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101|回复: 0

爱上这不息的变幻

[复制链接]

31

主题

42

帖子

111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1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6-25 17: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她的行径?
吹一阵急雨,抹一天云霞,
月亮,星光,日影,都是她的花样,
更不容峰峦与江海偷一刻安定。
沧浪之水滔兮,荆楚文化从祖先那里流光溢彩般涌至。她不息地变幻着自己的模样,使自己愈发神秘。
我是一个来自外省的女孩,在课余时间及节假日在湖北各纪念馆、博物馆以及旅游胜地参观了之后,我就被这博大精深的荆楚文化深深地折服了。
荆楚文化源远流长,远古荆楚文化是中国文明历史长河的一道纡远上源。从河南南部经湖北至洞庭湖北部及三峡地区发现的很发达的远古荆楚文化的最早萌生约可上溯到大溪文化及屈家岭文化,是迄今发现的最靠近楚腹地很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楚文化的出现是长江流域几千年来原始文化发展的结晶。
无论从物质文化还是从精神文化来看,楚文化都是不断与当时其他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与融合的,她以绮丽的浪漫色彩与北方朴实的理性光华互补而为中国文化的两个源头,闪射着韶华。下面就跟随一起欣赏我眼中的荆楚文化。
天道人极玄妙尽
纵观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素有北儒南道之说,荆楚广袤,哲人代出,包括“自隐无名为务”的隐君子老子,“船山遗老”王夫之等。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他的哲学的两大重要范畴为道和德,著有《道德经》。自古以来,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影响了无数文人志士。在他们失意的时候,道家思想使他们认识到自然界的真谛,超越形而上达到无为而治,滚滚红尘走的进去跳的出来,能使他们处庙堂之上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而淡其伤。《赤壁赋》是苏东坡融儒道于一身参透人生的真实写照,乌台诗案没有使他一蹶不振,短暂的伤心之后他抖擞精神全力为民服务,他带领乡民兴修水利,赵福百姓。
惊采绝艳楚辞骚
云天万里,山河俊秀,楚辞悬为南中国文化的风铃与华灯。刘勰曾做了这样的评价:“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无与并能。”
楚辞挺为楚文化的最强音,如日月经天,这一切和楚辞的旗手屈原是分不开的的。在屈原那里,情感的奔放与直抒幻化成为浪漫虚变,结构跳跃,不可方物的诗篇。楚辞诗人们用词造句都瑰丽奇特,色彩鲜明,情感激越,达到了艺术极境,影响了无数后人。
天弦地音楚歌高
自古以来,山林幽美,巫风炽盛,族类杂居的楚地即是一个音乐舞蹈之邦,楚音乐饮誉华夏,独步世界。

楚地制作乐器之技能颇高,楚地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是先秦青铜文化最高成就的代表作,除具有引领楚乐的卓越音乐功能之外,本身亦是灵巧与雅致交织的艺术珍宝。在当今舞台上,音乐舞剧《九歌》《编钟乐舞》闪烁着楚音乐文化火炬的光芒。现存于湖北南漳、谷城一带的端公舞,是上古流传下来的巫歌巫舞,富有楚国巫风的余緖,堪称楚文化的活化石。楚音乐是楚文化的翘楚,是上古世界回荡于天地间的弦音。。
鱼米之乡楚味浓
楚地向称“鱼米之乡”,司马迁说:“楚越之地,……饭稻羹鱼。”
地理环境的优势使其稻花飘香,鱼类繁多。各式烹煮主食纷纭,种种副食熏、嗮、泡、酱、腌俱全。人文历史更为其锦上添花,孝感麻糖、米酒因了董永与七仙女而红遍大江南北。
地杰人灵楚贤才
楚人用“惟楚有才”来自我夸耀,直到50年代初,武昌贡院街还有座牌楼,上用大字为书“惟楚有才”。
在世界文化史上,最像战国时代的出这样人文鼎盛情势热烈的,恐怕就要算古希腊雅典的人文鼎盛时期和巨人辈出的文艺复兴时代。秦汉以后荆楚人才更为鼎盛,近代革命期间涌出了一大批文人志士向警予、闻一多、董必武等等。
山水环绕楚风韵
荆楚名胜古迹丰富多彩,风格独具,处处点缀,令人眼花缭乱。山水楼阁不计其数。
鄂西北的八百里武当山集天地之灵气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还有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木兰山黄鹤楼武汉的洪山宝塔,又名灵济塔,还有白云洞等。山光水色,亭台楼阁令人心驰神往。
荆楚文化如此繁盛,然而有许多荆楚人士对其文化了解少之甚少。一个地区的的繁荣程度与其旅游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为了当地的发展我们必须大力宣传本土文化,以吸引更多的游人与商业投资者。
现在媒体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通过媒体来宣扬荆楚文化是最佳选择。政府可以投资拍摄大型历史宣传片和广告来向人们生动地再现历史,人们为了寻找历史的足迹就会慕名而来。为了赢得人们的好评,以期达到赞声不胫而走的效果,必须改善当地的交通状况与周边环境。道路通畅,周围环境优雅,人文气息浓厚,游人必然增多,当地的旅游业比蓬勃发展,并能带动其相关产业的发展。
来自中原文化之乡的我,从小深受文化的熏陶,中原文化给与了我智慧与性格。如今来到另一文化之地—荆楚文化之乡,南北文化差异激发了我对荆楚文化的求知欲,渐渐地我发现我已深深地爱上她的旖旎多姿,她的玄秘,她的绚烂。我希望说有荆楚人民能够携起手来建设荆楚文化,使她跨越国界,远渡重洋,深入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姓名:许文慧
学校:湖北工业大学
学院:理学院
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11光信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