惑我。为了不负它们的美意,我也不忍弃之一旁,必然是大快朵颐一番,然后拍拍鼓鼓的肚皮,抹油擦嘴心满意足地离开了饭桌。 高中时期,学校三令五申,禁止学生回家吃饭,可食堂的大锅饭真是令人不敢恭维。自小母亲就把我调理出了一副好胃肠,但望这学校那无色无味也无香的饭菜确实无半点胃口,纵使勉强吃下几口也是没过多久便又饥肠辘辘,于是母亲的饭菜便成了我朝思暮想之物。母亲出于不忍,因此也加入了学校送饭大军的队伍。每天中午母亲下班后,便匆匆赶往家中准备饭菜,为怕误时,也顾不得自己先吃,便又匆匆将饭菜送进学校。于我而言,在那每天三点一线的单调枯燥生活中,母亲的一顿午餐也就成了值得期盼的事。每次从母亲手里接过饭盒,打开盒盖,熟悉的香气便拥之入鼻。还未下口,心里便觉得满足,每次看到我狼吞虎咽的模样,母亲的眼角的纹路里便挤满了会心的笑意,望着那可爱的眼角,我的视线便也不由得朦胧了。 至今的我,依旧未改嗜吃的毛病。不论走到哪里,对美食依旧是没有抵抗能力。如今远离家中,心里嘴里最惦念的莫过于母亲烹饪的种种菜肴,舌尖上脑海里总缱绻着一丝抹不去的记忆。不论咸辣,不论酸甜,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最能体会。那味蕾深处绽放的情感,就在唇齿的一张一合间让人品得真真切切,毫不掺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
新闻传播系1101 胡阳
联系方式130180358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