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唐古拉”通路通财 “大别山高过了天,弯弯小路入云端”,这是一首歌唱大别山的歌词。大别山风景秀丽,但山高路险。 在湖北省黄冈市大别山区罗田县,有一个被当地人称为“唐古拉山”的村庄——唐家山。唐家山位于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河铺镇东北部,是典型的高山建制村,交通十分困难。一直以来,唐家山村上下出入只有一条陡峭崎岖、曲折盘旋的羊肠小道,生产生活条件相当艰苦,是全县最贫困的村庄之一,到2003年,该村年人均纯收入才560元。出山没有畅通路长期制约着村民们脱贫致富、寻找幸福的梦想。 2007年,好消息传来,国家启动大规模通村公路建设计划。唐家山村民在村委会的带领下,多方争取支持,在黄冈市和罗田县交通运输部门的帮助和指导下,筹措建设资金145万元,修建了一条长5.5公里的通村水泥路。从此,唐家山村人结束了多年以来“一条羊肠小道,进出肩挑背扛”的艰辛历史。 自通路以后,唐家山村依靠自身优势,迅速走上了发展致富的康庄大道,形成了2500亩甜柿基地、500亩连片西安泡桐基地、350亩连片蚕桑基地,更有村民兴办竹木加工业,年产值千万余元,创利税过百万元,为本村和当地附近村庄安置富余劳动力120余人。 唐家山村的变化是黄冈市农村公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自2007年以来,黄冈市累计建设通村公路里程14202公里,解决了3638个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全市实现了100%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10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100%的乡镇渡口达标。截至2011年年底,黄冈市公路总里程达24145公里,农村公路22364公里,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解决了农民群众长期以来行路难、运输难的问题,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致富奔小康和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