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
少尉
 
- 积分
- 1199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早晨去阳台,那盆栀子花开了,在黄、绿叶子的簇拥下,两朵已经怒放,一朵还未完全展开。凑近闻了闻,一股浓浓的清香弥漫开来,沁入心扉,好美好香,这洁白如银的花儿!
其实,每年六月,小城铁山也有栀子花卖。这些花贩,大多是从周边农村来的,喜欢挑花担在学校们口摆着卖。学生们喜欢去围观,但真正喜欢买的主要是小女孩。还有一些女教师也买栀子花,放在闲置多余的水杯里泡着,慢慢整个办公室就香气袭人了。这时,我总会想起一句大白话来:赠人玫瑰,手余遗香。但,在我的眼里,玫瑰过于浪漫,浪漫到一定时候甚至暧昧……这,不符合我世俗的审美观。比较而言,我更喜欢栀子花。它通体皎洁,如玉石,如云朵,空灵,飘逸,好比一个文雅博学的女子,经得起推敲,总给人纯净美妙的想象。
在乡下,栀子树是很多的。接近六月,树上的花骨朵就多了起来,香气暗暗浮动,如清晨阳光中的浅浅的薄雾,如山间汩汩缓流的溪水……这好比故事的序幕。到了六月,栀子树上的花儿就盛开了,整个村子也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中。是的,没有哪朵花不是美丽的。但,从本质来看,那些花朵硕大气味香浓的花儿更能吸引众人的目光。如果花可以比拟成女人,栀子花应该是那外表漂亮内心空灵的女子,是可以“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美人。尽管它美艳,但乡下人决不会把它戴在胸前或者插在头上。按农村的说法:胸前戴白花的是风尘女子,头顶插白花的则是家里老了人(大冶方言:“老了人”就是“死了人”)。所以乡下人一般把栀子花放碗里,瓶里或者盆里养着,让花香尽可能长久地多陪伴自己一些日子。
在小城铁山,我倒经常看到一些女子把栀子花插胸前或者头上,看着看着就忍不住想笑一笑。我知道:出门三五里,各处一乡风。也许在小城铁山,根本就没有农村那守旧的讲究和落伍的规矩,如有,她们就不可能不顾忌了。但,花香或者鸟语,最能唤起人们心中涌动的乡土情结。就如唐代诗人王建在《雨过山庄》中所写: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尽管时空相隔遥远,但我觉得自己的闲情逸致、审美情趣倒与他几分契合。这样说来,我似乎成了一个农民,总是习惯在虚拟的迷幻的田野间、山林间转悠,甚至渗透进自己笨拙的文字里头,甚至延伸到阳台那不多的栀子花上。
有一首歌就叫做《栀子花开》:“栀子花开,如此可爱,挥挥手告别欢乐和无奈。光阴好像流水飞快,日日夜夜将我们的青春灌溉……”这歌的旋律我很喜欢:欢快、活泼、有跳跃性。这,也接近栀子花所涵盖的一些本质。我一直认为:能让大家带来快乐的栀子花,在夏天,它宛如翠绿的荫,它宛如清凉的风,它宛如淋漓的雨。
阳台的花儿一直开得很好。尽管都不是什么名贵,但一直能散发许多花香。我家的阳台的栀子花儿盛开了,睡梦里都能感觉到它的馥郁气息,还有什么比这更叫人惬意的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