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3
贵宾
   
- 积分
- 5913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
暑假的到来,对孩子们来说,并不因繁重课业的中断而获得放松和喘息,而意味着有更充裕的时间,可以花在一个又一个新的课堂,开启他们的“第三学期”。暑假对许多家长来说,绝不是可以让孩子在闲散中度过的一段逍遥时光,而意味着抓紧时间为下学期做充分的知识准备,或者让孩子掌握一门技艺。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渐渐达成这样的共识:僵化而功利的教育方式无益于启迪孩子的灵性和创新能力,无益于培养真正有竞争力的一代。他们每个人可能都焦虑着,每个人都可能抱怨着,但每个人都身体力行着,而且争先恐后着。大多数人既是搭车的人,也是帮助踩一脚油门的人,很少人选择下车或重新择道,大家都忧心忡忡地看着这辆大车飞快地开向自己其实并不乐见的方向。他们一边抱怨着,一边蜂拥着挤上车。其实“中国式暑假”的困境,不仅仅是中国教育当下的困境,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社会的困境:即人人都可能是批判者,但同时也往往成为合谋者。 原载: 7月7日《中国青年报》
作者:包丽敏
|
|