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760|回复: 0

乐声灯影里的落寞

[复制链接]

31

主题

42

帖子

111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1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6-15 08: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性唱一遍变世代传承的经典,剧力万千惊叹声连连,动静掌控全在绕指间,透明的眼,纯净的笑脸,只看颜色就能辩忠奸,唱念做打喜怒哀乐 。

—《皮影戏》
乐声灯影里的落寞[1]
杨懿[2]
汉武帝的爱妃李夫人身染重疾,不久便乘鹤西去。汉武帝是茶不思饭不想。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在街上遇见孩童手拿布娃娃在玩耍,倒映于地的影子栩栩如生。见此,李少翁心中一动。他用棉帛剪裁成李夫人的影像,涂上色彩,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夜晚围方帷,张灯烛,恭请汉武帝端坐帐中观看。看罢,汉武帝龙颜大悦,爱不释手。从此,李夫人的剪影成了汉武帝对爱妃的情感寄托。这个载入《汉书》的美丽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皮影戏在中国被誉为“百戏之祖”,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云梦县皮影戏始于清中叶,云梦皮影轻装简从,二人一台戏。前台演唱兼操纵,后台司击乐伴奏,俗称“打锣腔”或“二人台”,有“戏剧轻骑”之称。皮影用料从纸到塑料片,透雕镂空,花纹精细,色彩鲜亮。皮影唱腔属西乡高腔,须真假嗓相兼,说唱吐字清晰,行腔豪放。刚如云梦打麦号子,柔似摇儿歌。后受姊妹艺术影响,揉进了楚,汉剧唱腔,逐步形成生,旦,净,丑腔分,导板,垛子,二六,二八,摇,数等板式。有的戏班还加进了(京胡)弦乐伴奏。 除了唱腔,云梦皮影传承下来的口头编唱艺术,也不由得让人拍案叫绝。据记载,云梦皮影诞生之初的唱腔以歌腔、渔鼓腔为主。渔鼓腔出自旧时艺人即兴的乞讨唱曲,其调式多样,内容丰富而且风格逗趣,这样的艺术源头代代相传,便造就了云梦皮影艺人的一绝——口头编唱。更令人惊奇的是云梦皮影里面流传了数百年的剧目,根本没有文字剧本,每个剧目实际上只有一个最简单的脚本条目(路子书)。在表演时,艺人们全凭着对故事梗概的掌握,即兴编唱,从剧情的展开推进到人物的刻画,唱、念、做、打均要临场发挥,且浑然一体。这样独特的形式,使得每一场皮影表演都像是一次精彩绝伦的“脱口秀”,其表演功力甚至盖过了现代媒体上的“名嘴”。
记忆中小时候常随着奶奶在昏暗的戏馆里面看皮影戏,一杯茶一碟瓜子,戏开场了,锣鼓响起,正前方的幕布倏地亮起,依依呀呀地就唱了起来。每次台上演的都是一些脍炙人口的剧目,常去的老人还能和着调子哼唧几句。时光飞逝我长大了,但是再也没去看过皮影戏了,每次都只是从戏馆门口匆匆经过。其实像我这种情况的人有很多,随着这个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都喜欢快餐文化,有空就去电影院看场电影或者在KTV和朋友声嘶力竭,再或者就是宅在家里哪里都不去。其实皮影的入场票价远远比别的任何娱乐活动要便宜。可为什么就没有多少人去看呢?而且最让人寒心的是现在很多云梦本地的年轻人都不知道有云梦皮影这么个东西,更不可能知道那个古色古香的戏馆里面唱的是什么戏。2007年,法国青年海百川和安林赴云梦制作了电影记录片《云梦皮影艺人和他们的影迷们》并参加国际电影节获奖,云梦皮影才首次在国际上亮相,也吸引了很多外国人来看。
现在的云梦皮影似乎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技艺虽不高,和者渐已寡”,虽然在国外是越来越火热,可是在皮影发源地却是鲜少有人问,免不得让人想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窘迫。虽然皮影馆里面现在几乎每天爆满,但是看戏的大都是些云梦本地的老戏迷和一些慕名而来的艺术工作者、外国人。鲜少有年轻的本地人在那里坐一个下午只为了看一看云梦的骄傲。
通过一些打探我了解到现在皮影的传承存在三方面的问题,第一,现在的年轻人大都受快餐文化的影响很少对传统文化有兴趣,这也是现在各种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第二,继承的人很少,皮影本身就是易学难精的,除了对唱功有要求外,还需精懂雕刻技术,而且学习者还要懂得改进,这样符合要求的人更少,再加上学习过程中本身是没有钱赚的,出师至少得三年,而现在在外打三年工可以赚的不少。第三,传播途径少,政府政策保障不到位,看皮影自然是要到戏馆看,通过电视转播什么的很难体会到全场的气氛和皮影的精髓所在。
2012年5月27日至6月3日,第21届国际木偶联合大会暨国际木偶节在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举行。云梦皮影戏作为我省唯一代表亮相开幕式并参赛,向世界展示独具特色的云梦皮影戏。(注:每4年举办一次的国际木偶节是国际木偶及皮影联合会举办的最高级别国际比赛,也是国际木偶联合会成立80多年来第二次在亚洲举办的盛大国际活动。)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传来的同时,也让云梦皮影艺人看见了曙光。可是恐怕知道这个好消息的人寥寥无几,云梦本地的更是很少听闻的吧?
个人认为作为非遗文化,只有更大范围群众的支持才能给皮影带来更鲜活的生命力。作为支持云梦皮影的一个忠实粉丝,我有几点建议,第一,皮影是雅俗共赏的一门优秀艺术,所以要想发扬起来首先就是要普及,我们要解决的就是年轻人的兴趣问题,很多年轻人之所以会去KTV之类的娱乐场所,大都是受外界影响的,人云亦云,所以我们就要家里的老人或者是家人身体力行的去感染,若是一个小孩从小就是在戏馆里面长大的,回忆起童年的时候他印象中最深刻的只怕就是皮影了,。而且云梦皮影的特点就是以说史见长,其表演的剧目一般以长篇书目为主,还有一些传统文学著作和民间故事,再加上后辈艺人的发展,不断有新的故事产生了。这样的环境对小孩的学习也是有帮助的。第二,由政府出资来解决这些皮影艺人的后顾之忧,如果艺人们都在饿着肚子又谈什么创作呢?第三,将皮影渐渐普及到各家各户,可以开创一些皮影学习班,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可以了解到皮影这门艺术然后再在有兴趣的前提下进行专门的培养,这样就可以解决艺人的选拔问题了。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云梦孩子,我一直引我家乡的文化为傲,只是苦于现在很少有人知道有云梦皮影这么门艺术,我希望能通过我个人的能力范围内的努力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云梦皮影,也想说希望我家乡的人们也能更加重视这么一个濒临消失的文化,这是老祖宗的聪明才智的结晶,但愿多年以后,不,即使几代人,十几代人之后,云梦皮影还能作为让湖北人骄傲的一门艺术,还能世世相传。

“微薄的身躯 刻划出厚实尊严

小小屏幕 撑起大大一片天

观众静候在我的眼前 灯光闪耀在后面

我碎碎念
唱念做打喜怒哀乐 ”
杨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法律系法学专业1102班


[1]“乐声灯影里的落寞”,楚天畅想 荆楚杯征文

[2]
杨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法律系法学专业1102班,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