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6
东湖元老
<< 庄子>>云:造化为大冶!
  
- 积分
- 31361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
果城里地处鄂南幕阜山脉大冶境内的崇山峻岭之中,这里东接阳新,南连通山,西达咸宁,北通鄂城。果城里四周悬崖峭壁,沟壑纵横,山高林密,地势险要。
土地革命时期,这里是大冶革命政权的大后方,大冶中心县委在这里建立革命根据地,大冶第一个革命政权在这里成立,英雄的红三军团从这里走向全国……
历史永远不会忘记,这片红色土地孕育出来的英雄儿女,曾经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和解放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 土地革命时期的大后方
1929年2月,中共湖北省委又一次遭到敌人的破坏后,中共大阳区特委机关亦遭破坏。我党为了复兴大冶地区的革命,迅速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了大冶西南山区的果城里。1929年,夏,刘仁八6·30起义后,大冶中心县委随之在刘仁八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与此同时,在刘仁八边境沿山地带建立了以金柯、南山、郑沟、孟家山、黄龙山、打石洪、邹华国、云台山、王眉寨等为活动中心的湘鄂赣边区政府和鄂东南道委、大阳鄂三县党政机关和红军、游击队的活动区。到1929年秋,果城里境内中共党员已发展到300余人,占全县党员总数的40%以上。
果城里地处鄂南幕阜山脉的崇山峻岭之中,东接阳新,南连通山,西达咸宁,北通鄂城,该地区四周悬崖峭壁,沟壑纵横,山高林密,地势险要。从战略上考虑,这里易守难攻,有利于红军潜伏和开展游击活动和武装割据;从经济基础考虑,这里是大冶西南山区的粮仓,盛产稻谷、小麦、红苕、玉米、豆类等粮食作物,竹、木、棕、茶、野生菜物产丰富,经济上能自给自足,便于红军筹粮筹款;从军事上考虑,果城里地处湘、鄂、赣边境地区,机动地域大,隐蔽性能好,攻、防、撤活动自如;从政治上考虑,这里离大冶的反动锯点——大冶县城较远,是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比较薄弱的地方。同时,这里贫富悬殊,阶级矛盾尖锐,贫苦的农民群众容易发动起来。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在这里极为凶残,群众盼望革命早日复兴。
另外,以金柯为中心的南山头又是湘鄂赣边区政府、中共鄂东南道委、中共大冶中心县委、中共大冶县委、县苏、阳新县委、县苏、鄂城县委、县苏的秘密驻地,俗有“南山政府金柯国,饶、胡两县辖三县”之说。所以,我党在果城里地区开展革命活动,建立革命根据地,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坚实的群众基础。因此,土地革命时期,果城里地区是大冶革命的大后方,也是湘鄂赣边区政府和鄂东南道委等领导机关的流动驻点。
大冶首个革命政权在金柯成立
1929年9月,在中共大冶中心县委的领导下,大冶县第一个革命政权“大冶县工农革命委员会”在金柯村正式成立,主席徐宁甲(兼)。同时建立了第五区工农革命委员会,主席陈自北、王中强。至此,整个果城里地区,除殷祖是白色地区外 ,其余均为红色区域。
随后,中共大冶县委在刘仁八村召开会议,确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工作方针是:积极建立和健全团的组织,加强对团员的教育,扩大青年群众组织,如青工部、青农部、少先队、儿童团等;加强青年武装的训练,积极组织青年参加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会议决定成立共青团大冶县委,驻大冶南山头金柯村,书记戴茂礼,后由郭帮红(女)继任。
刘仁八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对大冶地区的革命斗争起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全县各地区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1929年10月,红五军第五纵队进驻刘仁八,从而,鄂东南地区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迅速形成。红五纵队在鄂东南地方游击队和红十二军的配合下,按照预定的计划,积极开展武装斗争,连克通山、阳新、大冶三县县城和刘仁八、三溪口、小箕铺等十几个重要集镇,取得了横扫数县多地的辉煌胜利,将敌人在这些地区的驻军和地方民团武装基本扫荡干净。
开展轰轰烈烈的“年关斗争”
红五纵队挺进鄂东南,取得节节胜利,继而“大冶兵暴”又获得成功,大大动摇了国民党反动派在鄂东南地区的反动统治。鉴于革命不断发展的大好形势,大冶中心县委为了进一步开展对敌斗争,当红五纵队在三溪口扩编后,开到通山黄沙镇、燕夏、横石整训期间,于1929年12月下旬在刘仁八村召开了扩大会议。会议由大冶中心县委书记吴致民主持,红五纵队派何长工、陈奇、郭一清参加了会议。会议根据湖北省委的指示,讨论了当时鄂东南革命根据地的形势,决定进一步开展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鄂东南革命根据地。会议作出了《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职工运动和城市工作》、《军事工作》、《组织问题》、《农民运动》、《对青年团工作》等决议案。会议针对年关将近,鄂东南各县贫苦农民无粮过年,普遍出现饥荒的现象,部署了《年关斗争》。这些决议基本上贯彻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吸取了井岗山斗争和建设革命根据地的经验。
为了打好“年关斗争”这一仗,解决鄂东南地区贫苦农民无粮过年问题,大冶中心县委趁此机会,领导鄂东南贫苦农民纷纷起来抗捐、抗租、抗债、抗税、四方闹粜,红军每到一处,打开地主粮仓,开仓放粮,到处张贴“打倒土豪劣绅”、“不交租、不还债、不还捐、不纳税”、“打击收租逼债者”等标语。各乡村赤卫队员四处活动,严惩逼租逼债的大地主,轰轰烈烈的“年关斗争”开始了。红五纵队派出10多个突出队,结合赤卫队,分头向长江北岸和粤汉铁路线沿出击,以奇袭的方式,沉重地打击了汀桥、毛铺、金牛、马桥、保安和咸宁县柏墩、汀泗桥、贺胜桥、杨林桥、官埠桥等镇的地主武装,消灭了20多个民团,杀了10多个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活捉了咸宁县长黄思犹,并处以极刑。与此同时,在各地开了20多个粮仓,缴枪400余支,获银元三万多块,除部分作为军费,其余大部分发给了贫苦农民。“年关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鄂东南人民过上了一个“太平年”。
红五军主力饮马果城里
1930年3月初,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由井岗山重返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李灿率红五纵队南下迎接。在果城苏区,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列欢迎。沿途各山村欢迎红军的口号声、歌声、锣鼓声、鞭炮声彻云霄,经久不息。有一首民歌反映当年彭总在果城里的经历:
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点红灯,彭总队伍进果城,男女老少喜相迎。
三月里来是清明,谷子落泥好时令,彭总帮我撒下种,撒得果城满畈青。
五月里来是端阳,红军攻打黄石港,捉来土豪几百个,彭总叫我算血帐。
七月里来七月半,红军豪气冲宵汉,彭总带兵又转战,不灭强盗心不甘。
九月里来是重阳,红军凯旋果城乡,家家门槛彭总进,炉前灶边谈家常。
腊月里来梅花开,梦见彭总又回来,彭总笑着对我说,胜利属于苏维埃。
果城人民的倾情相待,进一步鼓舞了红军的士气和斗志,彭德怀亲率红五军主力四个纵队,横扫阳新、大冶、黄石港之敌,打得国民党二十六军军长郭汝栋焦头烂额,四处逃窜。红五军再次挥师果城,饮马刘仁八。
1930年6月,分三路出击的红五军主力,集结刘仁八进行休整和补充兵源。彭德怀分别在红五军司令部前的刘仁八桂树巷、三甲港、少泉门口畈召开征兵动员大会,在他的动员鼓舞下,果城里许多贫苦出身的青壮农民、工人、知识分子踊跃报名参加红军,腰村少泉青年刘朋来(曾任白求恩大夫助手,三五九旅卫生部代部长兼政委、纵队卫生部副部长、济南军区146院第一院长,副军级。1988年正月初四在山东济南病逝,享年73岁)、刘大发(失踪)、郑昌金、宁应灯(均牺牲)等400多名热血男儿应征入伍。正如彭德怀“自述”中所讲,红八军大多数是阳新、大冶人。
1930年春,红军主力返回鄂东南,在阳新、大冶、果城里一带击溃郭汝栋部5个团的兵力,接着攻打了黄石港。1930年6月16日红三军团成立后,果城边区的毛铺、金牛、三溪、保安、陈贵等地的国民党反动军队基本肃清,从而进一步壮大了红军和地方革命武装力量,先后组建了大冶县委手枪队和农民赤卫队,果城地区乃至全县的党组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到1930年6月后,全县已建立起121个党支部、10个区委,党的组织遍布刘仁八、云台、铜山口、毛铺、殷祖、灵乡、龙角山及周边地区。至此,果城革命根据地已形成,红旗插遍果城里各乡村。
(通讯员 胡安诗 记者 李倩文 文/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