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路人马甲 于 2012-6-30 00:12 编辑
尊敬的团省委吴红斌部长、尊敬的荆楚网常务副总编陈书华先生,尊敬的各位院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感谢团省委领导对楚天畅想荆楚杯征文比赛的高度重视和正确引领,感谢荆楚网领导构建了一个展示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大舞台,感谢学院领导对我们这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和高度关注,感谢省内外众多大学子的积极参入,感谢新闻传播系的全体老师所付出辛勤劳动。 我就此机会向大会报告这次活动的工作情况。 一、
创意阶段: 我们是新闻传播系,我们对中央关于把武汉市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决策,省委、省政提出的“数字湖北,智慧武汉”和创建“青年书香号”的举措,深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这个特定的时期,抓住机遇,响应号召,积极配合,发挥新闻传播系的特长和优势,宣传湖北,宣传武汉,扩大我们的影响。因此我们创意了“楚天畅想”征文比赛,经与荆楚网协商,报经团省委批准,顺利的进入了实施阶段。 二、
操作过程: 1、为了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学子进一步认知湖北,认同湖北,融入湖北,建设湖北,我们和荆楚网的同志反复研究,确立了“楚天畅想”这个开放的主题。这个主题体现了内容的开放,可以赞扬湖北灿烂的历史文化,光辉的革命传统,积极进取的改革成果,悠久古朴的民风民俗以及名胜古迹等等;这个主题体现了行文体裁的开放,这个主题可以用诗歌咏唱,可以用小说讲述故事,可以用散文抒发情怀,可以用论文阐述观点。征文范围的开放,征文范围确定为在校学生,中学生可以参入,专科生可以参入,本科生可以参入,硕士生、博士生也可以参入。
2、 主题和参赛范围确立后,前期宣传,除了荆楚网、楚天都市报发消息外,荆楚网设计并印制了300分征文启事,我们的老师带着学生到武汉的所有高校去张贴,并邮寄给各地市的高校。通过网络、电话、信息宣传这项活动,激励学生广泛参入,事实证明,我们的劳动换来了可喜的成果。
我们系搞好这项工作,成了外事组,宣传组,选稿组,评选组,后勤组,由陈厚美书记总负责,分工合作,有序进行。 3、为了公平,公正,公开,我们请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院长胡德才教授,东湖学院新闻与艺术学院院长洪威雷教授,原经济日报高级记者张真弻老师,原武钢日报高级记者李百滔老师,全国应用写作学会常务理事胡胜强教授,唐明文教授,杨庆晶博士做评委,还特安排武汉学院新闻传播系陈厚美书记做监理。所有的稿件都编号,隐去作者的信息。我们第一步是网上初选,选出120篇。第二步打印好以后进行筛选,选出100篇,第三步是校外专家评选,选出了70篇,也就是今天的获奖作品。 三、社会影响: 1、地域之广。这次参赛的文章一共有431篇,来自湖北,四川,云南,广西。作者有学校的学生,有机关的干部,有普通的工人,还有山区的农民。 2、学校之多,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内的国家重点大学除中国地质大学之外,其他学校的学生都踊跃参加,武汉市的省、市级一、二、三类学校几乎都参加了,地市级的学校也积极响应,收到为数不少的稿件。 3、一个省内的征文比赛,一不小心做成了全国性的征文比赛,其影响不仅仅在湖北省,而是影响到全国,远远超出了我们预想效果。 4、达到了让年轻学子认知湖北,认同湖北,融入湖北,建设湖北的目的。同时,不仅让湖北人了解了武汉学院,也让全国了解了武汉学院,让湖北省乃至全国了解了武汉学院新闻传播系。 谢谢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