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157|回复: 1

江城印象

[复制链接]

31

主题

42

帖子

111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1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6-25 17: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上高中时每次读艾青先生的这首诗特别是读到这一句时,我总会想:“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生养我的故乡还有哪个地方会让我如此留恋呢?”我是重庆人,是山的孩子。因为高考成绩不太理想,自己又想着出去闯一闯,选学校时仔细想了想:“有山就要有水。”于是就来到了武汉。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三年前,自己一个人坐火车来到这个地方,虽然没有诗仙被贬谪时的惆怅,但是当火车逐渐驶离那片生养我的土地时,自己的心情竟也有百般滋味。到江城的第一个晚上在失眠中一时兴起竟写下一首《辞故乡》:“都云巴蜀灵秀地,居此多年犹未觉。朝辞迈步夔门出,黄鹤声鸣入江城。回头不见青山色,浩淼寒水复东流。他年未勒归乡时,村童笑莫言偶书。”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根本就算不上是诗,但自己的心情确是溢于言表的。一晃三年过去,在这生命的一瞥中,渐渐的我发现对这个地方竟有了这么多不舍。
黄鹤楼
知道黄鹤楼,是因为那句“故人西辞黄鹤楼”。向往黄鹤楼,是因为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喜欢黄鹤楼,是因为它所流露出的那种坚韧与挺拔。
一千多年的流水声中,它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兴与衰。它的一砖一瓦铭刻了大武汉当年的富庶与繁华,也记录了日寇铁蹄下的萎顿。它为江城的兴而笑,为江城的衰而泣。但它从来没有屈服过,虽然它曾经倒下但它高大的魂灵让它一次次涅槃。它就这样默默地注视着这片土地,指引着归晚的船只,祝福着长江大桥上来往的人儿。
千百年过去,它早已显出了斑驳衰老的痕迹,但今天它已是江城儿女心中不倒的柱,不断的梁,不退色的丰碑。
热干面
武汉人爱热干面就像我们重庆人爱火锅那样。但一开始自己是不喜欢热干面的,它的味道跟我从小熟悉的面条的味道差别太大。我还认为把它作为武汉的一道美食是如此的可笑。
生活让我发现,倘使武汉没有了热干面,那么江城就少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武汉晴天的早上你总会看见一个又一个人,他们不分男女老少都端着一碗热干面,或是一边走一边吃,或是找个台阶坐下悠闲地吃着,他们大快朵颐从不去管自己的吃相。这样的情形在其他城市是很难看到的,武汉的早晨就在热干面的味道中开始。
热干面导演出了江城最真的生活,它所带来的那种恬淡让我们这些客居的外乡人甚至是老外们也情不自禁地追随。在一碗碗热干面中,武汉人品尝到了人间的百味。
光谷广场
晚上逛步行街是件很享受的事。
坐在公交车上,车内的灯一般都是不打开的。柔软的路灯光或是照在晚归的人身上,或是落在像我这样的喜欢热闹的人身上。灯光中不时有情侣手挽着手走过,和着灯光一齐装点着我眼前的图画。
霓虹、路灯、LED的光亮将偌大的广场照得如白昼般明晰。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各种广告牌边游走。商家喜气盈盈,顾客心满意足。经久不息的喧嚣中传来时间的脚步声“当当当……”
声音飘过高大的建筑。回荡在城市的上空,告别劳累的今天,召唤着饱含希望的明天。回荡在汉水和长江之上,随着流水而去。回荡在历史的年轮里,向后人讲述着大武汉的沧海桑田。
在热干面的气息里,江城又迎来了晨曦。
机械工程学院 09材料工程 饶承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8

帖子

384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84
QQ

IP属地:广东省东莞市

发表于 广东省东莞市 2012-9-9 21: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在外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