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文明如长江浩瀚,奔腾千年而来,是浪漫瑰丽的源头,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精华。自炎帝神农到三国风云,自诗骚并举到武当问道,自三峡猿啼到高山流水,自历历晴川到辛亥首义,这片土地上灿若珍宝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孕育和承载了今日之楚地文明。 回顾历史,荆楚经历盛衰、战争、繁荣的更替,岁月的痕迹与时间的冲刷,令其有着不同于一般的文化魅力。如湖北随州、谷城和神农架的炎帝神农文化,大家耳熟能详的炎帝神农遍尝百草,为民治病,发明农业,教民耕种,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标志着中华文明从渔猎时代向农耕时代过渡。岁月的流逝,荆楚大地又经历春秋战国的“碾压”,不仅有有形的战争,也有无形的文化相互灌输。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和强国之一,在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如楚国的青铜铸造工艺、巧夺天工的漆器制造工艺、义理精深的哲学、惊采绝艳的辞赋、翘袖折腰的舞蹈,都是十分宝贵的文化富矿。时代变迁,湖北又是魏蜀吴三国犬牙交错、激烈争夺的“四战之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联合与斗争波谲云诡,惊心动魄,古隆中、赤壁、乌林、长坂坡等著名文化景区更是三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岁月留下痕迹,也留下丰厚的文化宝藏,积淀的巴土文化、名山古寺文化、推动后来崛起的三峡文化、江城武汉文化和现代革命文化,更是让我们对荆楚这一抹奇葩赞叹不已! 荆楚文化载物也育人,千年楚文化孕育出了许多优秀的湖北人。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爱国诗人屈原,“若印数十百千本,而极为神速”的中国活字印刷术发明人布衣毕昇,有用一生豪情谱写中华药学不朽篇章的医圣李时珍。古有贤人的风采,今有能人的魅力。在奔向现代文明的今日湖北,也孕育出大批新时期标杆。吴天祥、赵传宇、黄来女、王争艳、孙东林、董明、王静……其中,7人为全国道德模范,30多人为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提名,形成了备受关注的“湖北群星现象”。他们用诚信、创新、求索、爱民,承载起现代文明的精神家园。 随着省党代表大会的召开,其凝练出的湖北人的精神特质——做一个爱国守法、崇德守信的湖北人,做一个和善开明、务实敬业的湖北人,做一个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湖北人,做一个语言文明、举止优雅的湖北人。即“四个湖北人”既是千年荆楚文化的传承,又是现代文明的精髓,值得我们大学生学习并为之努力。 当然荆楚文化不能仅仅是传承,时代在进步,观念在改变,我们需要在弘扬荆楚文化的同时提升文化内涵,扎实其底蕴。荆楚文化作为南方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两千多年来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哲学、艺术等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弘扬荆楚文化首先要让广大群众在思想上提高觉悟,即加强文明道德建设,省党代表、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也认为,文明道德建设应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的支点,湖北经济和社会要持续发展,必须树立起诸如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湖北人形象,这样才能吸引更多资金、人才。当然文明建设也不能只是纸上谈兵,我们可以学习美国、日本的做法,将社会道德准则集结成册,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形成文明守信的社会风气。将文化建设渗透到教育的层面,从广大人民着手,逐步推进,以弘扬荆楚文化。 其次,系统规范整理荆楚的文化背景,保证大多数人对我们荆楚文化能了熟于心。如相关书籍,报刊和电影纪录片等媒体手段,在音,像和声中进行传扬,增加人们对荆楚文化的热情度与了解度。 最后,各集体联合政府可多开展关于荆楚文化的活动,如纪念炎帝神农活动,三国文化的庙会,参观三峡的风采等一些实质性的措施,让人民感受到荆楚文化的魅力。 当然,弘扬荆楚文化不是单单靠一个人,需要我们所有荆楚大地上的子女齐心协力,让世界看到荆楚的风采,让我们为荆楚文化的建设与弘扬努力吧! 学院:化环学院 班级:11高分子3班 姓名:关思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