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122|回复: 0

转:民以食为天--可怕的孟山都,请拒绝转基因食品(二

[复制链接]
来自
江苏
精华
1

8

主题

290

帖子

534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534

IP属地:江苏省无锡市

发表于 江苏省无锡市 2012-6-28 12: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9年11月4日,孟山都公司在北京举行仪式,宣布公司在中国的第一家研究机构孟山都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在京正

式成立。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教授在仪式上对孟山都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了祝贺。他欢迎孟山都这个全球领先的农业

生物科技公司在中国设立研究中心,他指出,生物技术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工具,农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与

创新,加强中外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创造一个良好的科技合作平台对科技创新至关重要。他还表示,中国农业科学院与

孟山都公司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希望双方在友好合作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孟山都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这个平台,进一步拓

展合作领域、加强合作、提高成效、共同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

    近期,孟山都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在农业生物技术方面开展合作,并在该校设立总额超过100万元人民币奖学金项

目,以鼓励有志于农业科技的青年学生投身生物技术研发。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生物技术专家张启发院士在得知孟山都在

华设立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后表示祝贺。张教授说:“孟山都研究中心的成立将促进双方进一步的合作,并加快新技术的

商业化及市场化”。

   

    给大家介绍几位坚持多年力促转基因水稻在中国商业化种植的专家学者

    张启发——孟山都合作方;

    贾士荣——使用孟山都公司的专利;

    郭三堆——孟山都公司的商业伙伴;

    黄季焜——其夫人受雇于孟山都公司;

    迫不及待要让中国老百姓把转基因食当主食的主力“精英”学者都跟全球最大的转基因技术公司——美国孟山都公

司有密切的利益关系:

    ——中科院士张启发最大的研究合作方是全球最大的转基因农产品公司美国的孟山都公司。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郭三堆拥有 “深圳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股份的33%。该公司已

成为转基因稻米等转基因农作物品种供应的主要公司,并与美国孟山都等多家国际转基因公司保持着密切联系。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所研究员贾士荣是“深圳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和董事。贾士荣的

一个转基因水稻品种——抗白叶枯病转基因水稻的专利权并不专属于中国人,而是他美国的合作伙伴加州大学戴维斯分

校,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这个项目是美国孟山都公司资助的...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黄季焜在贾士荣任董事的“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任职多年,前些

夫人年又被全球最大的转基因技术公司美国孟山都公司聘用。

   

    在强大地孟山都面前,只会搞杂交水稻的袁隆平老先生就是个泥腿子。人家才是能改变生物基因的大神级别!

    实际上,美国的转基因技术已经开始转向,正从挑战天然和违背自然的发展思路转变到“尊重天然”和“服从自然”

的框架中。“我们过去用不了一滴农药就能杀死的小草,如今被转基因转成了对所有农药都刀枪不入的‘超级大草’。”

安德森是美国田纳西州西部的农民,从去年开始,他就开始为一种叫做长芒苋的杂草头疼。 这种草每天可以长七八厘米,

最高能长到两米多,把农作物全都盖在底下,见不到阳光。这种粗壮的杂草非常结实,收割机经常被它们打坏。 不下十

种“超级杂草”正在美国22个州至少上百万公顷农田中肆虐。这些农田的共同特点是,都种植了转基因作物,并且使用了

孟山都的“农达”专利除草剂。 如今,除草剂“滋养”出来的抗除草剂杂草布满了农田,农民被迫喷洒毒性更强的除草

剂。遗憾的是所有的除草剂对这种超级杂草都无济于事,孟山都说开发针对这些变异杂草的除草剂还需要6年时间。 农

民不可能等6年,为了除草,他们想尽办法,或者干脆用手工除草,在投入几十万美元代价治草依然无效后,不少农民选

择放弃。超级杂草在转基因种植区蔓延,一些耕地被迫荒芜。 在美国,转基因作物正在脱下神话的外衣。美国科学家表

示:转基因作物远没有当初想像的那么美妙,更没有转基因技术公司所承诺的那么神灵。 医生提示避免转基因食品 美国

对转基因的全面反思始于去年,在最近一段时间高潮迭起。 2009年5月,美国环境医学科学研究院推出的报告引起了轰动。

报告强烈建议:转基因食品对病人有严重的安全威胁,号召成员医生不要让他们的病人食用转基因食品,并教育所在社区

民众尽量避免食用转基因食品。 “一些动物实验表明,食用转基因食品有严重损害健康的风险,包括不育,免疫问题,

加速老化,胰岛素的调节和主要脏腑及胃肠系统的改变,”美国科学院环境医学研究院得出的结论是,“转基因食品和

健康的不利影响之间不是了无关系的,而是存在着因果的关系。” “越来越多的医生已经开出无转基因食物的处方(给

病人)。”世界著名生物学家普什帕米巴尔加在审查了600多个科学期刊后得出结论:转基因生物是令美国人健康急剧恶

化的一大因素。 对于转基因的的侵害原理,研究院指出:插入到转基因大豆里的基因会转移到生活在我们肠道里的细菌

的DNA里面去,并继续发挥作用。这意味着吃了之后,我们虽然不吃转基因食物,在我们体内仍然不断产生有潜在危害的

基因蛋白质,“说透彻一点,吃转基因玉米,会把我们的肠道细菌转变成生活着的农药制造厂,可能直至我们死为止”。

报告发布后,美国卫生部2009年底也发表科学论文,指明转基因食品可对内脏造成伤害。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调研

报告显示,多数民众对转基因持有负面态度和怀疑态度。 在美国,转基因食品虽然不做标识,但是经过官方鉴定的非转

基因食品,也就是天然有机食品都会打上明确标识。 来自美国农业部的数据表明,美国有机食品的零售销售从1997年的

36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2110亿元美元,尽管美国发生经济衰退,但有机市场一直蓬勃发展,并导致有机产品的定期短缺。

超级虫草让政府改口 健康之外,转基因作物给农业造成的麻烦也引起了学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 今年4月,美国国家科

学院发布的研究报告《转基因作物对美国农业可持续性的影响》中,针对让农民苦恼的杂草问题指出,种植转基因作物并

没有消除杂草,反而使除草剂用量持续上升,给环境安全造成威胁。 除了超级杂草,转基因农田里还出现了超级虫。由于

转基因作物并不针对次生害虫,这使得一些次生虫渐渐成为作物的主要害虫。而除虫剂让这些害虫有了抗药性,变成超级

虫,农民虽然投入更多的药物治理虫害,却仍无济于事。 美国国家科学院说:长期实践证明,所谓防虫害的转基因作物

种植需要拿出农田的20%套种同类天然作物,以便让害虫“有饭吃”,避免它们成为抗体“超级害虫”。就是说,转基因

作物不但没能防虫害、反而促使原本是小虫害的害虫变成“超级害虫”。 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报告用16年的实践事实和统

计数据明确说明,长期种植转基因作物会给农业经济带来无法纠正弥补的副作用。 一直坚持认为美国农民从种植转基因

作物中获益的美国农业部也终于改口,美国农业部的最新统计承认了:种植转基因后,农田作业的燃料成本提高了一倍多、

农药的用量超过了天然作物种植、种子成本也大幅度上升。 最明显的博弈发生在美国司法部和孟山都等种子公司之间,

美国司法部门介入到重审孟山都等公司对转基因数据进行市场封闭的做法的合法性等案件中。这是美国司法部门首次介

入转基因技术的管理事务。 一直以来,转基因厂商都以专利权为由,禁止其他任何人或机构“彻底打开”他们的基因数

据。不管是做检验还是搞技术改善,某人或某实验室机构要“彻底打开”某转基因数据,就必须事前获得该数据专利所

有人的许可。 不过这次,转基因公司低了头。在与美国政府部门的博弈中,一直处于上风的转基因公司的风头开始被削

弱。
   
    《21世纪》杂志与袁隆平的对话

    《21世纪》:目前中国的耕地保有量正在逐步逼近18亿亩这条红线,而人口还在逐年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怎样保

证中国的粮食安全?

    袁隆平:首先要守住耕地保有量18亿亩、粮食播种面积15.8亿亩以上的“红线”;其次要出台更多“三农”优惠政

策;第三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 我认为将常规育种手段与分子育种技术结合起来,进一步挖掘水稻的产量潜

力,突破1000公斤甚至更高的亩产,都是有希望的。

    《21世纪》:你有没有研究转基因水稻?

    袁隆平:我不反对任何科学研究和实验,转基因技术的某些价值具有积极意义。 事实上,我的团队已介入借鉴转基

因技术的某些研究。比如,我的学生与康奈尔大学合作,已经在野生稻里面发现两个增产基因。

    《21世纪》:你是否赞同当前在中国大规模推广转基因水稻种植?

    袁隆平:我个人认为,政府应该特别慎重批准转基因植物商业化。科学家不能完全、预知对生物进行转基因改造,有

可能导致何种突变而对环境和人造成危害。

    2010年6月底,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的一纸诉状,将刚刚平息下来的转基因论战重新点燃,6月28日,全球最大的连

锁零售商沃尔玛因出售尚未取得商业流通资格的违法转基因大米被绿色和平告至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转基因作物非法

种植的问题开始备受关注,而转基因巨头孟山都公司也开始浮出水面。
  
  转基因大米非法流入中国
   
  
  绿色和平在武汉、深圳、东莞和佛山4个城市的超市进行了散装大米的抽样,并委托具有资质的第三方实验室对这些样

品进行转基因成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沃尔玛武汉市徐东大街分店抽样的名为“国产香米”的样品呈转基因阳性,这是该

组织第二次抽检到沃尔玛旗下店面有出售转基因大米,上一次转基因大米出现在湖南长沙沃尔玛超市黄兴南路分店。
 
  “农业部从未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粮食种子进口到中国境内商业化种植,在国内也没有转基因粮食作物种植。”农业部

副部长危朝安3月份的声明犹在耳畔,如今,作为中国人主粮的大米—被转基因后出现在世界最大的零售商店中。
 
  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2009年获得中国农业部生物安全证书的两种转基因抗虫水稻,还需通过品种审定,并获得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种子经营许可证

后,方可进入商业化生产。而这些中国仍未允许商业化生产和进入市场流通的转基因大米是从何而来的呢?
 
  绿色和平食品与农业项目主任方立峰告诉时代周报记者,2009年7月至2010年2月间,绿色和平在广东、安徽、福建、湖

北、湖南、浙江、江西、海南和香港等9个地区购买了43个大米样品和37个米粉样品,发现来自湖北、湖南、福建和广东四个

省份的7个大米及米粉样品,被检测出违法转基因成分,转基因大米及米制品已经进入我国食品流通领域,普通消费者在不知

情的情况下被暴露在食品安全的威胁之下。
 
  为调查违法转基因大米及米制品频现的源头,绿色和平于2010年3月和4月暗访了一些地区,发现湖北省仙桃市张沟镇农资

超市“华农赣两优6号”水稻、湖南常德津市市渡口镇农资站“培两优93”水稻、湖南津市市保河堤镇惠农农资超市抗虫稻(散

装)等水稻种子均呈现 NOS 阳性(终止子的标志)、Cry1Ac/Bt63 阳性(转基因)。
 
  方立峰表示,这些违法转基因水稻种子可能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转基因水稻的研发团队,此次发现的转基因大米、米制品和

转基因种子的品系均为Bt63,正是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教授领导的团队研发的“Bt汕优63”;2007年在湖南省亦出现了转基因

水稻研发者将转基因水稻冒充为常规杂交水稻进行田间试验并申请品种审定,试图获取商业化种植资格的事件。
 
  而巧合的是,华中农业大学和湖南大学,正是美国转基因巨头孟山都目前在中国主要资助和合作的两所高校。不过,孟山

都北亚区公共事务部门相关人士否认了这种关系,并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孟山都只是向这些科研机构提供一些基因组学和基因

信息学方面的技术帮助,除了少量的转基因棉花(资讯行情),孟山都在中国没有种植其他转基因作物,抗虫棉是孟山都在中国

销售的唯一的转基因作物。根据目前中国政策规定,除棉花以外,孟山都没有其他转基因作物在国内种植,也没有技术授权业

务。
  
  另一个让方立峰不安的情况是,在上述7个被检出转基因成分的样品中,有2个样品被检测出含有Bt63基因,而经过详细比

对后,其他几个至今仍无法确定其具体品种,“这些转基因大米是来自于国内某些实验室,还是来自国外的转基因种子,还无

法得知,这表明目前可能有不止一种转基因水稻流入市场,而转基因稻米一旦污染了食物链,想从食物链中完全去除是非常困

难的。”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仅凭现在的短期

动物实验数据是不负责任的,某项技术的副作用一般在使用二三十年之后才显现。例如,瘦肉精刚开始出现时一直作为一个新

技术被大力推广,使用20年后才发现毒性太大而被禁止;DDT(孟山都曾经是DDT最大的生产商)也是在刚出现时因使用效果神

奇被大力推广,30年后发现危害整个生态系统被禁止。因此,种植转基因作物要慎之又慎。
 
  外资控制中国大豆油
   
  
  在孟山都进入中国市场之时,正是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大面积推广转基因作物的时候。在孟山都所有的转基因“技术”中,

最为人诟病的一项,是种子的“终止子”技术。该技术是“基因利用限制技术”,被植入的一种基因在种子成熟前会产生一种

毒素,杀死自己种子的胚胎,造成不育种子。
 
  这对于转基因公司而言,是梦寐以求的技术。2001年8月,美国农业部准许将终止子技术商业化,并且用在该公司的棉花

种子上,目前这项专利已经在至少70个国家获得批准,被应用于所有的植物和种子。2006年孟山都收购Delta & Pine Land。

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自然繁衍到此终止。前文在中国湖南、湖北等地发现的转基因大米中,检测出的NOS正是终止子的标志。

孟山都方面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孟山都公开承诺不会将不育种子技术商业化用于食品作物中,也没有违反该承诺

的任何进行中的研究工作或者计划。
  
  根据孟山都提供给记者的资料显示,1996 年11月,孟山都公司与河北农业厅下属的河北省种子站以及岱字棉公司合作成立

第一个生物技术合资企业。该合资企业就是冀岱棉种技术有限公司。这个由中方管理的合资企业第一次将保铃棉棉种带入中国

市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