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4915|回复: 3

素馨花【2012.6.17】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83

1249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东湖元老

周#公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7592
QQ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6-20 10: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素馨花【2012.6.17】
袅娜身影夜香浓,戴月收工唤晓风,
买卖斗升斛闹市,良辰美景兑花东;
常年蔓、四季葱,根系岭南隐史踪,
历代田园栽几许?庄头鼎盛玉芙蓉!

新诗解放旧诗词 ,旧诗梳理新诗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3

1249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东湖元老

周#公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7592
QQ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6-20 10: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旧事史海钩沉素馨花的黄金时代
・李 翰・
 人们常说“南国红豆”,却很少提及南国素馨花。其实,素馨花的彰名较红豆早,而它的经济价值,也远比红豆高得多。
 素馨花属木犀科。花白色,香最芬烈。据说,这种花有这样的特点:“花宜夜,乘夜乃开,上人头髻乃开。见月而益光艳,得人气而益馥,竟夕氤氲,至晓萎,犹有余香。怀之辟暑,吸之清肺气。”《南方草木状》中记述:素馨,“一名那悉茗(按:又称耶悉茗。佛书中称华)。有胡人自西国移植于南海”。据《龟山志》称:“昔刘王(按:南汉主)有侍女名素馨,其冢生此花,因名。今城西九里,地名花田,弥望皆种此花,其香他处莫及。”又据《南征录》载:“刘氏时,美人死,葬骨于此,至今花香异于他处。”两本古书说的都是一回事。因此,这种花又叫“美人花”。

  这种“进口洋货”之成为“粤中之清丽物”,是有一定的成因的。一是南粤的气候和土壤适宜栽种。二是有侍女“素馨”一段美丽的故事:“庄头人以种素馨为业,其神为南汉美人。”三是南粤人民一向有爱美的习惯。据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载:“岭外素馨花,本名耶悉茗花。”“唯花洁白,南人极重之,以白而香,故易其名。”清初屈大均更进一步证实:“南人喜以花为饰,无分男女,有云髻之美者,必有素馨之围。在汉时已有此俗。”四是,也是尤其重要的, 这种名花给他们带来了经济效益:其一用作头饰。凡女子以彩丝贯之,素馨与茉莉相间,以绕云髻,是曰“花梳”。其二用作灯饰。据《广东新语》:“花又宜作灯。雕玉镂冰,玲珑四照,游冶者以导车马。故扬用修云:‘粤中素馨灯,天下之至艳者。’”又说:“广中七七之夕,多为素馨花艇,游泛海珠及西濠、香浦。秋冬作火清醮,则千门万户皆挂素馨灯,结为鸾龙诸形,或作流苏,宝带葳蕤,间以朱槿以供神。”其三用作化妆品和饮食品的原材料。“儿女以花蒸油取液,为面脂头泽,谓能长发润肌。或取蓓蕾,杂佳茗贮之,或带露置于瓶中,经一宿,以其水点茗;或作格悬系瓶口,离酒一指许,以纸封之,旬日而酒香沏。”其四作出口产品。“其为龙涎香饼香串者,治以素馨,则韵味愈远。”“海外耶悉茗油,时于舶上得之,番酋多以涂身。今之龙涎香,悉以耶悉茗油为主也。”其五作为卫生保健用品。“当宴会酒酣耳热之际,侍人出素馨毯以献客,客闻寒香,而沉醉以醒,若冰雪之沃乎肝肠也。以挂复斗帐中,虽盛夏能除炎热,枕簟为之生凉。谚曰:‘槟榔辟寒,素馨辟暑。’故粤人以二物为贵。”此外,还可作“香片”焙茶,酿酒叫“香醪”。

  素馨花具有多种用途,“花田”有32个村都以花为衣食。而在城市里,“一时穿灯者,作串与璎珞者数百人,城内外买者万家,富者以斗斛,贫者以升。”在夏天的夜晚更加热闹,“入夜满城如雪,触处皆香”。那时候的广州,真是个名实相符的“花城”。清人赵翼有《花田》诗:“十里芳林傍水涯,当年曾是玉钩斜。美人死后为香草,醉守来时正好花。满地种珠夸老圃,千筐带露入豪家。镩娘头上微风过,勾尽游人是镳鸦。”

  基于此,也就有了一个专业性的花渡头。“广州有花渡头,在五羊门南岸。广州花贩,每日分载素馨至城,从此上舟,故名花渡头。花,谓素馨也。”“花田”也一时成为旅游胜地。清初梁佩兰有《花田》诗:“渚云汀日柳条风,入望青遥白又空。几处玉丛清雪里,一团烟散积香中。冥冥金雁沉芳冢,漠漠黄龙失故宫!那似美人香十里,至今游赏众人同。”有了花渡头风景点,其结果是带动了商业繁荣。清初沈用济也有《花田》诗:“埋香传南汉,花田今尚存。雪中香不散,烟外月光痕。芳草寻诗路,青旗卖酒村。漫将蝴蝶数,一一美人魂。”可见“花田”成了吃喝玩乐的胜景。

  通过历史考察:素馨花曾经是广州地区的一个“拳头产品”,当年,它对广州的经济效益和人民的生活方式产生较大的影响。

  说明:引文未注明出处的分别见《广东新语》和《能改斋漫录》。

新诗解放旧诗词 ,旧诗梳理新诗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3

1249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东湖元老

周#公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7592
QQ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6-20 10: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念广州建城2222周年

□陈棠


南越王赵佗在广州欲称帝,汉高祖刘邦派遣大夫陆贾到广州劝降,陆贾携带了圣旨和各种礼物来广州,其中有一种是从波斯胡人得来的植物……


广州现在的市花是木棉花。广州以前也有过一种花,诗人说它“种传香国无双色,品是珠江第一家”,名叫素馨花。明清时期已远近闻名,历代的州、府、县通志的植物部,均把它列在前茅,且占大篇幅。清范瑞昂说:旧时广州七门有花市,所卖只素馨,无别花,犹洛阳但称牡丹曰花也。可见素馨花在当时广州人眼中的地位。

素馨花在广州已种植了两千多年。据说南越王赵佗在广州欲称帝,汉高祖刘邦派遣大夫陆贾到广州劝降,陆贾携带了圣旨和各种礼物来广州,其中有一种是从波斯胡人得来的植物,名叫“耶悉茗花”。赵佗受降后,命人将这种花植于河南庄头村中。经过多年繁殖扩种,耶悉茗花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的一种产业。清黄绮云《广东花木记》中记载:素馨一名耶悉茗,一名河南花,来自波斯,珠江之南有庄头村,十里均植素馨,名为花田。

素馨花是一种藤本蔓生的小灌木,花白如雪四瓣外开,冬夏均开花,花朵中含有一种挥发得很慢但又浓烈的香气,花农在花朵含苞时采摘,以减少香气的挥发。此时的花苞仅如一支火柴梗,天未明时即采之,以湿布覆盖以保鲜,集中运往花市、香精厂出售。

素馨花有许多用途,第一是制香精用,旧称“龙涎香”,明清时已是外贸出口商品。解放后,统一由芳村百花香料厂收购并制炼;其次是供妇人佩戴及供奉神佛前。卖花女(珠女)用彩丝、竹签等编串为花串,主要供妇人伴髻,有诗句云:“半夜发香人梦醒,银丝开遍素馨花。”居巢说:“珠女至今颜色好,一生衣食素馨花。”

素馨花另外一个用处是食用和药用。素馨干花可以熏茶、熏酒,清香宜人;心气痛患者亦可用干花加水煎服,数服可愈,还有人用以煮水沐浴,遍体生香。旧广州民间就有“残花尚带香”的说法,可见它即使花干了也有价值。

素馨花其貌不扬,其花虽香,但花朵薄而小(直径不过三厘米),本不足为贵。然而,它在旧广州名气甚大,冠于其他香花。宋元明清及民国初的诗人墨客都青睐它,咏唱的诗词歌赋不可胜数。因为素馨因人而得名,人因花而益彰,历千年而不衰:

据说一千年前,在残唐五代的时候,中国大乱,十国中的后汉国刘陟盘踞广州称帝。传到后汉后主刘釨时,他残暴荒淫,鱼肉百姓,到处修建宫室庭苑,以供享乐。刘釨有一宫人名叫素馨,年青病死,葬于庄头村耶悉茗花田之畔。美人冢上的雪白香花,引来后人一番凭吊,因耶悉茗拗口,表达不出花的名实,既有美人既素(白)且馨(香),故将此花改名为素馨花。

由此十里花田成了广州人郊游踏青的好去处。庄头村人也种植其他花,在水溪两边种满姜花,屋前屋后种白兰、鸡蛋花,走道过廊种藤蔓夜香花,还种了彩色的朱槿、佛桑等。在一片雪白的素馨田中,装点得姹紫嫣红。清道光年间评“羊城八景”时,就以“花田夜月”之名评上;后河南评“海幢八景”时,又评上“花田春晓”之景。

如今,庄头村已没有花田。因素馨花而得名的历史遗物,就是花的集散地“花渡头”,留有“花洲古渡”石牌坊一座。上世纪70年代改造滨江道时,将渡口改掉,石牌坊移到晓港公园内,可惜只有牌坊而没有素馨花。

无可奈何花落去,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植物香精根本无法与合成香精相比,“龙涎香”的香精怎能与巴黎之夜、蜜丝佛陀等香水比?同是香花,素馨花由于种植难,产量低,也远比不上同等功用的茉莉花。

上世纪50年代开始,广州市工业大发展,规划海珠区为工业区,一条工业大道直穿庄头村而过,一座座工厂楼房拔地而起。庄头村最后一片花田于上世纪60年代末因建设珠江医院而消失。

50岁以下的广州人,恐怕都不知素馨花为何物。罗国雄先生在编撰《海上明珠浮沉录》时说:“曾闻市有规划,拟辟庄头公园,并拟培植素馨花为主。笔者期待已久,望早成事。斯时,倘原来真有素馨其人,料亦含笑九泉。”庄头公园已于2006年中基本建成,对游人开放。笔者多次前去游览,但发现公园只种了几丛其味不香的黄素馨。

嗟乎,素馨花已经如白鳍豚、华南虎一样稀有了?消失了?心里总不是味道,胡诌几句哀歌,以告罗先生:

庄头历史是花田,素馨十里任流连。沧桑几度家园改,名花芳冢两不存。……


来源:羊城晚报

新诗解放旧诗词 ,旧诗梳理新诗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3

1249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东湖元老

周#公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7592
QQ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6-20 10: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633849069570937500581.jpg
新诗解放旧诗词 ,旧诗梳理新诗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