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忆 那些年 现在才知道,失去了未来便失去了现在。
又传来 这样的下课铃声,大家似乎开始习惯;年级里还是会有体育老师吹哨子的尖锐叫声;早自习时教室里的包子味;一 张又一张的试卷堆满了桌子;教室每天都会换的倒计时;或者老师面对吵闹的教室发出无可奈何的叹息声。
那样的日子,充斥着压抑与不安,焦虑与彷徨,仿佛现实都是虚妄。无法静下心。
每天都在心里祈祷;快点过去,快点过去。
羡慕那些艺术生,他们有桀骜的眼神,做自己喜欢的事,不需要很高的分数就能进好学校,毕业后还能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
我们除了在试卷里挣扎,还剩下什么?
他们说要努力,要加油,一定会有好的结果,不放弃就会有奇迹,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最好........这些激励的话听多了,在记不清哪次鲜红的分数时,渐渐的被归结到慌言的行列中。
高三最开始时,每个人都不是这样的。老师对着大家说要加油努力之类的,大家都很兴奋,磨拳搽掌跃跃欲试,时间久了,坚持的人还在坚持着,只是少了些热情,看小说的看小说,困的人趴下了。聊天的也聊得火热。骂老师也有跟风的。
慢慢的,有人听课把耳机塞在耳朵里,有人边听歌边做题,遇到做不 到的题时,大骂是哪个王八出的题。
原来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
语文课的资料上,有个题目叫我们用‘梦想是。。。’造排比句,我跟某某一致觉得这种东西根本是无聊,那种所谓的主流教育根本是骗人的东西。其实越是不信就越是吃亏,最后还是乖乖服从.
..........
. .........
..........
以上省略了高三生活的N个片段。
...........
高考后,走到已经空置的教室,往里看去,黑板上还有一些字迹,是几月几日到学校来填志愿的通知。桌椅并不是很整齐,显得很凌乱,饮水机的水桶是空的,倒计时的牌子上面数字是空的,跟我所想象的3个巨大的零不一样。
毕业了,在学校还呆了2天,路上还有些高三学生的影。
想到了英国, 其实是英国,上海的背后隐藏的是英国,这个是我自定义的,没有逻辑的自定义,也从未跟人说起过。那个地图上看了无数遍的国家,曾在草稿纸上写了很多遍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因冰川作用构造的国家,变化极快的天气,黑色的雨伞,随时会降下的雨,头顶持续不会散大片的乌云,海洋吹来带着微微海腥的风。伦敦塔和伦敦桥在阴雨下显得忧郁非常。教堂里传来悠扬的歌声,在阴郁的天空下回荡。那仿佛是年代久远的记忆,悔梦且忧郁。看到过这样一个句子;忧郁的英格兰 。
晚霞渐渐被抽去最后一抹光,渐渐得红了眼眶,那是梦想的地方,仿佛听见遥远的未来说;相信吧,梦想会开花!
听刘惜君的歌,挺纠结的,以为放假回家很好,没想到生活变得很乱。
其实生活还是平静 好
没有未来是因为失去了现在,
这句话我永远都不信。
我知道,一切还来得及
11级汉语班17号徐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