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56
上校
人民群众的忠实代表
  
- 积分
- 37030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
今年4月下旬,市公安局为维护好大局、维护好社会治安秩序、维护好社会正义、维护好群众利益、维护好公安队伍形象,按照“把警力摆上街面,让平安成为常态”的工作思路,在中心城区重点区域开展全员全域全勤(以下简称“三全”)巡逻试点工作。通过一个多月的运行,取得了良好成效,受到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肯定和欢迎。在此基础上,市公安局党委研究,决定在中心城区全面推行“三全”勤务机制,提升群众见警率,提升民警管事率,减少发案率,以警察的责任感换取群众的安全感,以警察的管事率换取群众的满意度,以警察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将中心城区打造成全市治安防控示范区、全市社会治安首善区。记者就此专题采访了市公安局负责人。
记者:我市公安机关为什么要在荆门中心城区开展“三全”巡逻?
市公安局负责人: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是公安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开展“三全”巡逻,是荆门公安机关创新工作理念,落实省党代会精神、郑重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当责任民警、建责任公安的具体体现,更是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务实之举。
一是勤务改革之举。勤务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追求就是把警力摆上街面,让平安成为常态。基于这个理念和追求,我们决定在中心城区探索实行最大规模、最宽范围、最长时间的巡逻,屯警街面,警力下沉,防范和打击并重,实现一警多能、一警多用,使巡逻成为全警参与的基本勤务方式。
二是回应群众之需。近几年,在中心城区治安防控和交通秩序维护上,尽管市公安局和辖区公安分局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群众反映在有的时段、有的区域,还存在见警率不高、公安民警管事率不高等问题。要提高人民群众的见警率和公安民警的管事率,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屯警街面,提高单位时间见警率,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到“警察就在身边”。
三是顺应发展之势。实践证明,哪里的治安秩序平稳,哪里的社会和谐稳定,哪里的经济就成长,社会就进步,这是发展的大趋势。公安机关必须顺应发展的大趋势,始终把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平稳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作为工作的首要目标、首要责任、首要任务。市局机关和对辖区治安负有守土之责的中心城区各个分局共同实施“三全”巡逻勤务,正是顺应发展之势的具体体现。
四是警力下沉之策。在中心城区实施“三全”巡逻勤务,不仅将侦查办案以外的一线民警、基层民警全部纳入巡逻力量,而且将市局机关、各警种机关、分局机关民警也纳入到常态化的责任巡逻中来。特别是机关警力下沉,让“坐办公室”的民警上街巡逻,将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工作效能最大化。
五是警民结合之法。一方面,当前社会仍处于刑事犯罪高发期,至今没有缓解。另一方面,面对复杂的治安形势,警力不足的情况将长期存在,短期内不可能有较大的缓解。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人民群众永远是我们治安防控的铜墙铁壁、雄厚的力量基础,因此,我们实施“三全”巡逻勤务工作,促进警力与民力的有机结合,三级巡段和群防群治值守点的巡逻,都是采取以警带民的勤务方式,力求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治安防控成为常态。
六是综合防控之路。把警力摆到街面,既要常态巡逻,又要综合执勤。无论什么警种、什么民警,都要履行法律赋予公安的职责,成为全能全勤警察。从这些意义上讲,此次“三全”巡逻既是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之路,又是全能民警培养、培训之路。
记者:能谈谈“三全”巡逻勤务模式和勤务设置吗?
市公安局负责人:巡逻勤务模式就是“三全”:所谓全员,就是市局、辖区分局机关民警在完成部门业务的同时,轮流到所包的巡段巡逻,每人每周参加巡逻不少于6小时,巡警、交警及协警、特警、派出所民警、巡防队员、群防群治力量等全部纳入,全员巡逻,最大限度地提升路面和社区见警率。所谓全域,就是按巡段、防控点、群防群治值守点配置警力、协警、巡防队员和群防群治力量,使巡逻无缝对接,覆盖荆门中心城区全域。所谓全勤,就是巡逻时间要按“猫鼠同步”原则确定,巡段、防控点巡逻每天从上午8时至次日凌晨2时,一个内保单位为一个群防群治值守点,实行每天24小时巡逻守护。巡逻实行警情主导、责任到人。所有的巡逻人员必须出全勤、干满点。
在勤务设置上,我们将中心城区的巡逻分成三个部分。一是巡段的巡逻。巡段分为一、二、三级巡段,一级巡段的巡逻以市局巡警支队、交警支队为主体力量,特警支队、市局机关民警为加强力量。武警支队作为加强力量在掇刀辖区开展武装巡逻。二级和三级巡段的巡逻由辖区分局具体作出安排。二是防控点的巡逻。由巡警支队和辖区分局定点执勤,执勤时间根据警情合理安排,针对发案较多,治安比较复杂的部位和行业场所设置防控点,以街面“实兵巡逻”与“视频巡逻巡查”相结合开展巡逻。“实兵巡逻”以步巡和民警、协警、巡防队员着装公开巡逻为主,车巡、群防群治值守点巡逻为辅助。“视频巡逻巡查”主要针对一级巡区全天24小时开展视频巡防,现场发现、锁定突发事件及违法犯罪,案件发生后回放发现线索,指导巡区开展巡逻防控。使“天网”、“地网”全时段、全方位无延时、无缝隙对接,挤压犯罪空间。三是群防群治值守点的巡逻。简单来讲,一个单位就是一个值守点,一个小区就是一个值守点,把群众的自保、单位的内保、社区的联保,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落实24小时巡逻守候。
记者:“三全”巡逻中究竟有哪些具体职责?
市公安局负责人:所有参巡民警都要体现“一警多能,一警多用”,履行七项勤务职责:一是压控可防性案件;二是盘查可疑人员和车辆;三是疏导交通,查处交通违法;四是接受110指令和群众报警求助。五是调处纠纷,先期处置违法犯罪案件。六是指导群防群治力量开展巡防和值守;七是宣传防范知识。
为保证这些责任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我们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强化监督。制定了巡逻报备、讲评、记事、签到等勤务规范和勤务问责制度,从指挥中心、交警、巡警、特警等部门抽调专人,成立了全员全域全勤巡逻指挥部,配合市局督察部门专门负责勤务巡逻工作的日常检查和督导,对巡逻落实不好的单位和民警进行通报,确保民警巡逻执行到位。二是开展视频巡查巡防。指挥部和督察支队随时可以通过视频检查各巡段巡逻力量到岗到位和履职情况,协调调度城区巡逻工作。三是严格考核。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全员全域全勤巡逻考核办法》,对巡段、防控点、值守点发案情况和各单位巡逻执行情况进行量化考评,并将考核情况作为单位和民警年终综合考核的重要指标。
记者:公安机关对全市社会治安防控采取了哪些措施?
市公安局负责人:公安机关在荆门中心城区开展“三全”巡逻,是适应城区人口密度大、人员流量大的特点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在全市,为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公安机关也采取了一些针对性措施。比如,在农村,探索开展警察任村官、村官任辅警的“双任”警务新模式;在城市社区,设立“双任”工作站,以警带民,以民助警,集聚民智,发挥民力,警民联合,共同做好农村和城市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共同维护好社会治安秩序,努力让平安成为常态。各县、市城区也因地制宜探索采取了交巡联勤等提高见警率、管事率的措施,有效维护了社会治安秩序的平稳。
我们热切欢迎社会各界积极参加公安机关组织的巡逻防范工作,踊跃向公安机关举报各类违法犯罪线索。我们希望通过警力的大投入促进警力与民力的大结合,共同打造平安荆门、和谐荆门、幸福荆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